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3436发布日期:2021-08-06 12:5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和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基于大量的重复性实验。在这其中,大量的实验需要在液相中进行,并且每种反应所需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配置操作就成为了进行大部分反应的必需步骤。

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规模的配液都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通常会使用配液桶、地秤和搅拌器等设备辅助,导致配液效率低并且不容易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配液操作效率低以及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顶部敞开,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

配液桶,所述配液桶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配液桶内设置有配液袋,所述配液袋的开口端向外翻转并固定在所述配液桶顶部的开口处;

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配液桶的上方,所述搅拌桨上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下端伸入所述配液桶内;以及

数显控制面板,所述数显控制板与所述称重传感器以及所述搅拌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周向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定位块以限定所述配液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半球形,且所述定位块的顶点面向所述配液桶的外侧壁。

优选的,还包括机壳,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的穿孔后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个相对侧上,所述机壳固定在两个所述两个龙门架上。

优选的,所述数显控制板上设置有电机调速旋拧、电机正转按钮和电机反转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的透明视窗。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腿。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器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搅拌器进行升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配液桶直接安置在具有称重传感器的外壳中,使得配液后不必对配液桶进行转移即可直接获得配置好的液体的重量,同时还能够根据实时的称重数据合理的添加配料,避免配液过量或者不足;又由于搅拌器的设置,使得不转移配液桶的情况即可完成搅拌过程和称重两个过程,从而降低了人力投入;并且借助于数显控制面板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支腿、12-把手、2-配液桶、3-搅拌器、31-电机、32-搅拌桨、33-支架、34-机壳、4-数显控制面板、5-称重传感器、6-承载托盘、7-配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多功能配液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外壳1、配液桶2、搅拌器3和数显控制板4。

其中,外壳1有不锈钢材料制造,整体呈顶部敞开的矩形壳体构造,外壳1的外底壁上焊接有不锈钢的支腿11,外壳11的一个侧壁的外表面上焊接有不锈钢材质的把手12,通过把手12可提供搬运和扶持支撑。

同时,外壳1的内底壁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5,该称重传感器5上具有一个承载托盘6用于放置待称重的物品。

配液桶2则置于称重传感器5上方的承载托盘6上。该配液桶2优选为顶部敞开的圆柱筒状结构,配液桶2内设置有一次性使用的配液袋7,配液袋7整体铺放在配液桶2内后,配液袋7的开口端向外翻转并通过卡扣、夹子或者螺栓固定在配液桶2顶部的开口处。该配液袋7的使用,能够避免配置的溶液与配液桶2的接触,一方面可以节省清洗和灭菌的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设备清洁不合格对产品所带来的风险,避免交叉污染的风险。

搅拌器3则包括搅拌电机31和搅拌桨32,搅拌电机31通过支架33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且搅拌电机31位于配液桶2的上方,从而使搅拌桨32的上端连接在搅拌电机31后,搅拌桨32的下端能够伸入到配液桶2内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搅拌电机31固定安装在一金属材料的机壳34内,搅拌桨32包括搅拌轴和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其中,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机壳34的底部设置的穿孔后与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架33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的龙门架,龙门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壳1顶部的两个相对侧上,机壳34则固定在两个两个龙门架上。

数显控制面板4与上述的称重传感器5以及搅拌电机31电性连接,数显控制面板4在用于显示称重传感器5的测得的重量数据外,还用于显示搅拌电机31的转速;通常数显控制板4上还设置有电机调速旋拧41、电机正转按钮42和电机反转按钮43以调节搅拌速度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配液桶2的取放,在外壳1的周向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定位块以限定配液桶2的位置,在限制配液桶2位置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避免配液桶2在外壳1内摇晃。并且优选定位块为半球形,且定位块的顶点面向配液桶2的外侧壁,使两者点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的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启的透明视窗,该透明视窗正对着称重传感器5,从而保证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知晓配液桶2是否与称重传感器5良好接触,以及称重传感器5需要维护更换时,便于从该透明视窗中进行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装置,例如电动推杆,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33上,升降装置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运动,并且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搅拌器3(例如机壳34)固定连接以带动搅拌器3进行升降。从而在需要进行搅拌操作使,升降装置带动搅拌器3下降,使搅拌桨32能够伸入到配液桶2内,而在不需要进行搅拌操作(例如进行称重操作),升降装置带动搅拌器3升高,使搅拌器3的搅拌桨32离开配液桶2,从而提高称重数据的准确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