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0708发布日期:2021-01-26 20:3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装置,尤指一种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针对长型扣件的涂布装置,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其包含一输送装置90、一喷涂装置91及一吸附装置92,输送装置90包含一输送台93、一传动组件94及一输送带95,输送台93为一长形平台且设置在一机架上,该机架为现有技术的架体,故图中未示出,传动组件94组设于机架上,输送带95连接传动组件94且借由传动组件94驱动使得输送带95可移动地绕设于输送台93上,输送带95位于输送台93顶面的区段,且输送带95朝向输送台93顶面设置有一磁条96,利用磁条96吸附位于输送带95上的长型扣件97,如螺丝,喷涂装置91组设于机架上且位于输送台93的一侧边,喷涂装置91设置有一喷嘴98,其用以朝向长形扣件97喷出涂覆原料,吸附装置92组设于机架且相对位于喷涂装置91的输送台93另一侧边,吸附装置92设置有一吸嘴99,其朝向长形扣件97且用以将喷涂装置91所喷出的多余的涂覆原料吸入回收再利用。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于喷涂的过程中,长型扣件97容易受吸嘴99吸力影响,而被吸嘴99吸附于吸嘴口位置、倾倒或掉落于地面,使得吸嘴口99被阻塞或造成长形扣件97表面损坏,进而影响了涂布的质量;因此,现有技术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整体构造存在有如前述的问题及缺点,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借由设置辅助输送组件,达到增加长型扣件侧向支撑力的的目的。
[0005]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包含:
[0006]
一输送装置,其包含一输送台及一辅助输送组件,该输送台具有一顶面且组设有一驱动装置及一输送带,该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该输送带,该辅助输送组件包含一辅助轨道、一辅助传动装置及一辅助输送带,该辅助轨道组设于该输送台邻近于该输送带,该辅助输送带环绕于该辅助轨道,该辅助传动装置连接该辅助输送带及该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该输送带及该辅助输送带移动;
[0007]
一喷涂装置,其设置于该输送台的一侧;
[0008]
一吸附装置,其设置于该输送台的另一侧且位置对应于该喷涂装置的位置。
[0009]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辅助传动装置包含一前导轮、一后导轮及一传动件,该前导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辅助轨道的一端,该后导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辅助轨道的另一端,该传动件的一端连接该后导轮,该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该驱动装置,该辅助输送带绕设于该前导轮及该后导轮。
[0010]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传动件包含一从动齿,该
从动齿有一从动齿杆,该从动齿杆为一杆体,该后导轮设置于该从动齿杆的一端,该驱动装置包含一驱动齿,该从动齿与该驱动齿相啮合。
[0011]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一马达、一联轴器、复数弹性件、一线性导杆、一驱动齿、一后主动轮及一前被动轮,该马达设置于该输送台,该马达的一端凸伸连接有一线性导杆,该联轴器套设固定于该线性导杆,该弹性件为弹簧且一端设置于联轴器,该驱动齿套设于该线性导杆且可与该线性导杆同步转动,该驱动齿朝向该弹性件的一端面内凹有复数驱动槽,各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对应的该驱动槽内,该后主动轮设置于该线性导杆的端部,该前被动轮可旋转的设置于该输送台的另一端,该输送带绕设于该后主动轮及该前被动轮。
[0012]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进一步包含一线性滑台组件,该线性滑台组件包含一固定台、一移动台及一位移组件,该固定台与该输送台相互连接设置,该辅助轨道设置于该移动台上,该位移组件的一端连接该固定台,该位移组件的另一端连接该移动台,该移动台可相对于该固定台移动。
[0013]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位移组件包含一调整件、一螺杆、复数导引杆及一限位件,该调整件可旋转的设置于该固定台的一端,该螺杆贯穿该移动台,该螺杆的一端贯穿该固定台并设置于该调整件,各该导引杆贯穿该移动台且一端固定于该固定台,该限位件为一块体且该螺杆的另一端枢设于该限位件上,各该导引杆的另一端设置于该限位件上。
