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4784发布日期:2021-06-15 20:1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装置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目前,对于烟气中颗粒物的去除主要依靠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离子电除尘器、喷淋除尘器等设备。

目前的除尘装置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风机通常安装于处理路径的末端管路上,当风机吸风量大、风速高时,其排风量和排风速度也相应随之增大,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风机产生的噪音较大,而如果加装消音设备或隔音材料等,则势必会增加企业设备制造成本或购买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排风风速较高,含尘空气在处理路径中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气体中的污染物不能被有效去除(如等离子除尘时),净化效果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处理效率。(2)除尘器灰斗内收集的粉末在进行排放处理时,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处理效率高且设备噪音小的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袋式除尘单元,所述袋式除尘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所述含尘气体入口通过抽风管路连接尘源;所述袋式除尘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后气体出口;所述过滤后气体出口处设置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位于所述缓冲腔室上方的等离子电除尘单元连接,所述等离子电除尘单元设置有净化后气体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袋式除尘单元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斗,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在线卸灰单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在线卸灰单元包括卸灰壳体,所述卸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集灰斗连通的进灰口,所述卸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卸灰绞龙,所述卸灰绞龙的一端连接有绞龙驱动电机;所述卸灰壳体位于所述卸灰绞龙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卸灰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卸灰口处设置有集灰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卸灰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卸灰挡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卸灰口处设置有防止扬尘的喷淋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风机进风口处设置缓冲腔室,从含尘气体入口高速吸入的含尘空气经袋式除尘单元过滤后进入缓冲腔室,在风机离心力作用下形成负压缓冲,因此风速会瞬时变缓,过滤后气体从缓冲腔室进入等离子电除尘单元后,利用极不均匀电场,形成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的大量电子和正负离子在电场梯度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发生非弹性碰撞,从而附着在上面,使之成为荷电离子,在外加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集尘极所收集;在净化处理单元由于风速变缓,这样一方面延长了过滤后气体在等离子电除尘单元的吸附、净化时间,提高了废气净化效果,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设备噪音,而且即使吸风量较大时,也不影响等离子电除尘单元的后续处理能力。

(2)通过在线卸灰单元可以充分、及时地将集灰斗内收集的粉灰清理干净,保证高效的除尘清灰效果;

(3)通过卸灰口处设置的喷淋机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卸灰时产生的扬尘,避免产生二次空气污染,从而保持环境清洁。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线卸灰单元处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净化原理图。

图中:10-袋式除尘单元;11-含尘气体入口;12-过滤后气体出口;13-脉冲喷吹清灰机构;14-集灰斗;20-缓冲腔室;30-风机;40-等离子电除尘单元;41-过滤后气体入口;42-净化后气体出口;50-在线卸灰单元;51-卸灰壳体;52-卸灰绞龙;53-绞龙驱动电机;54-卸灰口;55-集灰池;56-喷淋机构;57-卸灰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高效低噪音环保除尘装置,包括袋式除尘单元10,所述袋式除尘单元10的底部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11,所述含尘气体入口11可以通过抽风管路连接室内的尘源;所述袋式除尘单元10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后气体出口12,袋式除尘单元10上部还设置有脉冲喷吹清灰机构13,在每排滤袋上方设一根喷吹管,喷吹管上设有与每个滤袋绝对应的喷嘴,喷吹管前端装设脉冲阀,定时对滤袋进行清灰,以上为本领域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过滤后气体出口12处设置有缓冲腔室20,所述缓冲腔室20与风机30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与位于所述缓冲腔室20上方的等离子电除尘单元40的过滤后气体入口41连接,所述等离子电除尘单元40的上部设置有净化后气体出口42。含尘气体经过滤后,从缓冲腔室20进入等离子电除尘单元40后,利用极不均匀电场,形成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的大量电子和正负离子在电场梯度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发生非弹性碰撞,从而附着在上面,使之成为荷电离子,在外加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集尘极所收集,从而清除空气中污染异味等。通过在风机进风口处设置缓冲腔室20,高速吸入的含尘空气在风机离心力作用下会形成负压缓冲,因此风速会瞬时变缓,在净化处理单元由于风速变缓,这样一方面延长了过滤后气体在等离子电除尘单元的吸附、净化时间,提高了废气净化效果,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设备噪音。另外,过滤后气体在等离子电除尘单元内靠与外界环境的压降,自然上升至净化后气体出口42后排放,因此即使除尘装置吸风量较大时,也不影响等离子电除尘单元的后续处理能力,能耗低。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袋式除尘单元10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斗14,所述集灰斗14的底部设置有在线卸灰单元50。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线卸灰单元50包括卸灰壳体51,所述卸灰壳体51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集灰斗14连通的进灰口,所述卸灰壳体51内转动安装有卸灰绞龙52,所述卸灰绞龙52的一端连接有绞龙驱动电机53;所述卸灰壳体51位于所述卸灰绞龙52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卸灰口54,所述卸灰口54处设置有集灰池55和防止扬尘的喷淋机构56。

当需要卸灰时,开启卸灰绞龙52,集灰斗14内收集的粉灰在卸灰绞龙52作用下被输送至卸灰口54,所述卸灰口5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卸灰挡板57,可以防止粉灰外逸,卸灰的同时,喷淋机构56向粉灰喷射水雾,可以避免粉灰产生扬尘而导致环境二次污染,被水雾加湿的粉灰落入集灰池55内进行回收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