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6752发布日期:2021-07-06 20:4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除尘处理技术领域。
2.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离管。


背景技术:

3.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对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越来越严格。为保证不污染环境,需要对烟道内进行除尘降尘。因此需要在烟气排放前先进行除尘。
4.现有技术中的烟气与洗涤水雾分离后一起进入到分离装置内,现有的分离装置一般结构较复杂,使生产成本高,或是结构简单的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差,使处理后的烟气不符合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管。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分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具有分离腔,所述筒体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分离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之间设有连接孔。
7.第一开口端通过定位凸起和连接孔与进料管道连接,进入到分离腔内的分离物经气液分离后,纯净的气体由通孔排入排气管,分离后的固液颗粒由第二开口端排出。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三定位凸起和第四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三定位凸起和第四定位凸起沿第一开口的周向依次排列均布。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孔沿从第一定位凸起到第二定位凸起到第三凸起到第四凸起的路径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到第四凸起之间未设置。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排沿从第一定位凸起到第二定位凸起到第三定位凸起到第四定位凸起的路径之间设置。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在同一高度且呈对称设置。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形设置。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背离设置。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高度为h2,2.5h2<h1<3.5h2。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筒体周向设置,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凹槽上。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管,通过第一开口端通过定位凸起和连接孔与进料管道连接,进入到分离腔内的分离物经气液分离后,纯净的气体由通孔排入排气管,分离后的固液颗粒由第二开口端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更加方便,且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果,加快分离,提高处理效率。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管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实施例:如附图1

3所示,一种分离管,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2,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3,所述第一开口2和第二开口3之间具有分离腔12,所述筒体1靠近第一开口2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分离腔12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开口2端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之间设有连接孔6。
25.第一开口2端与进料管道通过定位凸起和连接孔6连接,分离气体由第一开口进入到分离腔12内,在分离腔内完成分离后,纯净的气体由通孔排入排气管,分离后的固液颗粒由第二开口端排出。
26.如图1

2所示,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第一定位凸起8、第二定位凸起9、第三定位凸起10和第四定位凸起11,所述第一定位凸起8、第二定位凸起9、第三定位凸起10和第四定位凸起11沿第一开口2的周向依次排列均布。
27.如图1

2所示,所述连接孔6沿从第一定位凸起8到第二定位凸起9到第三凸起到第四凸起的路径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到第四凸起之间未设置。
28.如图2

3所示,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设置在同一高度且呈对称设置。本实施
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背离设置。如图3所示,分离管在使用时,筒体1内部还需要安装分离筒13,本实施例中,分离筒13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分离筒13的大口端与第一开口端连接,小口端靠近第二开口端设置,本实施例中,分离筒13的大口端直径与第一开口端相等,小口端的直径为大口端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当分离气体由第一开口进入到分离腔内时,先经过分离筒13的大口端进入到分离筒13内,由于分离气体带有一定的温度,在向下运动时会减缓速度,且随着分离筒13的内壁越来越小,使空间越来越狭窄,因此分离气体的运动速度会大大降低,积聚在分离筒13内的分离气体会越来越多,使分离筒13内的压力增大,使与洗涤水雾分离的颗粒物越聚越大,最后形成液滴悬挂在分离筒13内壁上,而洁净的烟气则在进料管源源输入的分离气体下被迫向下运动由分离筒13的小口端进入到分离腔内,分离腔内的直径大,容量大,使压力减小,洁净的烟气进入到分离腔内后迅速向外扩散且向上运动,通过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的出气管15流出,而在分离筒13内壁上的灰尘聚合物越聚越大,最后形成液滴滑下,也由分离筒13的小口端进入到分离腔内,此时聚合物的体积已经非常大,在重力作用下由第二开口排出。
29.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通孔4靠近第二通孔5的一侧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5靠近第一通孔4的一侧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筒体1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高度为h2,2.5h2<h1<3.5h2。本实施例中,h1=3h2,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筒体的上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分离筒13小口端的上方,这样有助于洁净气体的排出。
30.如图1

3所示,所述筒体1靠近第一开口2的一端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沿筒体1周向设置,所述连接孔6设置在凹槽7上。凹槽7可以使第一开口2与进气管的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和气体的分离。
31.分离管竖直安装,第一开口端通过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三定位凸起和第四定位凸起以及凹槽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将分离气体输送到分离腔内,第二开口端连接有出渣管,灰尘聚合物由第二开口排出,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出气管15连接,洁净的气体最后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排出。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