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及其自动碎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进纸碎纸机一般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纸机构、送纸机构、碎纸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放纸区的底板上开设有进纸口,所述碎纸机构位于所述放纸区的下方并与所述进纸口位置相对,所述送纸机构安装于所述进纸口处,并在所述压纸机构抵压纸张后,将抵压后的纸张沿所述进纸口折叠并输送至所述碎纸机构,所述碎纸机构碎纸,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送纸机构和碎纸机构动作。
其中,压纸机构包括盖板、弹性安装于盖板内侧的压板、安装于盖板和压板之间的弹性件,工作室,盖板带动压板下压,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压板抵压纸张,然而,这种压纸机构打开时,压板往往相对于盖板处于弹出状态,体积大,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弹性件设置于盖板和压板之间,压下盖板时,用户往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得盖板下压,操作费力,且在当盖板闭合以遮挡放纸区时,若闭合不紧或者松弛时,压板并不能很好的抵压纸张,或者压板会在碎纸时抵开盖板,发生意外停止碎纸。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压纸机构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及其自动碎纸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纸结构不合理、操作不方便、抵压纸张的抵压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包括碎纸机上盖、碎纸机下盖、托纸盒、机盖、压纸基板、基板转轴、大压板扭簧、压板转轴、大压板,以及两个转轴扭簧、基板转轴固定座和压板转轴固定座,其中:
所述碎纸机上盖与所述碎纸机下盖上下固定连接;
所述托纸盒凹设于所述碎纸机下盖上方并形成一容置腔体,用于放置层叠待碎纸张;
所述机盖与所述碎纸机上盖的一端枢轴连接,用于盖合或打开所述碎纸机;
所述压纸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基板转轴;
两个所述转轴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基板转轴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基板转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基板转轴固定座中,用于实现所述基板转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压纸基板的转动;
两个所述基板转轴固定座与所述机盖内侧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压纸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盖内侧;
两个所述大压板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压板转轴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压板转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压板转轴固定座中,用于实现所述压板转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大压板的转动;
所述大压板通过所述压板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压纸基板下方,用于在使用者盖合所述机盖时压紧放置于所述托纸盒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转轴远离所述机盖与碎纸机上盖枢轴连接处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组搓纸滚轮组,每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包括上搓纸轮和下搓纸轮,其中:
所述上搓纸轮通过上搓纸轮轴固定于所述压纸基板远离所述基板转轴的一端的两个上搓纸轮轴固定座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通过下搓纸轮轴固定于所述碎纸机下盖两侧或固定于所述托纸盒下端两个下搓纸轮轴固定座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部分凸出于所述托纸盒的上表面,且其位置与所述上搓纸轮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用于使用者盖合所述机盖时所述压纸基板上的上搓纸轮压抵所述托纸盒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并与所述下搓纸轮配合搓纸进而使得层叠待碎纸张的最下方一张或多张纸张进入所述托纸盒上的入纸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纸基板远离所述基板转轴一端设置有一压纸条,所述压纸条与所述压纸基板一体制成,用于当所述托纸盒上方层叠待碎纸张数量较少时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压板包括大连接板和大压纸板,所述大压纸板在所述压纸基板自然释放状态下与所述托纸盒上表面贴合,用于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压纸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部分凸设于所述托纸盒上方的行程开关的位置相适配,用于使得所述行程开关在所述托纸盒上方层叠待碎纸张将碎完或已碎完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及时反馈碎纸情况。
优选的,所述大连接板和大压纸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度。
优选的,所述大连接板和大压纸板一体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大压板分拆成若干个小压板,每个所述小压板包括小连接板和小压纸板,每个所述小压纸板在所述压纸基板自然释放状态下与所述托纸盒上表面贴合,用于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上表面。
进一步的,当所述压板转轴为一整根时,若干所述小压板的小连接板与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压板转轴两端的大压板扭簧和压板转轴固定座与所述压纸基板固定连接;或,