[0014]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中该输送带的内侧面设置有一输送磁条,该辅助输送带的内侧面设置有一辅助磁条。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设置辅助输送组件于长型扣件的侧面,借此增加一侧向支撑力,使得长型扣件得以稳固的立于输送带上,且辅助输送带因内侧设置有一辅助磁条,所以可利用磁力吸住长型扣件的环侧面,使的不受吸嘴的吸力影响而被吸嘴吸附、倾倒或脱离输送带而掉落,达到提升涂布质量及防止扣件倾倒甚或脱离输送带的功效;而线性滑台组件的设置,可依据不同外径的长型扣件调整辅助输送带与输送带间的距离,以符合长型扣件的外径大小,借此可对各种不同尺寸的长型扣件进行加工涂布,达到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与通用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6]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外观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分解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剖面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放大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较大外径的扣件使用示意图。
[0024]
图9是现有技术使用时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5]
图10是现有技术的使用时侧视图。
[0026]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7]
10、输送装置;11、输送台;111、顶面;112、底面;113、前端;114、后端;122、输送槽;13、传动组件;131、驱动装置;132、马达;133、线性导杆;134、支撑座;135、联轴器;14、弹性件;17、驱动齿;171、齿中心孔;172、驱动槽;174、后主动轮;175、前被动轮;18、输送带;181、输送磁条;19、辅助输送组件;191、辅助轨道;192、辅助面;193、辅助槽;195、辅助传动装置;196、前导轮;197、后导轮;198、传动件;199、从动齿杆;20、从动齿;30、辅助输送带;31、辅助磁条;40、喷涂装置;41、第一高低调整座;42、喷嘴;50、吸附装置;51、第二高低调整座;52、吸嘴;53、固定板;60、线性滑台组件;61、固定台;62、移动台;65、位移组件;66、调整件;67、螺杆;68、导引杆;69、限位件;70、扣件;70a、扣件;71、头部;71a、头部;72、抵顶面;73、环侧面;74、杆部;90、输送装置;91、喷涂装置;92、吸附装置;93、输送台;94、传动组件;95、输送带;96、磁条;97、长型扣件;98、喷嘴;99、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配合附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29]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型扣件粉体精密涂布装置,其包含一输送装置10、一喷涂装置40、一吸附装置50及一线性滑台组件60。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7所示,输送装置10包含一输送台11、一传动组件13及一辅助输送组件19,输送台11为一长形平台且设置于现有技术的机架上(图式中未示),输送台11具有一顶面111、一底面112、一前端113及一后端114,输送台11的顶面111内凹形成一输送槽122,输送槽122为一长槽且朝向输送台11的二端延伸。
[0031]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传动组件13包含一驱动装置131及一输送带18,驱动装置131包含一马达132、一支撑座134、一联轴器135、复数弹性件14、一线性导杆133、一驱动齿17、一后主动轮174及一前被动轮175,马达132设置于支撑座134的一端,支撑座134的另一端设置于机架且邻近于输送台11的后端114位置,马达132的一端凸伸连接有一可旋转的线性导杆133,联轴器135套设于线性导杆133,驱动齿17为伞形齿轮,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为正交齿轮,驱动齿17的一端面贯穿有一齿中心孔171,驱动齿17以其齿中心孔171套设于线性导杆133,驱动齿17可于线性导杆133上沿轴向移动;弹性件14为弹簧,其一端设置于联轴器135,另一端设置于驱动齿17;后主动轮174设置于线性导杆133的端部,前被动轮175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台11的前端113,输送带18的内侧面设置有一输送磁条181,输送带18绕设于输送台11的后主动轮174及前被动轮175,而输送磁条181位于输送槽122中,借由后主动轮174连接并驱动输送带18移动,但不以此为限,亦可输送带18本体具有磁性而不设置输送磁条181。
[0032]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示,辅助输送组件19包含一辅助轨道191、一辅助传动装置195及一辅助输送带30,辅助轨道191为一长条形块体,辅助轨道191朝向顶面111的一侧面具有一辅助面192,辅助面192内凹形成一辅助槽193,辅助槽193为一长槽且朝向辅助轨道191的二端延伸,辅助传动装置195包含一前导轮196、一后导轮197及一传动件198,前导轮196可转动地设置于辅助轨道191邻近于输送台11的前端113,后导轮197可转动地设置于辅助轨道191邻近于输送台11的后端114,传动件198包含一从动齿20,从动齿20包含一从动齿
