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7659发布日期:2021-09-14 23:5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3.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在使用中,通常是采用进气管将废气注入处理装置中,通过在处理装置内部设置过滤网和活性炭网来对其气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和粉尘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但是这种废气处理方式在对废气处理时,无法保证废气能够达到完全的净化处理,从而造成废气未处理完全便排出的现象,导致处理效果较差,且由于废气中含有气温,导致处理装置在进行直接吸收时,气体中的温度容易对处理装置的制造材料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到处理装置的寿命,既浪费了财力又没有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完全对废气处理且降低处理装置损伤的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侧边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输气管,且第一输气管两端分别与冷却装置和喷淋装置固定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有机物处理装置,且有机物处理装置通过第二输气管与喷淋装置内部相连通,所述有机物处理装置远离喷淋装置一侧设有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有机物处理装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气管和循环管道,所述第三输气管位于循环管道上方。
6.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顶端设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冷却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侧端偏上位置设有进液阀,且进液阀与冷却装置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正面偏下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液阀,所述冷却装置内部设有螺旋气管,且螺旋气管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内部设有活性炭网,且活性炭网侧端和喷淋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网下方设有第一过滤网,且第一过滤网侧端和喷淋装置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设置与第一输气管上方位置,所述活性炭网上方设有一组布水器,且布水器固定连接在喷淋装置两侧内壁。
8.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顶端设有进水阀,且进水阀和喷淋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内部设有循环水管,且循环水管顶端与进水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布水器相连通,所述喷淋装置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位于第一过滤网下方位置。
9.优选的,所述有机物处理装置内部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侧端与有机物处理装置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部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膜层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微生物层上方。
10.优选的,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正面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且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空气质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冷却装置、喷淋装置、有机物处理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上的阀门电连接。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冷却装置和喷淋装置来起到对废气进行降温作用,将进气管设置在冷却装置上,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装置内的螺旋气管内,冷却装置上的进液管和排液管同时连接冷液箱,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冷却装置内部对螺旋气管表面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废气的温度,通过冷却液通过排液管回流到冷液箱中重新制冷来进行二次进入,同时降温后的废气通过第一输气管进入喷淋装置内,废气中的有机物和粉尘被吸附,布水器对其进行分解的同时再次对废气进行二次降温,使其温度达到处理装置的承温点以下,既达到降温效果又起到净化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机物处理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来起到对废气完全处理的作用,废气经过喷淋装置使有机物和粉尘被吸附,并通过注入水流来进行分离,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无法被分离的有机物通过第二输气管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内的同时被废气处理装置内的微生物处理层进行吸附,废气通过第三输气管进入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内,并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来对气体是否达标进行确认,达标的同时,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不达标时,通过开启循环管道的阀门使气体回流到有机物处理装置内进行再次过滤,循环进行,有效的确保了废气的完全处理,同时提高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控制终端;2、冷却装置;201、排液阀;202、进液阀;203、进气管; 204、螺旋气管;3、喷淋装置;301、进水阀;302、循环水管;303、布水器; 304、第一过滤网;305、活性炭网;306、出水管;4、有机物处理装置;401、安装板;402、微生物膜层;403、第二过滤网;5、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01、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502、显示屏;503、出气管;6、第一输气管;7、第二输气管;8、第三输气管;9、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
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

4,一种带有自检装置的废气净化系统,包括冷却装置2,冷却装置2侧边设有喷淋装置3,喷淋装置3和冷却装置2之间设有第一输气管6,且第一输气管6两端分别与冷却装置2和喷淋装置3固定侧端固定连接,喷淋装置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7,第二输气管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有机物处理装置4,且有机物处理装置4通过第二输气管7与喷淋装置3内部相连通,有机物处理装置4远离喷淋装置3一侧设有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和有机物处理装置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气管8和循环管道9,第三输气管8位于循环管道9上方。控制终端1与冷却装置2、喷淋装置3、有机物处理装置4、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上的阀门电连接。
25.冷却装置2顶端设有进气管203,且进气管203与冷却装置2顶端固定连接,冷却装置2侧端偏上位置设有进液阀202,且进液阀202与冷却装置2侧端固定连接,冷却装置2正面偏下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液阀201,冷却装置2内部设有螺旋气管204,且螺旋气管204一端与进气管2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6固定连接。喷淋装置3内部设有活性炭网305,且活性炭网305 侧端和喷淋装置3内壁固定连接,活性炭网305下方设有第一过滤网304,且第一过滤网304侧端和喷淋装置3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304设置与第一输气管6上方位置,活性炭网305上方设有一组布水器303,且布水器303固定连接在喷淋装置3两侧内壁。喷淋装置3顶端设有进水阀301,且进水阀301 和喷淋装置3顶端固定连接,喷淋装置3内部设有循环水管302,且循环水管 302顶端与进水阀3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布水器303相连通,喷淋装置3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06,且出水管306位于第一过滤网304下方位置。有机物处理装置4内部设有安装板401,且安装板401侧端与有机物处理装置4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401内部固定安装有微生物膜层402和第二过滤网403,第二过滤网403位于微生物层上方。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正面设有显示屏502,且显示屏502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正面固定连接,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503,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501,且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501与显示屏502电性连接。空气质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有控制终端1。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进气管203设置在冷却装置2上,废气通过进气管203进入冷却装置2内的螺旋气管204内,冷却装置2上的进液阀202 和排液管同时连接冷液箱,液体通过进液阀202进入冷却装置2内部对螺旋气管204表面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废气的温度,通过冷却液通过排液管回流到冷液箱中重新制冷来进行二次进入,螺旋气管204与第一输气管6连通,废气进入喷淋装置3内部,在喷淋装置3内部设置第一过滤网304和活性炭网305,废气在喷淋装置3内进行上浮,气体中的有机物和粉尘被吸附,喷淋装置3 通过进水阀301连接水源,水源通过进气阀进入喷淋装置3内的循环水管302 内,并通过循环水管302与布水器303连通,水源通过布水器303向下方的第一过滤网304和活性炭网305进行喷洒来达到分解的效果,喷洒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306排出,未被分解的有机物通过第二输气管7与气体同时进入有机物处理装置4内,进入有机物处理装置4内的同时,有机物被安装板401上的微生物膜层402吸附,气体通过第三输气管8进入空气质量检测装置5内,并通过空气质量
检测装置5内的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501进行检测气体是否达标,并通过阀门与控制终端1的联动,通过控制终端1来操作阀门开关,合格的气体通过出气管503排出,不合格的气体通过开启循环管道9的阀门使气体进入有机物处理装置4中进行二次过滤知道达标往复循环。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