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6035发布日期:2021-07-30 13:2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口腔材料一般指齿科材料,齿科材料(dentalmaterial)是用于修补缺损的牙齿或替代缺损、缺失的牙列,使其恢复解剖形态、功能和美观,以及在口腔预防保健和对畸形的矫治等项医疗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合成树脂、金属及陶瓷等,合成树脂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反应容器为反应釜,但是现有的合成树脂反应釜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合成树脂反应釜采用桨式搅拌,这就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上下层乳液温度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加热不完全,能耗过大;

2、现有的合成树脂反应釜的出料一般是没有过滤装置的,需要采用人工过滤的方式进行过滤,增加了工人的工作负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通过设置有输出轴、反应罐和两个椭圆搅拌器,反应罐内侧壁对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转轴连接有从动齿轮轴,并且椭圆搅拌器内侧的两端均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的从动齿轮轴外周面上,从动齿轮轴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输出轴的中部套接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且两个主动齿轮分别和对应位置处的从动齿轮啮合,并且在输出轴底部的外周面上活动套接有滤板,解决了现有的合成树脂反应釜使用过程中上下层乳液温度不均匀,能耗过大以及反应完成以后需要人工过滤,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包括支撑防护机构,所述支撑防护机构包括防护保温壳体,便于对反应罐进行隔热保温,且防护保温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顶盖,避免外物落入反应罐内,同时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溢出反应罐,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保温壳体底部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便于对防护保温壳体的支撑,所述防护保温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便于反应完成以后乳液的取出,所述防护保温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反应罐,且反应罐的底部与出料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阀门,便于随时中断乳液的取出,所述反应罐的外周面上螺旋式缠绕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便于对反应罐加热,且加热线圈背离反应罐的一侧与防护保温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便于将反应罐与防护保温壳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反应罐内侧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轴,便于椭圆搅拌器的安放,且从动齿轮轴背离反应罐一端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齿轮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一侧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开设有进料口,便于物料进入反应罐内部,所述防护保温壳体外周面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四个搭手,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支撑柱,便于电机的安放,且支撑柱的底部与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电机,便于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便于安放半圆搅拌器和主动齿轮,且输出轴依次贯穿支撑柱和顶盖,所述输出轴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且两个主动齿轮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应罐高度的三分之二,两个所述主动齿轮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滤板和半圆搅拌器,便于对乳液进行过滤和搅拌,且滤板和半圆搅拌器均套接于输出轴的外周面上,其中滤板与输出轴活动连接,半圆搅拌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椭圆搅拌器,便于将上下层乳液进行混合,避免受热不均,且椭圆搅拌器内侧的两端分别套接于对应位置处从动齿轮轴的外周面上,便于利用从动齿轮轴带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输出轴、反应罐和两个椭圆搅拌器,反应罐内侧壁对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转轴连接有从动齿轮轴,并且椭圆搅拌器内侧的两端均套接于对应位置处的从动齿轮轴外周面上,从动齿轮轴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输出轴的中部套接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且两个主动齿轮分别和对应位置处的从动齿轮啮合,转动输出轴,使其通过各部件配合带动两个椭圆搅拌器转动,从而便于将上下层乳液混合到一起,提高加热效率,减小能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轴底部的外周面上活动套接有滤板,使得合成树脂在反应罐内即可完成过滤,不需要在反应完成以后进行人工过滤,减轻了工人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保温壳体与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应罐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椭圆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支撑防护机构;110、防护保温壳体;111、搭手;120、支撑架;130、顶盖;131、进料口;140、出料管;141、阀门;150、反应罐;151、加热线圈;152、从动齿轮轴;153、从动齿轮;200、搅拌机构;210、支撑柱;220、电机;230、输出轴;231、主动齿轮;232、滤板;233、半圆搅拌器;240、椭圆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包括支撑防护机构100,支撑防护机构100包括防护保温壳体110,且防护保温壳体110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顶盖130,顶盖130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00,利用设置的防护保温壳体110,使得加热线圈151产生的热能损耗降低,通过设置有可拆卸式的顶盖130,用于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溢出反应罐150,防护保温壳体110底部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0,防护保温壳体110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40,防护保温壳体110的内侧设置有反应罐150,且反应罐150的底部与出料管140连通,通过设置有支撑架120,用于对整体装置的支撑,以及设置有出料管140,用于取出反应完成的乳液,出料管14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阀门141,反应罐150的外周面上螺旋式缠绕固定连接有加热线圈151,且加热线圈151背离反应罐150的一侧与防护保温壳体1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反应罐150内侧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轴152,且从动齿轮轴152背离反应罐150一端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153,将该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加热线圈151开始工作,对反应罐150加热,当反应完成以后,打开阀门141,使得反应完成的乳液进出料管140从反应罐150内流出进入下一工序,顶盖130的一侧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开设有进料口131,防护保温壳体110外周面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四个搭手111,将外部单元存储物料的机构与进料口131连通,使物料经进料口131进入反应罐150内,通过设置有四个搭手111,用于对防护保温壳体110移动时提高受力点。

其中如图4-6所示,搅拌机构200包括支撑柱210,且支撑柱210的底部与顶盖130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210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电机220,电机2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230,且输出轴230依次贯穿支撑柱210和顶盖130,输出轴230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两个主动齿轮231,且两个主动齿轮231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应罐150高度的三分之二,两个主动齿轮23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滤板232和半圆搅拌器233,且滤板232和半圆搅拌器233均套接于输出轴230的外周面上,其中滤板232与输出轴230活动连接,半圆搅拌器233与输出轴230固定连接,启动电机220,使其带动输出轴230转动,输出轴230带动两个主动齿轮231和半圆搅拌器233转动,主动齿轮231通过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153带动从动齿轮轴152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设置有滤板232,使得乳液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完成过滤进入反应罐150的底部,输出轴230外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椭圆搅拌器240,且椭圆搅拌器240内侧的两端分别套接于对应位置处从动齿轮轴152的外周面上,通过将椭圆搅拌器240的两端套接在从动齿轮轴152的外周面上,使得从动齿轮轴152带动椭圆搅拌器240转动,进而将反应罐150内的上下层乳液混合均匀。

工作原理:将该口腔材料制备用加热反应釜与外部电源连通,使得加热线圈151开始工作,将进料口131与外部单元的材料储存单元连通,使得材料通过进料口131进入反应罐150的内部,启动电机220,使其带动输出轴230转动,输出轴230带动其外周面上固定连接的两个主动齿轮231和半圆搅拌器233转动,两个主动齿轮231通过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153带动从动齿轮轴152转动,从动齿轮轴152带动椭圆搅拌器240转动,从而完成反应罐150内上下层乳液的混合,避免上下层乳液受热不均匀,导致能耗过大,在此过程中,由于滤板232的设置,使得乳液自动完成过滤,当反应完成以后,打开阀门141,使得反应完成的乳液进出料管140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