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析柱装柱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层析分离的装柱组件。
背景技术:
层析柱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比例来实现分离目的的装置。对于层析柱的装柱作业而言,一般是通过转用的装柱器来实现的。在进行装柱时,实施人员首先将装柱器底端处的底端接头插入在层析柱顶部接孔当中,螺纹连接顶部接孔和底端接头,以固定住装柱器和层析柱,然后再进行装柱作业。螺纹连接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但较为有限,液体容易通过装柱其与层析柱器之间的螺纹结构而向外漫延。目前,常规的解决思路是在底端接头和顶端接孔的螺纹结构上开设装配槽并加装o型圈。但在螺纹结构上开设装配槽以加装o型圈,o型圈的部署较为困难,且同时,装柱器和层析柱之间的拆装极为频繁,几乎是每次试验时,均需要连接装柱器和层析柱,底端接头在每次旋入至顶部接孔的过程当中,螺纹结构中的螺齿都会对o型圈造成磨损,容易造成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层析分离的装柱组件,其可有效提升装柱器与层析柱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层析分离的装柱组件,包括:
装柱器,所述装柱器的底端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底端接头,所述底端接头的外缘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有螺纹连接在所述外螺纹上的密封环片;
层析柱,所述层析柱的顶部形成有顶部接孔,所述顶部接孔的内缘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其中,所述底端接头部分伸入至层析柱的顶部接孔当中,且其伸入部分外缘上的外螺纹与顶部接孔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环片处于所述顶部接孔的上方,且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与密封环片的底面贴合抵接。
优选的,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上凹陷的形成有环绕所述顶部接孔的环形沟,所述密封环片的底部设有环绕所述底端接头且与环形沟形状相互补、大小相适配的咬合齿,所述咬合齿嵌入在环形沟当中。
优选的,所述咬合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咬合齿与环形沟内壁之间相互弹性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环形沟及咬合齿的组件数为两组,且多组环形沟和咬合齿沿所述顶部接孔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排布。
优选的,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及密封环片的底面呈互补的圆锥面状。
优选的,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为内锥面,所述密封环片的底面为外锥面。
优选的,所述装柱器上还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排水阀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装柱器的底部接头上螺纹连接密封环片,使得装柱器在与层析柱进行连接时,密封环片的底面能紧密贴合于层析柱顶部接孔的端面,阻碍越过螺纹结构的液体进一步漫延,从而提升了层析柱在与装柱器连接时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装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装柱器与层析柱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标:10-装柱器,11-底端接头,20-层析柱,21-顶部接孔,22-顶部接孔的端面,30-密封环片,31-咬合齿,40-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层析分离的装柱组件,包括:
装柱器10,所述装柱器10的底端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底端接头11,所述底端接头11的外缘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有螺纹连接在所述外螺纹上的密封环片30;
层析柱20,所述层析柱20的顶部形成有顶部接孔21,所述顶部接孔21的内缘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其中,所述底端接头11部分伸入至层析柱20的顶部接孔21当中,且其伸入部分外缘上的外螺纹与顶部接孔21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密封环片30处于所述顶部接孔21的上方,且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22与密封环片30的底面贴合抵接。
其中,上述描述为装柱器10和层析柱20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形态。请参见图3,此时,液体依次通过底端接头11和顶部接孔21而由装柱器10流入至层析柱20当中。此时,密封环片30的底面与配合顶部接孔的端面22,形成贴合面,阻碍越过螺纹结构的液体继续通过,进而提升了层析柱20与装柱器10配合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密封环片30与底部接头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以两者是可以相对移动的,密封环片30能通过其相对底部接头1的微量移动,而确保与顶部接孔的端面22之间紧密接触。
同时,为保障密封环片30与底端接头11螺纹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密封环片30的内周面和底端接头11的外缘加工有装配槽,以装配o型圈4,进而避免液体从密封环片30与底端接头11的螺纹连接处泄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密封环片30一般直接配合装柱器10使用,两者并不会拆卸下来,所以相较于在装柱器10和层析柱20的螺纹结构上设置o型圈40,在密封环片30和底端接头11之间所设置的o型圈40被破坏的风险较低。
同时,为进一步地密封环片30和顶部接孔的端面22之间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22上凹陷的形成有环绕所述顶部接孔21的环形沟,所述密封环片30的底部设有环绕所述底端接头11且与环形沟形状相互补、大小相适配的咬合齿31,所述咬合齿31嵌入在环形沟当中。上述咬合齿31配合环形沟能够使得密封环片30与顶部接孔21端面的接触面呈密封效果更佳的曲折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咬合齿31嵌入在环形沟内,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咬合齿3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同时,咬合齿31与环形沟内壁之间相互弹性挤压接触,这种弹性挤压接触的方式能降低咬合齿31与环形沟之间所存在的微量间隙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密封性能。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沟及咬合齿31的组件数为两组,且多组环形沟和咬合齿31沿所述顶部接孔2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排布。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22及密封环片30的底面呈互补的圆锥面状。其中,将顶部接孔的端面22及密封环片30的底面设置成圆锥面,除了具有便于定位安装的优势,还可以辅助形成锥面密封。优选为所述顶部接孔的端面22为内锥面,所述密封环片30的底面为外锥面。
更为重要的,装柱器10在使用后均需要从层析柱20上拆解下来,此时,装柱器10的内腔内往往还存留有一部分的液体,在装柱器10的拆卸过程当中,这些液体容易意外流出。所以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柱器10上还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排水阀门(未图示)。在最后的拆卸阶段,实施人员可以首先打开排水阀门,将装柱器10内腔当中所存留的水排出后,再解除装柱器10与层析柱20之间的连接,以避免液体意外泄出,实施起来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