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1149发布日期:2021-06-08 16:3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混砂车又称液砂比例混合机,是进行油层水力压裂的核心设备,混砂车主要由供液、输砂、混砂和传动等四个系统组成,主要作用是连接供液车罐与高压泵车,构成完整水力压裂系统,便于加入支撑剂,并通过高压泵车以大排量注入井内,调配适当含砂比的工作介质,以完成对不同地层的压裂改造作业,通过仪表及综合压裂中的现象,掌握、调节和控制压裂施工的顺利进,混砂车在工作开始前需要向车内送入压裂砂,因此需要使用上料装置方便原料的输送,现有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如砂泵将石英砂输送进入混砂车内时,砂泵工作产生的震动会导致上料装置发生位移,容易导致输送管道脱落,造成原料的浪费,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具备稳定性好防位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混砂车的上料装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砂泵,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轮的底部延伸至调节槽的内腔,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外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顶部的两侧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隔板相反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第二电机相反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相反的一侧均贯穿底座并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隔板相反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隔板的一侧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与伸缩杆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与安装块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一开口。
7.优选的,所述稳定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与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与滑套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伸缩杆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所述底座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安装块、螺纹套、调节轮、调节板、调节槽、连接杆、稳定板、隔板、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伸缩杆、气缸和支撑板,解决了现有混砂车的上料装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该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具备稳定性好防位移的优点,值得推广。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能够与第一电机配合调节螺纹套的使用位置,通过设置调节轮,能够与调节槽配合控制调节板的使用高度,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与调节板配合带动稳定板与地面接触增加稳定性,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与第二螺纹杆配合带动气缸移动,通过设置气缸,能够带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能够方便伸缩杆的使用,通过设置移动轮,能够方便底座的移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5.图中:1、底座;2、砂泵;3、第一电机;4、第一螺纹杆;5、安装块;6、螺纹套;7、调节轮;8、调节板;9、调节槽;10、限位槽;11、限位板;12、弹簧;13、支撑杆;14、连接杆;15、稳定板;16、隔板;17、第二电机;18、第二螺纹杆;19、伸缩杆;20、气缸;21、支撑板;22、滑杆;23、滑套;24、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请参阅图1

3,一种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砂泵2,底座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的顶部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4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轮7,第一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板8,调节板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9,调节轮7的底部延伸至调节槽9的内腔,调节板8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限位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底部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板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外侧,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板15,稳定板15顶部的两侧均与连接杆14固定连接,调节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隔板16相反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两个第二电机17相反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的表面套设有伸缩杆19,两个伸缩杆19相反的一侧均贯穿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气缸20,气缸20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两个隔板16相反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2,滑杆22远离隔板16的一侧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22的表面套设有滑套23,滑套23的底部与伸缩杆19固定连接,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4,螺纹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底座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第一螺纹杆4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与安装块5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底座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4配合使用的第一开口,稳定板15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第二螺纹杆18的表面与伸缩杆19螺纹连接,滑杆22的表面与滑套23滑动连接,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伸缩杆19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底座1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口,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4,能够与第一电机3配合调节螺纹套6的使用位置,通过设置调节轮7,能够与调节槽9配合控制调节板8的使用高度,通过设置连接杆14,能够与调节板8配合带动稳定板15与地面接触增加稳定性,通过设置伸缩杆19,能够与第二螺纹杆18配合带动气缸20移动,通过设置气缸20,能够带动支撑板21与地面接触,通过设置滑杆22和滑套23,能够方便伸缩杆19的使用,通过设置移动轮24,能够方便底座1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电机3、第一螺纹杆4、安装块5、螺纹套6、调节轮7、调节板8、调节槽9、连接杆14、稳定板15、隔板16、第二电机17、第二螺纹杆18、伸缩杆19、气缸20和支撑板21,解决了现有混砂车的上料装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该混砂车的上料装置,具备稳定性好防位移的优点,值得推广。
20.使用时,通过移动轮24将上料装置移动至需要的工作位置,开启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与第一螺纹杆4配合带动螺纹套6移动,螺纹套6移动带动调节轮7移动,调节轮7与调节槽9配合带动调节板8向下移动,调节板8移动使限位板11挤压弹簧12,同时调节板8与连接杆14配合带动稳定板15与地面接触,开启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与第二螺纹杆18配合带动伸缩杆19移动,伸缩杆19移动带动气缸20移动,开启气缸20,气缸20带动支撑板21与地面接触,进一步增加稳定性,防止上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