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7847发布日期:2021-06-25 16: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饰面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饰面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材料逐渐成为建筑内外墙装饰的主体用材,保温材料也随着国家节能得号召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进入市场的是岩棉薄抹灰系统和聚苯板薄抹灰系统,这些系统施工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并且后期实践环境中容易开裂和出现质量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温装饰一体板逐步走入大众的生活。保温装饰一体板是将饰面板材和保温层通过高性能复合胶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保温装饰一体化功能的成品板。保温层可以为憎水岩棉、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板、改性聚苯乙烯发泡板、模塑聚苯板、聚氨酯发泡板等保温材料,饰面层可以为水包水、氟碳金属漆、铝板等饰面材料。

现行的保温装饰一体板饰面的生产方式主要为半连续生产作业,通过人工上下板材和产品质量检验。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生产效率很低,且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较多,造成饰面效果不稳定;并且,对生产的产品饰面效果无法做到及时检测,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操作加工保温装饰板的饰面操作效率低,饰面效果不稳定且无法检测饰面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饰面加工设备。

一种饰面加工设备,包括:

上板设备,用于从上游获取板材并将所述板材向下游转运;

涂覆设备,设于所述上板设备的下游且与所述上板设备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上板设备转运的板材并向所述板材的表面涂覆浆料;

干燥设备,设于所述涂覆设备的下游且与所述涂覆设备相连,用于接收经涂覆的所述板材并干燥固化所述板材表面的浆料以在所述板材的表面形成饰面;

检测设备,设于所述干燥设备的下游且与所述干燥设备相连,用于接收表面形成饰面的所述板材并检测所述饰面的特征参数。

上述饰面加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设备操作简便,可以满足连续作业的需求,能够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

(2)在饰面加工的过程中机械连续生产作业,不需要人工搬运板材,从而可避免人为接触污染板材表面,可以保证饰面的加工效果;

(3)组成饰面加工设备的各个装置之间依次相连,在板材流转加工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异常;最终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所述饰面的特征参数可以辨别并挑出不合格产品,从而能够保证同一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设备上设有通讯连接的第一感应模块和第一计数模块;所述上板设备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板材至预设工位对中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板设备与所述涂覆设备之间、所述涂覆设备与所述干燥设备之间、所述干燥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之间分别通过自动传输设备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清理设备,设于所述上板设备与所述涂覆设备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上板设备、所述涂覆设备相连,用于清理所述板材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加工设备还包括搅拌投料设备,所述搅拌投料设备与所述涂覆设备相连,用于搅拌预配物料形成骨浆并将所述骨浆输入所述涂覆设备;所述搅拌投料设备包括相连的搅拌机和骨浆机,所述骨浆机与所述涂覆设备的入口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覆设备包括喷涂装置和刮批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和所述刮批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上游的所述上板设备相连,且所述喷涂装置和所述刮批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下游的所述干燥设备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平台及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上方的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的喷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输送平台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上方的支架及可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滑移的喷枪,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批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平台及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上方的刮批机构,所述刮批机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刮批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上表面的批刀,所述批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下板设备和第二下板设备,设于所述检测设备的下游且分别与所述检测设备相连,分别用于接收特征参数在标准范围以内的所述板材及特征参数在标准范围以外的所述板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通讯连接的控制部件和扫描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饰面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饰面加工设备中的喷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饰面加工设备中的刮批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上板设备;110、第一感应模块;120、第一计数模块;

200、涂覆设备;201、导流收集结构;210、喷涂装置;211、第一输送平台;212、喷洒机构;2121、支架;2122、喷枪;220、刮批装置;221、第二输送平台;222、刮批机构;2221、批刀;

300、干燥设备;

400、检测设备;

500、自动传输设备;

600、清理设备;

700、搅拌投料设备;710、搅拌机;720、骨浆机;

810、第一下板设备;811、第二感应模块;812、第二计数模块;820、第二下板设备;

900、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耦合”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饰面加工设备,包括:

