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8981发布日期:2021-06-11 19:2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人造岗石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人造岗石倒模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原料搅拌的均匀程度和混合物中的气泡含量将直接影响人造岗石的品质和强度。

现有的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原料常与搅拌桶内壁发生粘附凝结现象,搅拌叶片无法对其进行搅拌,仅靠原料的互相摩擦和挤压不足以使粘附的原料与搅拌桶脱离,使得部分原料没有得到混合和搅拌,从而导致原料混合物中各原料的成分比例有误差,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升降模块的设置,便于升降密封盖,便于操作和使用,通过从齿轮、圆杆和搅拌棒的设置,便于原料混合和搅拌,通过底刮板和侧刮板的设置,避免原料与再聊筒的内壁发生粘附凝结现象,使原料充分参与混合搅拌,通过密封槽和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载料筒的密封,通过抽气管的设置,使原料能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搅拌,可以有效减少原料搅拌后混合物中的气泡数量,提升人造岗石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密封模块,所述密封模块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顶面中心位置处固连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固连有电机二,且电机二的输出端贯穿密封盖并与密封盖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固连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内侧壁开设有齿槽,所述密封盖的底端与齿环之间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盖的外顶面连通抽气管和进料管,且抽气管的一端和进料管的一端均贯穿齿环并与齿环底面连通,所述密封盖的环形外侧壁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环,且固定环内壁滑动套接有螺栓,所述齿环的底面固连有搅拌模块,便于添加原料和进行抽真空操作;

所述搅拌模块包括固定盘,且固定盘的顶面与齿环的底面贴合,所述固定盘的底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贯穿固定盘并与电机二的输出端固连,所述转轴的底端两侧固连有底刮板,且底刮板的一端固连有侧刮板,所述搅拌模块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模块,所述承载模块包括载料筒,且载料筒的顶端与密封槽卡接,所述载料筒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与固定环一一对应的螺纹套,且螺栓的底端与对应位置螺纹套旋合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固连有用于升降密封盖的升降模块,防止原料与载料筒的内壁附着,导致搅拌不充分。

进一步在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与固定盘的顶面贴合的主齿轮,且固定盘的底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个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贯穿固定盘并延伸至固定盘顶面的外侧,且圆杆的顶端套接固定有从齿轮,所述从齿轮分别与主齿轮和齿环啮合,所述圆杆的底端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搅拌棒,充分搅拌混合载料筒内的原料。

进一步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底板,且底板的顶面固连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顶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底板顶面固连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底端固连,所述支架的两个竖直支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臂,且升降臂与螺纹杆旋合连接,所述升降臂的一端与固定套筒的外壁固连,便于升降密封盖。

进一步在于: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垫,所述进料管的顶端活动卡接有密封塞,增加载料筒的密闭性,使载料筒在搅拌过程中能实现较好的真空环境。

