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合成树脂的一种,聚氨酯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聚氨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等许多领域;反应釜是聚氨酯生产的一种专用生产设备,聚氨酯在聚氨酯反应釜内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对温度要求比较高,聚氨酯原料的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设定温度,通常都需要在反应釜上布置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先利用加热装置对反应釜内进行加热,使反应釜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进行化学反应,同时利用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保证原料加热均匀。但是聚氨酯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聚氨酯在制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会导致反应釜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导致线性分子链反应易出现不良问题,产生支化和交联,影响分子间的规则性。
现有的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聚氨酯生产采用的反应釜是普通常规使用的反应釜,其反应釜是由罐体和一个安装在罐体内的底部固定有搅拌盘或搅拌桨的搅拌轴组成,搅拌轴安装固定在罐体中心位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位于聚氨酯反应釜中心位置的浆料其搅拌混合更均匀,而位于聚氨酯反应釜罐体内的远离聚氨酯反应釜中心位置的边角处浆料则存在无法快速混合及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聚氨酯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反应之前需要加热、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而聚氨酯的反应温度又需要控制在60-100度之间,若温度过高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分子间的规则性,影响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所以合理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大多数的反应釜基本只有加热装置,不具有降温装置,严重影响反应过程中的散热效果,导致反应温度较难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位于聚氨酯反应釜罐体内的远离聚氨酯反应釜中心位置的边角处浆料则存在无法快速混合及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温度过高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分子间的规则性,目前大多数的反应釜基本有加热装置,但降温装置降温装置降温效果不好,严重影响反应过程中的散热效果,导致反应温度较难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包括电机、釜体和盖板,所述釜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盖板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调节阀,所述釜体表面中部设置有把手,所述釜体表面位于把手上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釜体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内部侧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嵌入安装有测温板,所述釜体内部底面设置有温控板,所述搅拌轴表面设置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另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一侧设置有刮刷层,所述搅拌轴在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弧形搅拌杆,所述曲形搅拌杆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贯穿釜体和盖板,所述搅拌轴侧面中部设置有过度块,所述过度块侧面与釜体固定连接,且贯穿釜体上表面,所述搅拌轴下端抵接釜体下表面,所述固定座上端与搅拌轴滑动连接,下端固定连接釜体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搅拌棍为弧形,且搅拌棍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棍端头均固定安装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刮刷层一侧与釜体内壁抵接,所述曲形搅拌杆一侧抵接箱体下端。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嵌入安装在釜体内壁表面,所述温控板嵌入安装在釜体的内部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测温板与温控板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弧形的搅拌棍可以对釜体中部的组合料进行充分搅拌,弧形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组合料在搅拌使沉到底部,搅拌棍端头的刮板抵接釜体内壁,并且多个刮板相互配合转动时覆盖整个内壁,可以使釜体边角处的组合料混合更均匀,搅拌棍底端设置的曲形搅拌杆可以使底部的组合料向上运动,使组合料混合的更均匀,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测温板和温控板可以合理的控制釜体内的反应温度,测温板覆盖釜体内部,可以充分的检测出釜体内的温度是否超出设定区域,然后把信息传递给温控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热或降温,当温度超出限定值时,可以进行有效的降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釜体;3、调节阀;4、盖板;5、搅拌棍;6、刮板;7、挂刷层;8、测温板;9、搅拌杆;10、固定座;11、出料口;12、温控板;13、把手;14、保温层;15、过度块、16、进料口;17、搅拌轴;18、传动机构;19、支撑架;20、支撑腿;2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组合料的反应釜,包括电机1、釜体2和盖板4,其特征在于:釜体2上端固定安装有盖板4,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0,用于支撑釜体2,盖板4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架19,用于支撑固定电机1,支撑架19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18与搅拌轴17传动连接,盖板4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6,进料口16用来放入原料,另一侧设置有调节阀3,釜体2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把手13,釜体2表面位于把手13上方设置有进气口21,进气口21用来通入氮气,釜体2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11,釜体2内部侧面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可以减少散热,保温层14内嵌入安装有测温板8,釜体2内部底面设置有温控板12,测温板8和温控板12可以合理的控制釜体2内的反应温度,测温板8覆盖釜体2内部,可以充分的检测出釜体2内的温度是否超出设定区域,然后把信息传递给温控板1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热或降温,当温度超出限定值时,可以进行有效的降温,搅拌轴17表面设置有搅拌棍5,搅拌棍5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17,另一端设置有刮板6,刮板6一侧设置有刮刷层7,搅拌轴17在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上方设置有曲形搅拌杆9,曲形搅拌杆9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17,多个弧形的搅拌棍5可以对釜体2中部的组合料进行充分搅拌,弧形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组合料在搅拌使沉到底部,搅拌棍5端头的刮板6抵接釜体2内壁,并且多个刮板6相互配合转动时覆盖整个内壁,可以使釜体2边角处的组合料混合更均匀,搅拌棍5底端设置的曲形搅拌杆9可以使底部的组合料向上运动,使组合料混合的更均匀,效率更高。
搅拌轴17贯穿釜体2和盖板4,搅拌轴17中部设置有过度块15,过度块15侧面与釜体2固定连接,且贯穿釜体2上表面,搅拌轴17下端抵接釜体2下表面,固定座10上端与搅拌轴17滑动连接,下端固定连接釜体2下表面。棍5为弧形,且搅拌棍5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棍5端头均固定安装有刮板6,多个刮板6转动时可覆盖釜体2内壁。刮刷层7一侧与釜体2内壁抵接,曲形搅拌杆9一侧抵接釜体2下端。保温层14嵌入安装在釜体2内壁表面,且环绕整个内壁,温控板12覆盖釜体2内壁下表面,且嵌入安装。测温板8与温控板12相互电性连接,电性连接可以相互反馈温度信息,通过温控板12调节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进料口16放入组合料,温控板12提供热量,电机1通过搅拌轴17控制搅拌棍5搅拌组合料,多个弧形的搅拌棍5可以对釜体2中部的组合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且多个刮板6相互配合转动时覆盖整个内壁,可以使釜体2边角处的组合料混合更均匀,搅拌轴17底端设置的曲形搅拌杆9可以使底部的组合料向上运动,使组合料混合的更均匀,效率更高,测温板8和温控板12可以合理的控制釜体2内的反应温度,测温板8覆盖釜体2内部,可以充分的检测出釜体2内的温度是否超出设定区域,然后把信息传递给温控板1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热或降温,当温度超出限定值时,可以进行有效的降温,混合加工好的组合料冷却后,通过出料口11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