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真空干燥机是一种真空的对物料加热的低温设备,真空干燥机是用于高附加值、且具有热敏性的农副产品、保健品、食品、药材、果蔬、化工原料等的脱水干燥;用于化工产品的低温浓缩、结晶水的脱除、酶制剂的干燥等,中草药的真空提取,适用于科研院校的实验;现有真空干燥设备结构为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抽取干燥机内水分,中间无其他过滤装置或有干式过滤机(袋式),对于需要干燥的粉末来说,如果粉末颗粒较细,极易混杂在水分中通过真空管道进入真空泵中,对真空泵的损害较大,而且时间久了,也会堵塞真空管道,严重影响抽真空效率,增加干燥时间,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湿式过滤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式过滤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机组,所述底板上表面远离加热机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干燥机,且干燥机通过管道与加热机组连通,所述干燥机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与干燥机的水蒸气出口连通,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过滤装置进行供水的供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过滤装置进行排水的排水装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过滤斗、连接法兰、进气管、散气头、出气孔、切气板、通孔、液位计、排气管、吸附筒、活性炭蜂窝和出气管,所述底板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过滤斗内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干燥机连通,所述进气管底部穿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有散气头,且散气头内部与进气管连通,所述散气头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过滤斗内壁固定连接有切气板,所述切气板内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过滤斗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上下两端与过滤斗连通,所述过滤斗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连接法兰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与过滤斗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远离连接法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附筒,且排气管与吸附筒内部连通,所述吸附筒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蜂窝,所述吸附筒的一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真空泵连通。
优选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注水管、第一电磁阀门和水泵,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排水端连通有注水管,且注水管的一端与过滤斗内部连通,所述注水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门。
优选的,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第二电磁阀门和收集箱,所述排水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散气头呈锥形状。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且真空泵、水泵、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干燥机内的水分通过加热机组高温加热后以水蒸气形式通过真空管道被真空泵抽走,在干燥机水蒸气出口处加装湿式过滤装置,混杂粉末颗粒的水蒸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装有一定液位水的过滤斗中,液位高于进气管底部,水蒸气由散气头上等距分布的出气孔排至水内,粉末颗粒融入水中,水蒸气继续上浮,遇到切气板,较大的气泡被切气板上等距分布的微小通孔切割,成为小气泡,使水蒸气气泡更加均匀高效的与水接触,最后浮出水面,水蒸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过滤斗,再通过吸附筒,剩余微小的粉末颗粒被吸附筒内的活性炭蜂窝吸附,水蒸气继续经过出气管,从真空泵排出;当过滤装置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期将过滤斗内混有粉末颗粒的水通过排水口放出,打开第二电磁阀门,废水从排水管排出至收集箱,再关闭第二电磁阀门;打开第一电磁阀门,控制水泵向过滤斗注水,干净的水从注水管进入过滤斗,通过液位计观察水位到设定液位,关闭第一电磁阀门,完成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避免了粉末颗粒进入真空泵对真空泵造成损坏,同时避免了真空管道堵塞,减少了清理真空管道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提高了干燥效率,减少长时间高温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并且能够定期方便的对过滤器内的水进行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气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加热机组;3、真空泵;4、干燥机;5、过滤装置;501、支撑板;502、过滤斗;503、连接法兰;504、进气管;505、散气头;506、出气孔;507、切气板;508、通孔;509、液位计;510、排气管;511、吸附筒;512、活性炭蜂窝;513、出气管;6、供水装置;601、水箱;602、注水管;603、第一电磁阀门;604、水泵;7、排水装置;701、排水管;702、第二电磁阀门;703、收集箱;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湿式过滤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机组2,所述底板1上表面远离加热机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3,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干燥机4,且干燥机4通过管道与加热机组2连通,所述干燥机4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5,且过滤装置5与干燥机4连通,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过滤装置5进行供水的供水装置6,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对过滤装置5进行排水的排水装置7,供水装置6和排水装置7协同完成过滤装置5内的水循环。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支撑板501、过滤斗502、连接法兰503、进气管504、散气头505、出气孔506、切气板507、通孔508、液位计509、排气管510、吸附筒511、活性炭蜂窝512和出气管513,所述底板1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斗502,所述过滤斗502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503,所述过滤斗502内部设有进气管504,所述进气管504的一端与干燥机4连通,所述进气管504底部穿过连接法兰503固定连接有散气头505,且散气头505内部与进气管504连通,所述散气头505外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506,所述过滤斗502内壁固定连接有切气板507,所述切气板507内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08,水蒸气气泡在上浮过程中能够较被通孔508切割为小体积气泡,增加与水接触的效率,提升过滤效果;所述过滤斗502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计509,所述液位计509上下两端与过滤斗502连通,所述过滤斗502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连接法兰503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气管510,且排气管510与过滤斗502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510远离连接法兰5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附筒511,且排气管510与吸附筒511内部连通,所述吸附筒511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蜂窝512,活性炭蜂窝512能够进一步吸附水蒸气中残余的粉末颗粒,提升过滤效果;所述吸附筒511的一端连通有出气管513,所述出气管513的一端与真空泵3连通。
请参照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供水装置6包括水箱601、注水管602、第一电磁阀门603和水泵604,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60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604,所述水泵604的进水端与水箱601连通,所述水泵604的排水端连通有注水管602,且注水管602的一端与过滤斗502内部连通,所述注水管60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门603;水泵604带动水箱601内的水从注水管602进入过滤斗502;完成对过滤斗502内的供水。
请参照图1和图8所示,所述排水装置7包括排水管701、第二电磁阀门702和收集箱703,所述排水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01,所述排水管70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702,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703,用于收集过滤斗502内更换下来的废水。
请参照图5和图6所示,所述散气头505呈锥形状,使水蒸气气泡呈圆形分布向外散发。
请参照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8,且真空泵3、水泵604、第一电磁阀门603和第二电磁阀门702均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方便统一控制。
工作原理:干燥机4内的水分通过加热机组2高温加热后以水蒸气形式通过真空管道被真空泵3抽走,在干燥机4水蒸气出口处加装湿式过滤装置5,混杂粉末颗粒的水蒸气通过进气管504进入装有一定液位水的过滤斗502中,液位高于进气管504底部,水蒸气由散气头505上等距分布的出气孔506排至水内,粉末颗粒融入水中,水蒸气继续上浮,遇到切气板507,较大的气泡被切气板507上等距分布的微小通孔508切割,成为小气泡,使水蒸气气泡更加均匀高效的与水接触,最后浮出水面,水蒸气通过排气管510排出过滤斗502,再通过吸附筒511,剩余微小的粉末颗粒被吸附筒511内的活性炭蜂窝512吸附,水蒸气继续经过出气管513,从真空泵3排出;当过滤装置5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期将过滤斗502内混有粉末颗粒的水通过排水口放出,打开第二电磁阀门702,废水从排水管701排出至收集箱703,再关闭第二电磁阀门702;打开第一电磁阀门603,控制水泵604向过滤斗502注水,干净的水从注水管602进入过滤斗502,通过液位计509观察水位到设定液位,关闭第一电磁阀门603,完成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