当所述压板转轴分拆成若干根压板小转轴时,所述压板小转轴的数量与所述小压板的数量相同,若干所述小压板的小连接板分别与若干所述压板小转轴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压板小转轴两端的小压板扭簧和压板小转轴固定座与所述压纸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小压纸板中居中的一块所述小压纸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部分凸设于所述托纸盒上方的行程开关的位置相适配,用于使得所述行程开关在所述托纸盒上方层叠待碎纸张将碎完或已碎完时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及时反馈碎纸情况。
优选的,每个所述小连接板和小压纸板之间的夹角均相同,且夹角大于等于90度。
优选的,每个所述小连接板和小压纸板均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包括上述压纸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在使用者打开机盖时,压纸基板由于重力原因处于自然释放状态,将层叠待碎纸张放置于托纸盒上方后盖合机盖,压纸基板上的大压板(或若干小压板)压抵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压纸基板被挤回位。随着层叠待碎纸张的逐渐减少,压纸基板随之下降,上搓纸轮逐渐压紧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同时,压纸条压抵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同样能够有效增加压纸效果和搓纸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两个技术方案较之于现有压纸结构,压缩弹簧占有空间大,压纸板整体厚度较大的情况,有效精简了结构,缩小了压纸板整体厚度,减少了压纸板的活动行程,均具有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抵压纸张的抵压力大、搓纸效率高等特点,适合市场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或小压板)压到位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或小压板)回位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或小压板)下压后接近碎完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放入纸张后大压板(或小压板)回位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转轴扭簧和基板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转轴扭簧和基板转轴固定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和压纸基板配合结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大压板和压纸基板配合结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小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小压板和压纸基板配合结构俯视图(压板转轴为一整根状态下);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小压板和压纸基板配合结构俯视图(压板转轴分拆成若干压板小转轴状态下);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小压板和压纸基板配合结构仰视图(压板转轴分拆成若干压板小转轴状态下);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压纸基板释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中压纸基板回到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1-碎纸机上盖;102-碎纸机下盖;103-托纸盒;104-机盖;105-压纸基板;106-基板转轴;107-压板转轴;108-大压板;109-转轴扭簧;110-基板转轴固定座;111-压板转轴固定座;112-上搓纸轮;113-下搓纸轮;114-上搓纸轮轴;115-上搓纸轮轴固定座;116-压纸条;117-大连接板;118-大压纸板;119-第一通孔;120-小压板;121-小连接板;122-小压纸板;123-压板小转轴;124-压板小转轴固定座;125-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结构,多适合于托纸盒上方可平放整张a4纸的情况(类似于常规型自动碎纸机),具体包括碎纸机上盖101、碎纸机下盖102、托纸盒103、机盖104、压纸基板105、基板转轴106、大压板扭簧(未图示)、压板转轴107、大压板108,以及两个转轴扭簧109、基板转轴固定座110和压板转轴固定座111,其中:
所述碎纸机上盖101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上下固定连接;
所述托纸盒103凹设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上方并形成一容置腔体,用于放置层叠待碎纸张;
所述机盖104与所述碎纸机上盖101的一端枢轴连接,用于盖合或打开所述碎纸机;
所述压纸基板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基板转轴106;
两个所述转轴扭簧109分别套设在所述基板转轴106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基板转轴106两端的两个所述基板转轴固定座110中,用于实现所述基板转轴106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压纸基板105的转动,如图5和6所示;
两个所述基板转轴固定座110与所述机盖104内侧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压纸基板105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盖104内侧。本实施例中,未对所述基板转轴固定座110和机盖104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可以采用螺接、卡接、焊接等等固定连接方式均可。
两个所述大压板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压板转轴107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压板转轴107两端的两个所述压板转轴固定座111中,用于实现所述压板转轴107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大压板108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同样未对所述压板转轴固定座111和压纸基板105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可以采用螺接、卡接、焊接等等固定连接方式均可。
所述大压板108通过所述压板转轴107转动连接在所述压纸基板105下方,用于在使用者盖合所述机盖104时压紧放置于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压纸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组搓纸滚轮组,每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包括上搓纸轮112和下搓纸轮113,其中:
