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4882发布日期:2021-07-02 19:3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养护和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在长时间行车荷载和复杂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沥青路面往往会出现坑槽和裂缝等病害,病害若得不到及时的修复,会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沥青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沥青路面病害通常采用热修补和冷修补的方法,需要采用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进行生产,然而现有的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不能很好的控制温度,导致旧沥青混合料受热温度过高导致进一步老化,而且在后续的搅拌混合过程中,加热不充分,混合不够均匀,会对路面修复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现有的装置无法很好的控制各种原料的混合度,导致不能达到最佳的配置比例,从而无法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并且再生混合料在生产完成之后往往不能及时的进行使用,会出现长时间放置,导致再生混合料出现离析的情况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具备加热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好、防止混合料离析、调配比例简单易控制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热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好、防止混合料离析、调配比例简单易控制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包括机身本体和底座,所述机身本体内部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层,所述机身本体内部一侧中间表面位置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周从左到右依次嵌套有三角叶片、滤气板以及条形叶片,所述搅拌杆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蛇形加热管,所述机身本体顶部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原料桶,所述原料桶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螺旋绞龙,所述原料桶一侧固定连接有再生剂桶,所述再生剂桶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增压机,所述再生剂桶顶部一侧贯穿连接有漂浮标尺,所述再生剂桶底部两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再生剂喷洒头,所述再生剂桶一侧固定连接有废旧沥青桶,所述废旧沥青桶内壁环绕设置有第二电热层,所述废旧沥青桶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废旧沥青桶底端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密封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移动支腿,所述底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振荡加热机构,所述振荡加热机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电热层,所述储料槽外部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振动电机以及滑动杆,所述储料槽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一端贯穿振荡加热机构一侧与出料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本体一侧底部位于底座顶部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位于机身本体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一端贯穿机身本体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桨一端贯穿废旧沥青桶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本体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供原料桶、再生剂桶以及废旧沥青桶落料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挡板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密封挡板分别安装于废旧沥青桶底端内部中间位置以及底座内部中间位置,且密封挡板两侧均开设有供密封挡板左右移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标尺由尺度标尺以及泡沫球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内部设有供蛇形加热管安装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热层、蓄电池、螺旋绞龙、增压机、第二电热层、振动电机、第三电热层、蛇形加热管、驱动电机以及控制面板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原料桶、再生剂桶、废旧沥青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原料桶可以对新骨料进行添加,并且通过螺旋绞龙的工作可以控制新骨料的添加量,然后通过再生剂桶可以实现对再生剂的添加,由于乳化沥青遇光会出现破乳现象,因此再生剂桶采用遮光金属桶,可以通过漂浮标尺来观察再生剂的添加量,从而实现定量添加再生剂的目的,接着通过废旧沥青桶来对废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第二电热层来对废旧沥青加热,并且通过搅拌桨的旋转来对沥青进行搅拌,使废旧沥青在再生混合之前能够充分加热,为后续混合提供帮助,并且通过滑动密封挡板可以实现对废旧沥青的释放,来控制废旧沥青的添加量,三个料桶同时工作,具有调配比例简单易控制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第一电热层、第二电热层、蛇形加热管、搅拌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原料通过调配之后落入到机身本体内部,此时第一电热层以及蛇形加热管开始加热作业,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两组加热装置同时工作,能够对混合物进行从内到外的加热,能够使沥青热熔更加充分,提高整体混合物强度,同时搅拌杆带动三角叶片、滤气板以及条形叶片旋转工作,对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三组不同的叶片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合物的混合效果,并且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滤气板能够及时的排出,减少混合物之间的气体空隙,提高混合物的强度,有利于后续铺设作业,装置整体具有加热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好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振荡加热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混合加热完成的再生混合料通过机身本体流入到振荡加热机构内部的储料槽内,当再生混合料需要直接使用时通过出料阀可以及时的排出,进行修补路面作业,当再生混合料需要短暂保存时,振动电机开始工作,左右振动,带动储料槽进行移动,防止内部的再生混合料因为静置而产生离析的现象,并且储料槽内部的第三电热层持续加热作业,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