上板设备100,用于从上游获取板材并将所述板材向下游转运;

涂覆设备200,设于所述上板设备100的下游且与所述上板设备100相连,用于接收所述上板设备100转运的板材并向所述板材的表面涂覆浆料;

干燥设备300,设于所述涂覆设备200的下游且与所述涂覆设备200相连,用于接收经涂覆的所述板材并干燥固化所述板材表面的浆料以在所述板材的表面形成饰面;

检测设备400,设于所述干燥设备300的下游且与所述干燥设备300相连,用于接收表面形成饰面的所述板材并检测所述饰面的特征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描述设备的布置形式时所采用的“上游”、“下游”,既可以体现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体现加工过程中板材的移动流程。

具体操作时,上板设备100从上游获取板材并将其向下游转运;涂覆设备200接收所述上板设备100转运的板材并向所述板材的表面涂覆浆料;而后干燥设备300接收经涂覆的所述板材并干燥固化所述板材表面的浆料以在所述板材的表面形成饰面;最后检测设备400接收表面形成饰面的所述板材并检测饰面的特征参数(例如色度、亮度、纹路等),通过检测特征参数并与标准参数对比可以判断形成的饰面是否合格。

(1)本实施例设备操作简便,可以满足连续作业的需求,能够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

(2)在饰面加工的过程中机械连续生产作业,不需要人工搬运板材,从而可避免人为接触污染板材表面,可以保证饰面的加工效果;

(3)组成饰面加工设备的各个装置之间依次相连,在板材流转加工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异常;最终通过检测设备400检测所述饰面的特征参数可以辨别并挑出不合格产品,从而能够保证同一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设备100上设有通讯连接的第一感应模块110和第一计数模块120。具体的,当上板设备100获取板材时,第一感应模块110(比如称重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有板材放置到上板设备100的表面并直接生成一个计数信号,计数信号传送至第一计数模块120后第一计数模块120记载的板材数量增加。实际生产时,可将第一计数模块120与控制系统相连,进而根据板材数量增加的速度控制各设备的启停和整体的工作频率,有利于实现板材饰面加工的智能化,保证生产加工的持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设备100包括吸盘式上板机。具体的,吸盘式上板机上并排设有吸盘,利用吸盘可以吸附板材并将其平移至吸盘式上板机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吸盘式上板机通过吸附力提起板材,能够提供稳定的吸附力、避免板材掉落,保证操作安全;另外,吸附平移的过程中板材不会水平旋转,从而使板材的长度边缘和宽度边缘保持位置稳定、避免板材在水平面的位置出现偏移,不会影响后续正常涂覆,保证后续涂覆形成的饰面位置准确、饰面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设备100上设有对中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板材至预设工位。具体的,上板设备100获取板材后,对中模块通过旋转调整板材的平面位置使其刚好与预设位置相匹配,保证后续涂覆形成的饰面位置准确,能够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对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设于所述上板设备100上方的图像传感器、及设于所述上板设备100表面的转动部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转动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具体的,图像传感器可实时拍摄转运至上板设备100表面的板材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图像的边缘轮廓与内部预设的边缘轮廓作对比,当实时拍摄的轮廓与预设的边缘轮廓之间有夹角即出现偏移时,控制单元控制上板设备100表面的转动部件带动其表面承托的板材转动,直至与预设的边缘轮廓重合时停止转动,此时板材的位置刚好调节到与预设位置保持一致。该对中方式动作简洁,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图像传感器替换为其他检测单元,例如设于上板设备100边缘且在垂直方向发射红外线的红外检测器,当红外检测器发出的红外线被板材挡住时,表明板材的位置出现偏移,此时控制单元可控制转动部件转动以调节板材至正确的位置。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设备100与所述涂覆设备200之间、所述涂覆设备200与所述干燥设备300之间、所述干燥设备300与所述检测设备400之间分别通过自动传输设备500相连。

