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8196发布日期:2021-05-07 19:5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一直都是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扬尘不仅仅会污染大气环境,更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我们现有的治理扬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喷淋与洒水。这样对水资源的大量损耗与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部分存在的净水循环系统也是需要消耗其它资源作为代价换取的净水使用。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效率高且不会溢出、水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及多元化、多维度实现扬尘治理、资源消耗少、过程简单易操作、达到绿色施工标准的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相互连通的蓄排水单元和循环应用单元:

所述蓄排水单元包括:

沉淀池,包括若干级过滤网,底部设有蓄水部;

浮子模块,位于所述蓄水部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浮子和第二浮子;

清水泵,输入端与所述蓄水部相连通,由所述浮子模块触发控制;

市政排水,与所述清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

以及第一电子球阀,设置在所述市政排水与所述清水泵的输出端之间。

当雨水量大时,开启第一电子球阀,雨水经若干级过滤网进入沉淀池中的蓄水部,当蓄水部中的水位超过第二浮子所控最大值时,第二浮子触发“开”模式并传送信号给清水泵,清水泵将蓄水部中的雨水抽向市政排水;在抽水过程中,当蓄水部中的水位低于第一浮子所控最小值时,第一浮子触发“关”模式并传送信号给清水泵,清水泵暂停抽水,如此重复,控制收集的雨水不会溢出沉淀池;浮子模块双浮子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水位过低时的清水泵空转现象,以及水位到达临界值时,清水泵频繁启用的现象,同时雨水经过滤网将水中的杂质污垢去除,实现自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循环应用单元包括与所述沉淀池的输入端相连通的集水槽,输入端与所述清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的喷淋,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水泵输出端与所述喷淋输入端之间的第二电子球阀,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喷淋扬尘控制,同时集水槽也可在雨季时对雨水进行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与所述清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的加水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水泵输出端与所述加水台输入端之间的第三电子球阀,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车加水系统及路面直接喷洒。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与所述清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的洗车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水泵输出端与所述洗车台输入端之间的第四电子球阀,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工程车等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清水泵输出端相连通的三通管,所述喷淋的输入端、所述加水台的输入端、所述洗车台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三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子球阀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与所述喷淋之间,所述第三电子球阀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与所述加水台之间,所述第四电子球阀设置在所述三通管与洗车台之间。

当需要应用沉淀池内受过滤的雨水时,关闭第一电子球阀,开启相应的所述第二电子球阀和/或第三电子球阀和/或第四电子球阀,由清水泵将沉淀池中的水抽出,经过汇总于一处的三通管,分别可作用于喷淋、洗车台、加水台,结构简单有效,当受过滤的雨水经循环应用单元使用后,通过集水槽再次回流至沉淀池,经过滤进入蓄水部,将水中的杂质污垢去除,实现自过滤循环过程,避免浪费,达到水资源使用最大化,多维度实现扬尘治理且消耗相对较少的资源,过程简单易操作,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沉淀池的输入端设有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喷淋设置为椰子树喷淋,所述椰子树喷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集水槽的底壁倾斜设置,其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的端部低与其远离所述沉淀池的端部,可以实现使雨水或污水受重力作用快速流入沉淀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沉淀池设置为三级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子模块触发控制清水泵,控制收集的雨水不会溢出沉淀池,同时浮子模块双浮子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水位过低时的清水泵空转现象,以及水位到达临界值时,清水泵频繁启用的现象,提高清水泵的使用寿命;设置三通管将沉淀池内蓄水分别应用于喷淋、洗车台、加水台,结构简单有效,当受过滤的雨水经循环应用单元使用后,通过集水槽再次回流至沉淀池,经过滤进入蓄水部,将水中的杂质污垢去除,实现自过滤循环过程,避免浪费,达到水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及多元化,多维度实现扬尘治理且消耗相对较少的资源,过程简单易操作,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沉淀池;2、第一浮子;3、第二浮子;4、清水泵;5、三通管;6、第一电子球阀;7、市政排水;8、第二电子球阀;9、喷淋;10、第三电子球阀;11、加水台;12、第四电子球阀;13、洗车台;14、集水槽;15、井盖;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雨水回收自过滤可循环的多元化扬尘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相互连通的蓄排水单元和循环应用单元:

蓄排水单元包括:

沉淀池1,包括若干级过滤网16,底部设有蓄水部;

浮子模块,位于蓄水部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浮子2和第二浮子3;

清水泵4,输入端与蓄水部相连通,由浮子模块触发控制;

市政排水7,与清水泵4的输出端相连通;

以及第一电子球阀6,设置在市政排水7与清水泵4的输出端之间。

当雨水量大时,开启第一电子球阀6,雨水经若干级过滤网16进入沉淀池1中的蓄水部,当蓄水部中的水位超过第二浮子3所控最大值时,第二浮子3触发“开”模式并传送信号给清水泵4,清水泵4将蓄水部中的雨水抽向市政排水7;在抽水过程中,当蓄水部中的水位低于第一浮子2所控最小值时,第一浮子2触发“关”模式并传送信号给清水泵4,清水泵4暂停抽水,如此重复,控制收集的雨水不会溢出沉淀池1,同时保证沉淀池1中的水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把控有度;浮子模块双浮子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水位过低时的清水泵空转现象,以及水位到达临界值时,清水泵4频繁启用的现象,同时雨水经过滤网16将水中的杂质污垢去除,实现自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循环应用单元包括与沉淀池1的输入端相连通的集水槽14,输入端与清水泵4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集水槽14相连通的喷淋9,以及设置在清水泵4输出端与喷淋9输入端之间的第二电子球阀8,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喷淋扬尘控制,同时集水槽14也可在雨季时对雨水进行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与清水泵4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集水槽14相连通的加水台11,以及设置在清水泵4输出端与加水台11输入端之间的第三电子球阀10,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车加水系统及路面直接喷洒。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与清水泵4的输出端相连通、输出端与集水槽14相连通的洗车台13,以及设置在清水泵4输出端与洗车台13输入端之间的第四电子球阀12,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工程车等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循环应用单元还包括与清水泵4输出端相连通的三通管5,喷淋9的输入端、加水台11的输入端、洗车台13的输入端分别与三通管5相连通,第二电子球阀8设置在三通管5与喷淋9之间,第三电子球阀10设置在三通管5与加水台11之间,第四电子球阀12设置在三通管5与洗车台13之间。

当需要应用沉淀池1内受过滤的雨水时,关闭第一电子球阀6,开启相应的第二电子球阀8和/或第三电子球阀10和/或第四电子球阀12,由清水泵4将沉淀池1中的水抽出,经过汇总于一处的三通管5,分别可作用于喷淋9、洗车台13、加水台11,结构简单有效,当受过滤的雨水经循环应用单元使用后,通过集水槽14再次回流至沉淀池1,经过滤进入蓄水部,将水中的杂质污垢去除,实现自过滤循环过程,避免浪费,达到水资源使用最大化,多维度实现扬尘治理且消耗相对较少的资源,过程简单易操作,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沉淀池1的输入端设有井盖1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喷淋9设置为椰子树喷淋,椰子树喷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集水槽14的底壁倾斜设置,其与沉淀池1相连通的端部低与其远离沉淀池1的端部,可以实现使雨水或污水受重力作用快速流入沉淀池1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沉淀池1设置为三级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