杆199,后导轮197设置于从动齿杆199的一端,从动齿20为伞形齿轮,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为正交齿轮,从动齿20与驱动齿17相啮合,且驱动齿17借由弹性件14的推抵而紧密的与从动齿20啮合,辅助输送带30的内侧面设置有一辅助磁条31,辅助输送带30绕设于前导轮196及后导轮197,而辅助磁条31位于辅助槽193中,且辅助输送带30的表面与输送带18的表面相互垂直,但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依据需求作改变,亦可辅助输送带30本体具有磁性而不设置辅助磁条31。
[0033]
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喷涂装置40位于输送台11的一侧面,在本实施例中,一固定板53的一侧面设置于输送台11的底面112,固定板53的另一侧面设置于机架上,固定板53朝向输送台11的二侧方向延伸而出,喷涂装置40包含一第一高低调整座41及一喷嘴42,第一高低调整座41设置于固定板53的一端,喷嘴42设置于第一高低调整座41上且朝向输送带18的方向,即对应于输送带18与辅助输送带30所移载待加工扣件的移载路径,借由第一高低调整座41可调整喷嘴42的高度,第一高低调整座41具有导引架,导引架具有可转动的螺杆,导引架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调整块,喷嘴42安装在调整块,此构造为现有技术的制式组件,其细部构造不再描述,喷嘴42连接一外部涂覆原料供应装置(图式中未示),涂覆原料可借由喷嘴42喷出。
[0034]
吸附装置50位于输送台11的另一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装置50包含一第二高低调整座51及一吸嘴52,第二高低调整座51设置于固定板53的另一端,吸嘴52设置于第二高低调整座51上且朝向输送带18的方向,即对应于输送带18与辅助输送带30所移载待加工扣件的移载路径,且位置对应于喷涂装置40的位置,借由第二高低调整座51可调整吸嘴52的高度,第二高低调整座51具有导引架,导引架具有可转动的螺杆,导引架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调整块,吸嘴52安装在调整块,此构造为现有技术的制式组件,其细部构造不再描述,吸嘴52连接一外部吸气装置(图式中未示),可将喷嘴42所喷出的多余涂覆原料吸入。
[0035]
请参阅图1、图5及图6所示,线性滑台组件60包含一固定台61、一移动台62及一位移组件65,固定台61设置于输送台11的底面,辅助输送组件19设置于移动台62上,位移组件65包含一调整件66、一螺杆67、复数导引杆68及一限位件69,调整件66可旋转的设置于固定台61的一端,螺杆67贯穿移动台62且一端贯穿固定台61并连接于调整件66,各导引杆68贯穿移动台62且一端穿设于固定台61,限位件69为一块体且螺杆67的另一端枢设于限位件69,各导引杆68的另一端设置于限位件69,移动台62可于限位件69与固定台61之间线性移动,而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齿17位于线性导杆133的位置亦会同时改变,故可借由弹性件14的推抵而使得驱动齿17紧密的与从动齿20保持啮合状态。
[003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阅图1及图7所示,以输送扣件70为例说明,扣件70包含一头部71及一杆部74,头部71为一柱状体且具有一抵顶面72及一环侧面73,杆部74为一杆体,扣件70以抵顶面72贴靠于输送带18,环侧面73贴靠于辅助输送带30的方式,从输送台11的后端114借由输送带18及辅助输送带30同步移动,输送扣件70行经喷嘴42及吸嘴52之间,当扣件70位于喷嘴42及吸嘴52之间时,除了可借由输送台11及辅助面192分别抵顶扣件70的抵顶面72及环侧面73提供支撑力外,也可借由输送磁条181及辅助磁条31的磁力分别吸住扣件70的抵顶面72及扣件70的环侧面73,借此增加一侧向吸力使得扣件70得以稳固的立于输送带18上,且不受吸嘴52的吸力影响而被吸嘴52吸附、倾倒或脱离输送带18而掉落,达到提升涂布质量及防止扣件70倾倒甚或脱离输送带18的功效。
[0037]
请参阅图8所示,当欲输送不同头部71a外径的扣件70a时,可借由线性滑台组件60调整辅助输送带30与输送带18间的距离,以符合扣件70a的头部71a外径大小,具体地的,当输送头部71a外径较大的扣件70a时,可借由旋转线性滑台组件60的调整件66,改变移动台62与固定台61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设置于固定台61上的输送台11与设置于移动台62上的辅助轨道191之间的间距,达到改变输送带18与辅助输送带30之间的距离,借此可应用于不同头部71a外径的扣件70a且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与通用性。
[003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作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