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3829发布日期:2021-06-08 17:5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过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管道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输水主管网上的大型管道虽然是全密闭的,但是在铺设管道和维修过程中容易让一些砖块、木棍等建筑垃圾进入到管网里面,在泵站的建设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垃圾进入到主管网,主管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清水的流速方向改变或者变慢也会产生一些沉淀物,这些物体在水流的作用下,对管体的撞击、对管道和阀门容易造成损坏。
3.现有的管道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口径小,无法适用于口径大的输水主管网,外壳采用方形外壳,无法将水压均匀分散掉,且布置的滤网一旦损坏,无法快速拆卸更换,使用的成本高昂,单层过滤结构不能精确拦截水中杂质,滤网孔径过大,不能拦截细小杂质,滤网孔径过小,较大杂质会堵塞滤网孔,严重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道过滤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过滤结构,包括圆柱形壳体;所述壳体进水一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便于与主水管连接的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出水一侧设置有盖板,壳体内设置有多层滤网;所述滤网为与壳体同轴布置的柱形结构,多层滤网沿壳体径向方向相互间隔,多层滤网由壳体侧壁至壳体轴线方向滤网孔径依次减小;所述盖板为一端铰接连接于壳体一侧、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壳体另一侧的板状结构,盖板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盖板和底板设置有固定滤网的固定结构;所述进水管与最外层滤网与壳体之间的空隙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最内层滤网的中间空腔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盖板下端面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为对应滤网上端的环状u型槽;所述滤网上端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刚性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在盖板盖合在壳体上时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卡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多根沿壳体轴向布置的支撑杆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板的圆周外侧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支撑板上设置有对应滤网下端的环状第二卡槽;所述滤网下端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刚性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卡接在对应第二卡槽内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多根环绕在滤网上的第一加强筋和沿滤网轴向布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交叉布置形成加强滤网刚度的框架式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设置有柔性的橡胶垫。
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连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对应连杆且垂直连杆的固定
杆;所述固定杆下端设置有限制连杆移动的凹槽;所述连杆为一端固定在盖板侧部、另一端沿盖板径向方向延伸的弹性杆件;所述凹槽为设置于固定杆下端的用于限制连杆非竖直向下运动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杆在盖板翻转盖合至壳体上时卡接于凹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通过一横杆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沿壳体径向方向水平延伸固定于固定杆的中间;所述固定杆位于横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至同侧的凹槽之间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形倒角。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沿壳体轴向布置,多根支撑杆沿壳体周向间隔布置形成正对第二卡槽的环状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有多层滤网,每层滤网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板和盖板上,且盖板可打开,这样的设置结构使滤网很容易的从壳体上进行拆卸,在滤网损坏或是由于杂质太多时,可以快速拆卸滤网便于清理更换,且多层滤网孔径不同,能够精准去除水中的杂质,不会出现小粒径杂质无法过滤、大粒径杂质堵塞小孔径滤网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在盖板上设置第一卡槽,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二卡槽,并在滤网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固定环与卡槽的对应连接,实现滤网在壳体内的固定,安装和拆卸极为方便;
16.3、本实用新型在滤网上设置框架式的加强筋结构,能够增加滤网的整体刚度,扩大了滤网选材范围,降低了滤网的生产成本;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槽内设置橡胶垫,避免固定环与卡槽之间的刚性碰撞,提高缓冲能力,且橡胶垫提高了固定环与卡槽之间的密封性能;
18.5、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结构极为简单,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连杆滑动至凹槽内,将盖板固定在壳体上,连杆能够提供一定的回弹作用力挤压盖板使其按压滤网,使滤网能够更加稳定的定位于壳体内;
19.6、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即连杆能够方便的从两侧进入到凹槽内,方便盖板的安装;
20.7、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端部至同侧凹槽之间为光滑的圆弧形倒角结构,能够便于连杆进入到凹槽内,方便盖板的盖合以及开启;