加热,防止其中的沥青由于温度降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装置整体具有防止混合料离析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振荡加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机身本体;2、第一电热层;3、三角叶片;4、搅拌杆;5、控制面板;6、滤气板;7、蓄电池;8、原料桶;9、螺旋绞龙;10、再生剂桶;11、增压机;12、再生剂喷洒头;13、漂浮标尺;14、废旧沥青桶;15、搅拌桨;16、密封挡板;17、第二电热层;18、条形叶片;19、底座;20、移动支腿;21、振动电机;22、第三电热层;23、储料槽;24、振荡加热机构;25、出料阀;26、金属软管;27、滑动杆;28、蛇形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装置,包括机身本体1和底座19,机身本体1内部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层2,机身本体1内部一侧中间表面位置安装有搅拌杆4,搅拌杆4外周从左到右依次嵌套有三角叶片3、滤气板6以及条形叶片18,搅拌杆4内部中间位置设有蛇形加热管28,机身本体1顶部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原料桶8,原料桶8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螺旋绞龙9,原料桶8一侧固定连接有再生剂桶10,再生剂桶10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增压机11,再生剂桶10顶部一侧贯穿连接有漂浮标尺13,再生剂桶10底部两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再生剂喷洒头12,再生剂桶10一侧固定连接有废旧沥青桶14,废旧沥青桶14内壁环绕设置有第二电热层17,废旧沥青桶14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5,废旧沥青桶14底端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密封挡板16,螺旋绞龙可以起到控制新骨料的添加量的作用,方便操作人员控制混合料调配比例,非常的人性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9,底座19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移动支腿20,底座19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振荡加热机构24,振荡加热机构24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储料槽23,储料槽23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电热层22,储料槽23外部两侧表面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振动电机21以及滑动杆27,储料槽23底部中间位置连接有金属软管26,金属软管26一端贯穿振荡加热机构24一侧与出料阀25连接,当再生混合料需要短暂保存时,振动电机21开始工作,左右振动,带动储料槽23进行移动,防止内部的再生混合料因为静置而产生离析的现象,并且储料槽23内部的第三电热层22持续加热作业,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加热,防止其中的沥青由于温度降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装置整体具有防止混合料离析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本体1一侧底部位于底座19顶部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7,蓄电池7上方位于机身本体1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

在一个实施例中,搅拌杆4一端贯穿机身本体1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搅拌桨15一端贯穿废旧沥青桶14一侧与驱动电机连接,搅拌桨15可以对在废旧沥青进行加热时,对其进行搅拌,使其受热更加均匀,方便后续混合搅拌,提高整体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本体1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供原料桶8、再生剂桶10以及废旧沥青桶14落料的通道,通道的开设方便原料桶8、再生剂桶10以及废旧沥青桶14落料,设计非常的人性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挡板16共设有两组,两组密封挡板16分别安装于废旧沥青桶14底端内部中间位置以及底座19内部中间位置,且密封挡板16两侧均开设有供密封挡板16左右移动的滑槽,密封挡板16可以对废旧沥青桶14以及底座19上半部分进行密封,防止搅拌过程中原料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漂浮标尺13由尺度标尺以及泡沫球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搅拌杆4内部设有供蛇形加热管28安装的空腔,搅拌杆4可以对混合料进行搅拌,使其混合更加均匀,蛇形加热管28能对混合料从内到外进行加热,提高其混合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热层2、蓄电池7、螺旋绞龙9、增压机11、第二电热层17、振动电机21、第三电热层22、蛇形加热管28、驱动电机以及控制面板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7可以为装置整体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控制面板5起到控制装置整体的作用。

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置整体可以通过移动支腿20进行快速转移,能够及时的更换工作场地,十分的人性化,当装置移动到作业场地时,首先通过原料桶8可以对新骨料进行添加,并且通过螺旋绞龙9的工作可以控制新骨料的添加量,然后通过再生剂桶10可以实现对再生剂的添加,由于乳化沥青遇光会出现破乳现象,因此再生剂桶10采用遮光金属桶,可以通过漂浮标尺13来观察再生剂的添加量,从而实现定量添加再生剂的目的,接着通过废旧沥青桶14来对废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第二电热层17来对废旧沥青加热,并且通过搅拌桨15的旋转来对沥青进行搅拌,使废旧沥青在再生混合之前能够充分加热,为后续混合提供帮助,并且通过滑动密封挡板16可以实现对废旧沥青的释放,来控制废旧沥青的添加量,三个料桶同时工作,具有调配比例简单易控制的优点,各种不同的原料通过调配之后落入到机身本体1内部,此时第一电热层2以及蛇形加热管28开始加热作业,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两组加热装置同时工作,能够对混合物进行从内到外的加热,能够使沥青热熔更加充分,提高整体混合物强度,同时搅拌杆4带动三角叶片3、滤气板6以及条形叶片18旋转工作,对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三组不同的叶片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合物的混合效果,并且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滤气板6能够及时的排出,减少混合物之间的气体空隙,提高混合物的强度,有利于后续铺设作业,装置整体具有加热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好的优点,混合加热完成的再生混合料通过机身本体1流入到振荡加热机构24内部的储料槽23内,当再生混合料需要直接使用时通过出料阀25可以及时的排出,进行修补路面作业,当再生混合料需要短暂保存时,振动电机21开始工作,左右振动,带动储料槽23进行移动,防止内部的再生混合料因为静置而产生离析的现象,并且储料槽23内部的第三电热层22持续加热作业,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加热,防止其中的沥青由于温度降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装置整体具有防止混合料离析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