所述上搓纸轮112通过上搓纸轮轴114固定于所述压纸基板105远离所述基板转轴106的一端的两个上搓纸轮轴固定座115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113通过下搓纸轮轴(未图示)固定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两侧或固定于所述托纸盒103下端两个下搓纸轮轴固定座(未图示)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搓纸轮113位于入纸口靠近所述机盖104与碎纸机上盖101枢轴连接处一侧设置。
所述下搓纸轮113部分凸出于所述托纸盒103的上表面,且其位置与所述上搓纸轮11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用于使用者盖合所述机盖104时所述压纸基板105上的上搓纸轮112压抵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并与所述下搓纸轮113配合搓纸进而使得层叠待碎纸张的最下方一张或多张纸张进入所述托纸盒103上的入纸口中。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搓纸滚轮组数量为一组时,采用居中设置;当所述搓纸滚轮组数量为两组时,采用对称分布设置,如图8、9、11-13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压纸基板105远离所述基板转轴106一端设置有一压纸条116,所述压纸条116与所述压纸基板105一体制成,用于当所述托纸盒103上方层叠待碎纸张数量较少时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能够间接增加剃钉的效率和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纸条116、上搓纸轮轴固定座115与压纸基板105一体制成。实际操作中,该压纸条116可分割成若干压纸块,等间距设置或不等间距设置皆可,以等间距设置为最佳。
继续参考图7,所述大压板108包括大连接板117和大压纸板118,所述大压纸板118在所述压纸基板105自然释放状态下与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贴合,用于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能够有效增加剃钉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大压纸板11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9,所述第一通孔119的位置与部分凸设于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行程开关的位置相适配,用于使得所述行程开关在所述托纸盒103上方层叠待碎纸张将碎完或已碎完时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19中并及时反馈碎纸情况。
图7中,所述大连接板117和大压纸板118之间的夹角a大于等于90度。实际操作中,夹角多选大于90度,能有效减少压纸板的行程,可使得压纸结构更为精简,节省空间。优选的,所述大连接板117和大压纸板118一体制成,采用一体制成可有效增加大压板108的使用寿命,不会应该多次压纸导致劳损。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13所示,所述大压板108分拆成若干个小压板120,每个所述小压板120包括小连接板121和小压纸板122,每个所述小压纸板122在所述压纸基板105自然释放状态下与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贴合,用于将层叠待碎纸张压紧在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能够有效增加剃钉的效率和效果。
当所述压板转轴107分拆成若干根压板小转轴123时,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压板小转轴123的数量与所述小压板120的数量相同,若干所述小压板120的小连接板121分别与若干所述压板小转轴123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压板小转轴123两端的小压板扭簧(未图示)和压板小转轴固定座124与所述压纸基板10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不对若干压板小转轴123的数量进行限定;或,
当所述压板转轴107为一整根时,如图11所示,若干所述小压板120的小连接板121与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压板转轴107两端的大压板扭簧和压板转轴固定座111与所述压纸基板105固定连接,采用整根压板转轴107,能有效节省多根压板小转轴123及其配套的压板小转轴固定座124的成本,且能更好的保证各个小压板120的翻转角度的一致性。
进一步参考图10和13,若干所述小压纸板122中居中的一块所述小压纸122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5,所述第二通孔125的位置与部分凸设于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行程开关的位置相适配,用于使得所述行程开关在所述托纸盒103上方层叠待碎纸张将碎完或已碎完时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25中并及时反馈碎纸情况。
图10中,每个所述小连接板121和小压纸板122之间的夹角均相同,且夹角b大于等于90度。实际操作中,夹角多选大于90度,能有效减少压纸板的行程,可使得压纸结构更为精简,节省空间。优选的,每个所述小连接板121和小压纸板122均一体制成,采用一体制成可有效增加小压板120的使用寿命,不会应该多次压纸导致劳损。此外,还能间接保证每个所述小连接板121和小压纸板122之间的夹角均相同,使得托纸盒103上方层叠待碎纸张上表面的受力更为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转轴106远离所述机盖104与碎纸机上盖101枢轴连接处设置,适用于搓纸滚轮组位于所述入纸口靠近所述机盖104与碎纸机上盖101枢轴连接处一侧,而对应的大压板108(或若干小压板120)位于入纸口远离所述机盖104与碎纸机上盖101枢轴连接处一侧。上述位置的设定,能有效保证入纸口两侧层叠待碎纸张的最下方纸张能从两侧向入纸口上方搓纸。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包括上述压纸结构。
具体工作原理:
使用者打开机盖104,压纸基板105由于重力原因处于自然释放状态(如图14),将层叠待碎纸张放置于托纸盒103上方后盖合机盖104,压纸基板105上的大压板108(或若干小压板120)压抵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压纸基板105被挤回位(如图4)。随着层叠待碎纸张的逐渐减少,压纸基板105随之下降,上搓纸轮112逐渐压紧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同时,压纸条116压抵层叠待碎纸张的上表面(如图3),能够有效增加搓纸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