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8021发布日期:2021-07-30 13: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塑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塑喷头。



背景技术:

流体喷涂设备常常包括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抓握的喷枪。为了使得使用者更易于操控,喷枪通常由被连接到手柄的下端部的供给弹性软管来供给。在这种构造中,手柄是中空的,以使得流体能够通过。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流体在到达使得能够将流体均匀地喷涂在表面上的喷嘴之前穿过手柄,之后穿过筒体。但是现有的喷枪结构较为复杂,在运行过程中成本较高,容易产生相应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塑喷头:

一种全塑喷头,包括枪体、连接枪体下端的螺旋盖、安装于枪体内的活塞泵、连通活塞泵的通液管道和活动连接于枪体上的扳手,所述枪体侧端设有连通通液管道末端的单向喷雾口,所述螺旋盖连接外部设有的储水容器,所述活塞泵包括构成活塞配合的筒体和活塞,所述筒体和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筒体内壁和活塞内端,所述活塞外端设有铰接扳手的活塞连杆,所述通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方管和横向管道,所述横向管道末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竖直方管下端连通储水容器,所述竖直方管侧边设有连通筒体的开口,所述竖直方管下部设有第二单向阀体单元,所述第二单向阀体单元包括竖直方管一内侧壁凸起的限位块和铰接竖直方管另一对应内侧壁的挡板,所述限位块与挡板下端构成顶靠配合,所述挡板用于控制竖直方管的启闭,所述挡板与竖直方管内侧壁的铰接点靠近开口一侧,当挡板上翻贴于竖直方管时,所述挡板上端平于开口中心线位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下端设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下端设有内凹的弧形导流部,所述弧形导流部对应挡板的上翻轨迹。当储水容器内的液体沿弧形导流部上升进入筒体内时,此时弧形导流部使得液体对挡板产生弧形的激流冲击力,从而利于挡板的上翻。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内设有内通腔,所述内通腔设有与其构成限位活塞配合的第二活塞,所述内通腔与第二活塞之间设有用于第二活塞复位的第二弹簧,所述内通腔通过设有的弹性软管连通挡板背部的密封气囊,所述弹性软管穿于第一弹簧内,所述第二活塞的外端固定连接活塞连杆。当第二活塞内移时,内通腔的气体充入密封气囊内,密封气囊向外展开填充竖直方管下端,提高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扳手包括一体式的握手部和铰接枪体上的铰接部,所述握手部裸露于枪体外,所述铰接部铰接枪体。

优选的,所述螺旋盖内设有内旋储水容器的定位座,从而便于螺旋盖与储水容器的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扳手控制活塞内移时,筒体内的液体通过开口进入竖直方管,此时液体对挡板的上端产生压力,控制挡板下翻与限位块构成顶靠配合,此时竖直方管下端闭合,液体从筒体内通过横向管道向外喷出;当扳手失去外部作用力时,筒体内的第一弹簧对活塞产生向外推动的弹性作用力,控制活塞进行复位,此时横向管道由于第一单向阀的作用而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储水容器内的液体上升进入筒体内。此外本喷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非常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枪体;2、螺旋盖;3、扳手;4、单向喷雾口;5、筒体;6、第一活塞;7、第一弹簧;8、活塞连杆;9、竖直方管;10、横向管道;11、第一单向阀;12、开口;13、限位块;14、挡板;15、弧形导流部;16、内通腔;17、第二活塞;18、第二弹簧;19、密封气囊;20、弹性软管;21、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与实施例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全塑喷头,包括枪体1、连接枪体1下端的螺旋盖2、安装于枪体1内的活塞泵、连通活塞泵的通液管道和活动连接于枪体1上的扳手3。所述枪体1侧端设有连通通液管道末端的单向喷雾口4,所述螺旋盖2连接外部设有的储水容器。所述螺旋盖2内设有内旋储水容器的定位座21,从而便于螺旋盖2与储水容器的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泵包括构成活塞配合的筒体5和第一活塞6,所述筒体5和第一活塞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连接筒体5内壁和第一活塞6内端,所述第一活塞6外端设有铰接扳手3的活塞连杆8。

