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4094发布日期:2021-05-19 01:1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现今常用减水剂是聚羧酸减水剂,大多数聚羧酸的制作在反应釜中进行,然而现有的反应釜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大多数反应釜搅拌结构性能较差,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品质,其次,大多数反应釜加工时,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从而影响减水剂的制成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大多数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加工成品的品质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电机,所述釜体的左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入料口,所述釜体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二入料口呈中心对称的第一入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位于第一入料口的下方设有匀料盘,所述搅拌杆上位于匀料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轴,所述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爪,所述第二入料口上旋合有第二旋盖,所述第一入料口上旋合有第一旋盖,所述匀料盘的底部安装有匀料漏网,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出料口上旋合有第三旋盖。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釜体的内部与釜体的内壁贴合处从外向内依次设有保温层和加热层。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釜体的顶部位于釜体中轴线上安装有电机。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釜体的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釜体的右侧位于支撑柱的上方安装有震动电机。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釜体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开关。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组合式搅拌结构,电机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上位于第
一入料口的下方设有匀料盘,搅拌杆上位于匀料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轴,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爪,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通过电机转动,搅拌杆、搅拌轴以及搅拌爪对釜体内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这个结构的设定,使原料融合的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减水剂成品的质量,提高了反应釜的实用性。
18.2、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加热结构,釜体的内部与釜体的内壁贴合处从外向内依次设有保温层和加热层,釜体的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釜体的右侧位于支撑柱的上方安装有震动电机,当需要加热原料时,启动加热层即可实现对釜体内部原料的均匀加热,这个结构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反应釜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确保减水剂的品质不受影响,保证了减水剂的高品质。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剖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例说明:
23.1、釜体;101、支撑柱;2、保温层;3、加热层;4、第一入料口;401、第一旋盖;5、电机;6、第二入料口;601、第二旋盖;7、匀料盘;701、匀料漏网;8、搅拌杆;9、搅拌轴;901、搅拌叶;10、搅拌爪;11、出料口;1101、第三旋盖;12、震动电机;13、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电机5,釜体1的左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入料口6,釜体1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第二入料口6呈中心对称的第一入料口4,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电机5传动连接有搅拌杆8,搅拌杆8上位于第一入料口4的下方设有匀料盘7,搅拌杆8上位于匀料盘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轴9,搅拌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爪10,第二入料口6上旋合有第二旋盖601,第一入料口4上旋合有第一旋盖401,匀料盘7的底部安装有匀料漏网701,搅拌轴9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01,出料口11上旋合有第三旋盖1101,匀料盘7和匀料漏网701的设定,是为了入料均匀,便于后续反应充分,同时降低搅拌难度,搅拌杆8、搅拌轴9、搅拌爪10和搅拌叶901的设定,是为了搅拌更加充分,同时提升减水剂的成品率,使加工反应更有效的进行,从而提升减水剂的品质。
26.具体的,如图2所示,釜体1的内部与釜体1的内壁贴合处从外向内依次设有保温层2和加热层3,加热层3和保温层2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加热反应,提高减水剂反应速率,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所需要的减水剂的质量。
2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釜体1的顶部位于釜体1中轴线上安装有电机5,釜体1的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101,釜体1的右侧位于支撑柱101的上方安装有震动电机12,震动
电机12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出料,方便在出料时,反应釜内没有减水剂残留,提高制作成品率。
28.具体的,如图1所示,釜体1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开关13。
29.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入料口向釜体1内加入原料,原料经过入料口落入匀料盘7内,在电机5的作用下。匀料盘7通过匀料漏网701将原料均匀筛入反应釜内,此时搅拌杆8、搅拌轴9和搅拌爪10组合作用,将釜体1内部的原料充分搅拌,当需要对反应釜内部进行加热,启动加热层3,即可对釜体1内部实现均匀加热,当减水剂加工完成后,旋开第三旋盖1101,此时可通过震动电机12使釜体1内部下料充分,减少原料损耗。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