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喷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刷喷枪。
背景技术:
喷枪是一种对液体进行雾化处理,进而对需要涂装的物体进行喷涂而获得均匀、美观的涂覆层的喷涂设备。电动喷枪一般由枪体、喷嘴、雾化风帽、料桶、集风筒、风机及电源组件等配合组成,喷枪雾化工作主要借助风机产生的风压通过集风筒直接传递到枪体,使枪体内形成两路风压,一路风压通过枪体内的空间作用于料桶,使料桶内的涂料在风压作用下通过吸管压至枪体,并经喷嘴排出,另一路风压通过枪体内的空间最终从雾化风帽与喷嘴之间的间隙排出,从而对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涂料进行雾化。对于现有喷枪的具体构造及原理,具体也可参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715533.7)公开的一种直流喷枪。
现有电动喷枪的风机均采用有刷电机作为动力源,使用时存在风压较低,雾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由于有刷电机体积较大,因此需要占用较大安装空间,而且有刷电机使用寿命也较短。
故有必要对现有电动喷枪的结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刷喷枪,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紧凑,雾化效果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刷喷枪,包括枪体、储料桶、机壳及风机,所述储料桶和机壳分别与所述枪体相连接,所述枪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喷嘴及罩设于所述喷嘴外部的雾化风帽,所述枪体内设置有针柱安装腔,所述储料桶内设置有与所述针柱安装腔连通的吸管,所述针柱安装腔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喷嘴配合的针柱组件,所述枪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针柱组件动作的扳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集风筒组件,所述集风筒组件连接于所述枪体的后端,所述集风筒组件形成有与所述枪体连通的集风通道,所述机壳延伸有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设置有供电电源及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源通断电的触发开关;
所述风机包括无刷电机和叶轮,所述无刷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控制所述电机主体运作的驱动控制器,所述电机主体和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集风通道内,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电机主体的电机轴上,所述驱动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握持手柄内,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电机主体、所述触发开关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筒组件包括集风筒及与其适配的集风筒后盖,所述枪体、所述集风筒及所述集风筒后盖由前至后依次连接;所述集风筒与所述集风筒后盖配合形成所述集风通道,所述集风筒的内部设置有透风栅板,所述电机主体抵设于所述透风栅板与所述集风筒后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的前端与所述透风栅板之间抵设有电机定位柱,所述电机定位柱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所述透风栅板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的后端设置有罩设于所述叶轮外部的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壁与所述集风筒后盖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密封套的后端与所述集风筒轴向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手柄的侧壁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握持手柄的内部形成有流经所述驱动控制器的空气对流通道,所述空气对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孔连通,所述空气对流通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端。