具体的,通过设置自动传输设备500可实现流水加工过程中板材在各个设备之间的连续自动流转,从而不需要人工操作运输车、转运车等运输工具在各个设备之间转运板材,进一步降低了对于人工的依赖,有利于节约成本;且自动传输可以不间断进行,提升了生产效率;自动传输相较于人工手动操作运输工具来说输送位置精确性更好,不会因意外出现安全操作事故,也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以不间断进行,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可避免人为接触污染板材表面,可以保证饰面的加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传输设备500包括皮带传输机、滚筒输送机或钢绳传输。这些自动传输设备500可以实现在相邻设备之间的直线传输,布置简单,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各设备之间可以不直接相连,通过操作机器人等方式也可实现板材在各个设备之间的依次流转和加工。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清理设备600,设于所述上板设备100与所述涂覆设备200之间,用于清理所述板材表面。

具体的,在上板设备100从上游获取板材之后,将其向下游转运至清理设备600,由清理设备600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清洁,而后再转运至涂覆设备200向所述板材的表面涂覆浆料。

利用清理设备600清理板材表面能够清除掉灰尘等异物,避免涂覆后饰面不平整,甚至灰尘等异物夹杂在饰面与板材之间影响饰面与板材表面的稳定结合,有利于保证高质量的加工效果;自动清理相较于人工清理来说,可以不间断进行,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可避免人为接触并沾染板材表面,从而保证饰面的加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理设备600包括除尘器。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器包括负压吸附除尘器。负压吸附除尘器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负压,达到将板材表面的灰尘抽吸收集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设备300包括红外烘烤箱。具体的,红外烘烤箱升温后可加速饰面内水分的散失,使饰面尽快脱水干燥并与板材表面相结合。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进行干燥,此处不作限制。

实际生产中发现,饰面层长期在阳光的辐射和墙体受外力作用下,容易导致饰面层开裂、耐沾污性较差。因此,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加工设备还包括搅拌投料设备700,所述搅拌投料设备700与所述涂覆设备200相连,用于搅拌预配物料形成骨浆并将所述骨浆输入所述涂覆设备200。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预先配制组成饰面层的各个物料组分的比例,将各物料组分掺入搅拌投料设备700搅拌后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骨浆,骨浆输入涂覆设备200即可对板材表面进行饰面涂覆。

本实施例中,利用搅拌投料设备700可以搅拌自制饰面,能够自动调整连续相比例并在板材表面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饰面层,使饰面层在外界环境使用中具备良好的耐沾污和抗开裂性能。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投料设备700包括相连的搅拌机710和骨浆机720,所述骨浆机720与所述涂覆设备200的入口相连。将各物料组分掺入搅拌机710进行搅拌后输入骨浆机720内可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骨浆,骨浆机720中的骨浆输入涂覆设备200即可在板材表面进行饰面涂覆。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设备200包括喷涂装置210和刮批装置220,所述喷涂装置210和所述刮批装置220的输入端分别与上游的所述上板设备100相连,且所述喷涂装置210和所述刮批装置220的输出端分别与下游的所述干燥设备300相连。