21.8、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杆布置在第二卡槽正对的支撑板下方,使对滤网的支撑作用力更加集中,提高了整个滤网布置结构的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于滤网损坏或是杂质过多的情况,能够快速拆卸更换滤网解决此类问题,孔径逐渐减小的多层滤网能够有效拦截水中杂质,且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23.图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示意图(盖板盖合);
24.图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示意图(盖板开启);
25.图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俯视图(盖板开启);
26.图4: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27.图5: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28.图6: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垫布置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壳体;2—底板;3—进水管;4—盖板;5—滤网;6—出水管;7—第一卡槽;8—第一固定环;9—支撑板;10—支撑杆;11—第二卡槽;12—第二固定环;13—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橡胶垫;16—连杆;17—固定杆;18—凹槽;1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1.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是布置于主水管上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壳体1进水一侧设置有底板2,底板2上安装有便于与主水管连接的进水管3,壳体1出水一侧设置有盖板4,盖板4为一端铰接连接于壳体1一侧、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壳体1另一侧的板状结构,盖板4上设置有出水管6。即主水管分别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6连通,水流从进水管3进入到壳体1内,从出水管6流出。
32.壳体1内布置过滤结构,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包括三层滤网5,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水质情况选择滤网5的数量,本实施例的三层滤网分为粗孔径、中等孔径和细孔径,粗孔径滤网最接近壳体1内壁,细孔径滤网最接近壳体1轴线,三层滤网5沿壳体径向依次等距间隔排列。本实施例的滤网5为圆柱形网状或是其他的多孔状结构,并不局限于某种形状,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过滤功能即可。
33.最外层的粗孔径滤网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与进水管3连通,最内层的细孔径滤网与出水管6连通,即如图1~2所示,三层滤网将壳体1内部空间分隔为四个空间a、b、c和d,其中a空间和进水管3连通,d空间与出水管6连通,空间b和空间c为过滤空间。
34.本实施例在盖板4和底板2设置有固定滤网5的固定结构,如图1~3所示,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盖板4下端面的第一卡槽7,第一卡槽7为对应滤网5上端的环状u型槽,滤网5上端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刚性第一固定环8,第一固定环8在盖板4盖合在壳体1上时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卡槽7内。
35.另外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通过多根沿壳体1轴向布置的支撑杆10固定在底板2上,支撑板9的圆周外侧与壳体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支撑板9上设置有对应滤网5下端的环状第二卡槽11,支撑杆10沿壳体1轴向布置,多根支撑杆10沿壳体1周向间隔布置形成正对第二卡槽11的环状结构。这样刚好支撑杆10在轴向方向上与滤网5是重合的,支撑稳定性更好。滤网5下端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刚性第二固定环12,第二固定环12卡接在对应第二卡槽11内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11内设置有柔性的橡胶垫15,如图6所示。
36.即滤网5的两端与盖板4和支撑板9是密封连接的,支撑板9与壳体1内壁之间留有连通空间a的间隙,盖板4上位于最内层滤网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出水管6的通孔。
37.本实施例的滤网5材质不限,针对某些柔性材质的滤网5,本实施例在滤网5上设置有骨架,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环8与第二固定环12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多根环绕在滤网5上的第一加强筋13和沿滤网5轴向布置的第二加强筋14,第一加强筋13与第二加强筋14交叉布置形成加强滤网5刚度的框架式结构,第二加强筋14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环8和第二固定环12连接。
38.如图1~3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4通过卡扣式结构安装在壳体1上,包括设置于盖板4上连杆16,壳体1上设置有对应连杆16且垂直连杆16的固定杆17,固定杆17下端设置有限制连杆16移动的凹槽18,连杆16为一端固定在盖板4侧部、另一端沿盖板4径向方向延伸的弹性杆件,凹槽18为设置于固定杆17下端的用于限制连杆16非竖直向下运动的弧形凹槽,连杆16在盖板4翻转盖合至壳体1上时卡接于凹槽18内。实际使用时,翻转盖板4使其盖合在壳体1上,第一卡槽7对准第一固定环8,偏转按压连杆16,使连杆16滑动进入到凹槽18内,进入凹槽18内的连杆16微微向下弯折,连杆16的回弹作用力反作用到盖板4上,使盖板4压迫在壳体1和滤网5上。
39.固定杆17通过一横杆19固定在壳体1上,横杆19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另一端沿壳体1径向方向水平延伸固定于固定杆17的中间,固定杆17位于横杆19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8。这样,盖板4盖合时,连杆16能够从固定杆17的两侧进入到凹槽18内,方便安装。固定杆17的端部至同侧的凹槽18之间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形倒角,这样的结构便于连杆16进入到凹槽18内。
40.实际使用时,当滤网5出现损坏或是杂质很多需要清理时,按压连杆16使其脱离凹槽18,打开盖板4,抽出损坏的滤网5或是清理壳体1内的杂质,待清理完成后将滤网5放置于壳体1内,或是将更换好的滤网5放置于壳体1内,滤网5的上下两端对应相应的卡槽,翻转盖板4,对准滤网5上端的固定环,固定好后,按压连杆16将连杆16滑动至凹槽18内,连接进水管3和出水管6,完成清理或是更换工作。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