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设置有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针柱组件包括针柱和针柱弹簧,所述针柱与所述喷嘴对应配合,所述针柱弹簧抵设于所述针柱与所述枪体之间,所述针柱弹簧用于使所述针柱始终具有封堵所述喷嘴的运动趋势,所述扳机与所述针柱联动配合,所述枪体形成有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针柱安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枪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流体介质仅能由所述集风通道流向所述枪体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后端设置有具有进风口的机壳后盖,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端之间设置有防尘棉。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源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握持手柄底部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刷喷枪,与现有电动喷枪相比,所具备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刷电机替代有刷电机作为风机动力源,工作时产生的风压更高,更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无刷电机体积更为小巧,安装时更为节约安装空间;无刷电机使用寿命更长,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可靠,控制更为方便;
(2)由于无刷电机需要配置驱动控制器对电机主体的工作状态(如电子换向等)进行控制,现有的无刷电机通常是将电机主体与驱动控制器集成在一起,而本实用新型则是将电机主体与驱动控制器采用分散式布局的方式,具体地说,是将电机主体安装在集风通道内,将驱动控制器单独设置在握持手柄内,采用以上结构设置,在风机启动时,既能减少驱动控制器对流向枪体的风压的遮挡,提高了风力,同时,经叶轮旋转而产生的由机壳后端的进风口流向集风通道的风压,不会先流经驱动控制器再进入枪体,从而能够避免液态涂料挥发并堵塞喷嘴的现象(驱动控制器由于集成有各种电子元器件,工作时温度较高,而喷枪在工作时,进入喷枪内部的空气绝大部分来自于位于机壳后端的进风口处,若这部分风压流过驱动控制器,便会通过对流的形式带走驱动控制器的热量,加之受喷枪机壳尺寸的限制,集风通道的长度有限,使得流向枪体内的气体温度较高,高温气体会使液态涂料挥发,而遗留在喷嘴处风干的涂料便会造成喷嘴堵塞),进而进一步确保了雾化效果,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主体、叶轮及集风筒组件配合装配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主体、叶轮及集风筒组件配合装配的剖视图。
图1-4中:1、枪体;11、针柱安装腔;12、输液管路;13、单向阀;2、储料桶;21、吸管;3、机壳;31、触发开关;32、握持手柄;321、散热孔;33、调速旋钮;34、机壳后盖;35、防尘棉;4、喷嘴;5、雾化风帽;51、雾化通道;6、扳机;71、针柱;72、针柱弹簧;81、集风筒;811、透风栅板;82、集风筒后盖;83、集风通道;91、电机主体;911、风机外壳;92、驱动控制器;93、叶轮;94、密封套;10、电机定位柱;a、空气对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无刷喷枪,包括枪体1、储料桶2、机壳3及风机,储料桶2和机壳3分别与枪体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储料桶2连接于枪体1的底部,机壳3连接于枪体1的后端。枪体1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喷嘴4及罩设于喷嘴4外部的雾化风帽5,雾化风帽5与喷嘴4之间具有供气体流出的间隙,雾化风帽5形成有雾化通道51,用于供流入枪体1的高压气体流出,从而对喷嘴4处的涂料进行雾化。
枪体1内设置有针柱安装腔11,储料桶2内设置有与针柱安装腔11连通的吸管21,针柱安装腔11内活动设置有与喷嘴4配合的针柱组件,枪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针柱组件动作的扳机6。
针柱组件包括针柱71和针柱弹簧72,针柱71与喷嘴4对应配合,针柱弹簧72抵设于针柱71与枪体1之间,针柱弹簧72用于使针柱71始终具有封堵喷嘴4的运动趋势,扳机6与针柱71联动配合,枪体1形成有输液管路12,输液管路12的一端与吸管21连接、另一端与针柱安装腔11连通。
枪体1内形成有两路风道,其中一路与上述雾化通道51连通,另一路与储料桶2连通,高压气体进入枪体1后,流入储料桶2的气体利用气压作用将储料桶2内的液态涂料从吸管21压至针柱安装腔11,并从喷嘴4流出枪体1外,未流至储料桶2的气体则经雾化通道51排出至枪体1外,并对喷嘴4处的液态涂料进行雾化,达到雾化喷涂的效果。
机壳3内设置有集风筒组件,集风筒组件连接于枪体1的后端,集风筒组件形成有与枪体1连通的集风通道83,机壳3延伸有握持手柄32,握持手柄32设置有供电电源及用于控制供电电源通断电的触发开关31,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握持手柄32底部的锂电池(图中未示出),触发开关31与扳机6联动配合,当扳动扳机6时,扳机6相对枪体1转动并触发触发开关31。