具体的,根据所需加工的板材类型,可以选择喷涂装置210或批刮装置进行板材的饰面涂覆,喷涂装置210涂覆后可以在板材表面形成荔枝面效果,批刮装置涂覆后可以在板材表面形成平整面效果,通过设定装置的工艺参数还可以形成更多款式的表面效果,从而使本实施例可以灵活适应多种不同的加工需求。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210包括第一输送平台211及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上方的喷洒机构212,所述喷洒机构212的喷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具体的,当需要在板材900表面形成荔枝面效果时,将板材900转运到第一输送平台211上,第一输送平台211驱动板材900沿输送方向平移,同时喷洒机构212沿与第一输送平台21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并喷洒浆料,当板材900离开第一输送平台211时即可在板材900的表面涂覆形成荔枝面效果的饰面。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输送平台211的输送与喷洒机构212的平移即可在板材900表面涂覆饰面,板材900离开第一输送平台211即可成型荔枝面效果,操作效率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饰面涂覆均匀、加工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21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上方的支架2121及可沿所述支架212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喷枪2122,所述支架21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通过喷枪2122的往复平移与第一输送平台211的输送相配合即可以实现饰面的快速涂覆。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121上的喷枪2122数量为至少一个,喷枪2122数量多能够提升喷洒效率,且能够形成多样的饰面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212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211之间的距离为30-70cm,经试验可以达到较好的喷涂效果。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批装置220包括第二输送平台221及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上方的刮批机构222,所述刮批机构2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具体的,当需要在板材900表面形成平整面效果时,将板材900转运到第二输送平台221上,第二输送平台221驱动板材900沿输送方向平移同时向板材900表面涂覆浆料,由于刮批机构222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上表面,刮批机构222可刮匀板材900表面的浆料,当板材900离开第二输送平台221时即可在板材900的表面形成平整面效果的饰面。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输送平台221的输送与刮批机构222相结合即可在板材900表面涂覆饰面,板材900离开第二输送平台221即可成型平整面效果,操作效率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饰面涂覆均匀、加工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刮批机构222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上表面的批刀2221,所述批刀22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通过第二输送平台221的输送与批刀2221相配合即可以实现饰面的快速涂覆。

进一步的,所述批刀2221为单刀或沿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刀,批刀2221数量多能够提升效率,且能够形成多样的饰面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批刀2221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之间的距离为2-3mm,经试验可以达到较好的表面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平台211和所述第二输送平台221可选多种输送结构,例如可在输送平台的表面沿输送方向并排设置若干输送辊,通过输送辊的滚动即可将板材沿输送方向输送;或者,可在输送平台的表面沿输送方向设置输送皮带,利用输送皮带将板材向前输送。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210、刮批装置220的侧边分别设有导流收集结构201,用于收集多余的浆料。具体的,喷涂装置210、刮批装置220接收所述上板设备100转运的板材并向所述板材的表面涂覆浆料时,会有多余的浆料分布在喷涂装置210、刮批装置220的表面,浆料汇集到导流收集结构201中可以直接被回收使用,从而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成本。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下板设备810和第二下板设备820,设于所述检测设备400的下游且分别与所述检测设备400相连,分别用于接收特征参数在标准范围以内的所述板材及特征参数在标准范围以外的所述板材。

具体的,检测设备400接收表面形成饰面的板材并检测饰面的特征参数(例如色度、亮度、纹路等)并将特征参数与标准参数范围对比,当板材的特征参数在标准参数范围以内时,表明板材合格,合格的板材从检测设备400被输送至第一下板设备810,当板材的特征参数在标准参数范围以外时,表明板材不合格,不合格的板材被输送至第二下板设备820。

本实施例可将检测的板材根据是否合格分别堆放,从而对合格与不合格的板材快速分类并收集,方便统计合格率;收集后合格的板材直接输送至下一工序,不合格的板材输送至次品区统一处理,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板设备810上设有通讯连接的第二感应模块811和第二计数模块812。具体的,当第一下板设备810获取合格板材时,第二感应模块811(比如称重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有板材放置到第一下板设备810的表面并直接生成一个计数信号,计数信号传送至第二计数模块812后第二计数模块812记载的板材数量增加。实际生产时,可将第二计数模块812与整体的控制系统相连,进而对合格板材的数量及时统计,有利于计算实时合格率和实现板材饰面加工的智能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400包括通讯连接的控制部件和扫描部件。

具体的,扫描部件(例如图像扫描传感器)扫描板材的表面得到特征参数,特征参数传输至控制部件内与控制部件内预存的标准参数范围对比,当板材的特征参数在标准参数范围以内时,自动判断板材合格并计数,当板材的特征参数在标准参数范围以外时,自动判断板材不合格并计数。

本实施例可自动检测、挑选合格与不合格品并记录数量和种类,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提升操作加工的效率。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设备400可以只包括扫描部件,扫描得到的结果直接输出后,经人工比对也可获知产品是否合格,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以上描述中,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改进,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