进一步在于:所述侧刮板的一侧壁为弧形且与载料筒的环形内壁贴合,防止原料与载料筒的侧壁粘附凝结。

进一步在于:所述底刮板的底面与载料筒的内底面贴合,防止原料与载料筒的内底面粘附凝结,使原料得不到充分混合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升降模块的设置,便于升降密封盖,便于操作和使用,通过从齿轮、圆杆和搅拌棒的设置,便于原料混合和搅拌,通过底刮板和侧刮板的设置,电机二带动转轴转动,使底刮板和侧刮板转动,转轴通过主齿轮带动从齿轮转动,从齿轮带动圆杆自转,同时通过从齿轮与齿环啮合,使固定盘转动,固定盘带动圆杆和从齿轮绕转轴轴心转动,避免原料与再聊筒的内壁发生粘附凝结现象,使原料充分参与混合搅拌,通过密封槽和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载料筒的密封,通过抽气管的设置,使原料能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搅拌,可以有效减少原料搅拌后混合物中的气泡数量,提升人造岗石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升降模块;110、底板;120、电机一;130、螺纹杆;140、升降臂;150、支架;200、密封模块;210、齿环;211、密封槽;220、密封盖;230、电机二;240、固定套筒;250、抽气管;260、进料管;270、固定环;280、螺栓;300、搅拌模块;310、固定盘;320、转轴;321、底刮板;322、侧刮板;330、主齿轮;340、从齿轮;350、圆杆;351、搅拌棒;400、承载模块;410、螺纹套;420、载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人造岗石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密封模块200,密封模块200包括密封盖220,密封盖220的外顶面中心位置处固连有固定套筒240,固定套筒240的内壁固连有电机二230,且电机二230的输出端贯穿密封盖220并与密封盖220转动连接,密封盖220的底端固连有齿环210,齿环210的内侧壁开设有齿槽,密封盖220的底端与齿环210之间开设有密封槽211,密封盖220的外顶面连通抽气管250和进料管260,且抽气管250的一端和进料管260的一端均贯穿齿环210并与齿环210底面连通,密封盖220的环形外侧壁等角度固连有多个固定环270,且固定环270内壁滑动套接有螺栓280,齿环210的底面固连有搅拌模块300,便于添加原料和进行抽真空操作;

搅拌模块300包括固定盘310,且固定盘310的顶面与齿环210的底面贴合,固定盘310的底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320,且转轴320的顶端贯穿固定盘310并与电机二230的输出端固连,转轴320的底端两侧固连有底刮板321,且底刮板321的一端固连有侧刮板322,搅拌模块300的底端设置有承载模块400,承载模块400包括载料筒420,且载料筒420的顶端与密封槽211卡接,载料筒420的环形外侧壁顶端等角度固连有与固定环270一一对应的螺纹套410,且螺栓280的底端与对应位置螺纹套410旋合连接,固定套筒240的外壁固连有用于升降密封盖220的升降模块100,防止原料与载料筒420的内壁附着,导致搅拌不充分。

转轴32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与固定盘310的顶面贴合的主齿轮330,且固定盘310的底面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个圆杆350,圆杆350的顶端贯穿固定盘310并延伸至固定盘310顶面的外侧,且圆杆350的顶端套接固定有从齿轮340,从齿轮340分别与主齿轮330和齿环210啮合,圆杆350的底端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搅拌棒351,充分搅拌混合载料筒420内的原料,升降模块100包括,底板110,且底板110的顶面固连有支架150,支架150的内顶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0,底板110顶面固连有电机一120,且电机一120的输出端与螺纹杆130的底端固连,支架150的两个竖直支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臂140,且升降臂140与螺纹杆130旋合连接,升降臂140的一端与固定套筒240的外壁固连,便于升降密封盖220。

密封槽211内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垫,进料管260的顶端活动卡接有密封塞,增加载料筒420的密闭性,使载料筒420在搅拌过程中能实现较好的真空环境,侧刮板322的一侧壁为弧形且与载料筒420的环形内壁贴合,防止原料与载料筒420的侧壁粘附凝结,底刮板321的底面与载料筒420的内底面贴合,防止原料与载料筒420的内底面粘附凝结,使原料得不到充分混合搅拌。

底板110靠近载料筒420的一侧开设有弧槽,帮助载料筒420安放时定位,便于载料筒420与密封槽211卡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载料筒420安放至密封盖220的正下方,启动电机一120,电机一120通过带动螺纹杆130带动升降臂140下移,升降臂140带动密封盖220下移,使载料筒420的顶端与密封槽211卡接,将螺栓280与对应位置的螺纹套410旋合拧紧,启动电机二230,电机二230带动转轴320转动,使底刮板321和侧刮板322转动,转轴320通过主齿轮330带动从齿轮340转动,从齿轮340带动圆杆350自转,同时通过从齿轮340与齿环210啮合,使固定盘310转动,固定盘310带动圆杆350和从齿轮340绕转轴320轴心转动,从进料管260添加原料,全部添加完毕后通过密封塞封闭进料管260,通过抽气管250外部连通的真空泵对载料筒420内部进行抽真空,使搅拌模块300在真空环境下充分搅拌混合原料,完成原料搅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