风机包括无刷电机和叶轮93,无刷电机包括电机主体91和控制电机主体91运作的驱动控制器92,电机主体91和叶轮93设置于集风通道83内,叶轮93安装于电机主体91的电机轴上,且叶轮93位于电机主体91的后端,驱动控制器92设置于握持手柄32内,供电电源、电机主体91、触发开关31分别与驱动控制器92电连接。
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刷电机替代有刷电机作为风机动力源,工作时产生的风压更高,更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无刷电机体积更为小巧,安装时更为节约安装空间;无刷电机使用寿命更长,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可靠,控制更为方便。
由于无刷电机需要配置驱动控制器92对电机主体91的工作状态(如电子换向等)进行控制,现有的无刷电机通常是将电机主体91与驱动控制器92集成在一起,而本实用新型则是将电机主体91与驱动控制器92采用分散式布局的方式,具体地说,是将电机主体91安装在集风通道83内,将驱动控制器92单独设置握持手柄32内,换言之,本实用新型集风筒组件与枪体配合形成的空间区域未设置用于驱动电机主体91工作的发热型电子元器件,采用以上结构设置,在风机启动时,既能减少驱动控制器92对流向枪体的风压的遮挡,提高了风力,同时,经叶轮93旋转而产生的由机壳3后端的进风口流向集风通道的风压,不会先流经驱动控制器92再进入枪体1,从而能够避免液态涂料挥发并堵塞喷嘴4的现象(驱动控制器92由于集成有各种电子元器件,工作时温度较高,而喷枪在工作时,进入喷枪内部的空气绝大部分来自于位于机壳3后端的进风口处,若这部分风压流过驱动控制器,便会通过对流的形式带走驱动控制器的热量,加之受喷枪机壳尺寸的限制,集风通道的长度有限,使得流向枪体内的气体温度较高,高温气体会使液态涂料挥发,而遗留在喷嘴处风干的涂料便会造成喷嘴堵塞),进而进一步确保了雾化效果,提升了产品品质。
本实施例中,集风筒组件包括集风筒81及与其适配的集风筒后盖82,枪体1、集风筒81及集风筒后盖82由前至后依次连接。集风筒81与集风筒后盖82配合形成集风通道83,集风筒81的内部设置有透风栅板811,电机主体91抵设于透风栅板811与集风筒后盖82之间。
具体地说,电机主体91的前端与透风栅板811之间抵设有电机定位柱10,电机定位柱10分别与电机主体91、透风栅板811定位配合,本实施例中,电机定位柱1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电机主体91、透风栅板811均设置有与相应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槽。
本实施例中,电机主体91的后端设置有罩设于叶轮93外部的风机外壳911,风机外壳911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套94,密封套94的外壁与集风筒后盖82的内壁密封配合,密封套94的后端与集风筒81轴向抵接。
通过以上安装结构,使得电机主体91及叶轮93轴向限位于透风栅板811及集风筒后盖82之间,同时,利用密封套94与集风筒后盖82之间的密封配合,既使得电机主体91及叶轮93在圆周方向得以限位,确保工作时电机主体91/叶轮93不会出现沿轴向/径向的晃动,而且也确保了叶轮93附近的空气仅能从叶轮93流至集风通道83内,集风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风压。
本实施例中,握持手柄32的侧壁设置有散热孔321,握持手柄32的内部形成有流经驱动控制器92的空气对流通道a,空气对流通道a的一端与散热孔321连通,空气对流通道a的另一端连接至集风通道83的进风端,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当风机启动时,在负压作用下,机壳3附近的绝大部分空气会从机壳3后端的进风口(即机壳后盖34所设置的进风口)处流入集风通道,但同时也会有部分空气(少量)会从散热孔321吸入至空气对流通道a,并顺着空气对流通道a流入集风通道83的进风端,在此少量空气的流动过程中,便能够带走驱动控制器92的热量,起到对驱动控制器92散热的效果。但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由于空气在空气对流通道a中需要运动一定的距离和时间后才能够进入集风通道,另一方面,由于经散热孔321进入空气对流通道a的空气流量较小(远小于由机壳3后端进风口流入的空气流量),因此,在上述工作进程中,虽然空气对流通道a中的空气会携带一些热量,即形成了热空气,但该热空气在进入集风通道时,温度会有所降低,尤其是在与机壳后端涌入的大量冷空气汇合后,基本能够被冷空气所中和,故不会对进入枪体内的风压产生明显的温升效应。
本实施例中,机壳3设置有调速旋钮33,调速旋钮33与驱动控制器92电连接,调速旋钮33用于对电机主体91进行调速控制,从而改变风压大小。
本实施例中,枪体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流体介质仅能由集风通道83流向枪体1的单向阀13,单向阀13的输入端与集风通道83的出风端相连通,具体地说,单向阀13是设置在枪体1的进风端。当风机停机时,单向阀13自动关闭,阻止了储料桶2内残留气体的倒流,枪体1内残留气体会及时从雾化通道51排出,使得下次开机时,液料能够正常雾化,且不会出现喷水柱现象。
本实施例中,机壳3的后端设置有具有进风口的机壳后盖34,进风口与集风通道83的进风端之间设置有防尘棉35,防尘棉35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从而防止颗粒物进入本集风通道83内部,起到了保护机体各部件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