所述通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方管9和横向管道10,所述横向管道10末端设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竖直方管9下端连通储水容器,所述竖直方管9侧边设有连通筒体5的开口12。所述横向管道10的末端设有扩口,所述扩口呈内小外大的喇叭口结构,所述扩口连通出液腔,所述出液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包括第二弹性堵头、弹性块、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堵头和弹性块的橡胶弹簧部,所述第二弹性堵头与扩口构成堵塞配合,所述橡胶弹簧部为弯曲的橡胶弹性条,所述橡胶弹簧部设有多个沿橡胶弹性条均匀一体式分布的球型部,所述弹性块为圆台结构,所述弹性块顶靠在出液腔的内壁上,所述扩口和阀芯构成了第一单向阀11。

所述竖直方管9下部设有第二单向阀体单元,所述第二单向阀体单元包括竖直方管9一内侧壁凸起的限位块13和铰接竖直方管9另一对应内侧壁的挡板14。所述限位块13与挡板14构成密封顶靠配合,所述限位块13下端设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下端设有内凹的弧形导流部15,所述弧形导流部15对应挡板14的上翻轨迹。当储水容器内的液体沿弧形导流部15上升进入筒体5内时,此时弧形导流部15使得液体对挡板14产生弧形的激流冲击力,从而利于挡板14的上翻。

所述挡板14用于控制竖直方管9的启闭,所述挡板14与竖直方管9内侧壁的铰接点靠近开口12一侧,当挡板14上翻贴于竖直方管9时,所述挡板14上端平于开口12中心线位置。

所述扳手3包括一体式的握手部和铰接枪体1上的铰接部,所述握手部裸露于枪体1外,所述铰接部铰接枪体1。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全塑喷头,包括枪体1、连接枪体1下端的螺旋盖2、安装于枪体1内的活塞泵、连通活塞泵的通液管道和活动连接于枪体1上的扳手3。所述枪体1侧端设有连通通液管道末端的单向喷雾口4,所述螺旋盖2连接外部设有的储水容器。所述螺旋盖2内设有内旋储水容器的定位座21,从而便于螺旋盖2与储水容器的密封连接。

所述活塞泵包括构成第一活塞6配合的筒体5和第一活塞6,所述筒体5和第一活塞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连接筒体5内壁和第一活塞6内端,所述第一活塞6外端设有铰接扳手3的活塞连杆8。所述第一活塞6内设有内通腔16,所述内通腔16设有与其构成限位活塞配合的第二活塞17,所述内通腔16与第二活塞17之间设有用于第二活塞17复位的第二弹簧18,所述内通腔16通过设有的弹性软管20连通挡板14背部的密封气囊19,所述弹性软管20穿于第一弹簧7内,所述第二活塞17的外端固定连接活塞连杆8。当第二活塞17内移时,内通腔16的气体充入密封气囊19内,密封气囊19向外展开填充竖直方管9下端,提高密封性。

所述通液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方管9和横向管道10,所述横向管道10末端设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竖直方管9下端连通储水容器,所述竖直方管9侧边设有连通筒体5的开口12。所述竖直方管9下部设有第二单向阀体单元,所述第二单向阀体单元包括竖直方管9一内侧壁凸起的限位块13和铰接竖直方管9另一对应内侧壁的挡板14。所述限位块13与挡板14构成顶靠配合,所述限位块13下端设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下端设有内凹的弧形导流部15,所述弧形导流部15对应挡板14的上翻轨迹。当储水容器内的液体沿弧形导流部15上升进入筒体5内时,此时弧形导流部15使得液体对挡板14产生弧形的激流冲击力,从而利于挡板14的上翻。

所述挡板14用于控制竖直方管9的启闭,所述挡板14与竖直方管9内侧壁的铰接点靠近开口12一侧,当挡板14上翻贴于竖直方管9时,所述挡板14上端平于开口12中心线位置。所述扳手3包括一体式的握手部和铰接枪体1上的铰接部,所述握手部裸露于枪体1外,所述铰接部铰接枪体1。

运行原理:当扳手3控制第一活塞6内移时,筒体5内的液体通过开口12进入竖直方管9,此时液体对挡板14的上端产生压力,控制挡板14下翻与限位块13构成顶靠配合,第二活塞17内移使得内通腔16的气体充入密封气囊19内,密封气囊19向外展开填充竖直方管9下端,竖直方管9下端闭合,液体从筒体5内通过横向管道10向外喷出;当扳手3失去外部作用力时,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8分别对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17产生弹性复位作用力,此时横向管道10由于第一单向阀11的作用而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储水容器内的液体上升进入筒体5内。此外本喷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非常便于推广使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