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1555发布日期:2021-11-25 1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1)、升料组件(2)、下料组件(3)、底座(4)以及反应罐(5);所述输送组件(1)包括支架一(11)、输送带(12)、传动电机一(13)、转动辊(14)以及传动带一(15),所述输送带(12)的一侧位于升料组件(2)的内部,所述升料组件(2)包括外壳(21)、进料口一(22)、装料斗(23)、隔板(24)、升降气缸(25)、精密弹簧(26)、重力感应器(27)、传动电机二(28)、传动带二(29)、旋转轴(210)以及活动板(211),所述进料口一(22)设于外壳(21)的侧面,所述装料斗(2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二(212),其另一侧设有出料挡板(213),所述隔板(24)的一端与输送带(12)的一侧相接触,所述隔板(24)的另一端位于进料口二(212)的一侧,所述装料斗(23)位于活动板(211)的上方,其底部与活动板(2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210)位于活动板(211)一侧的内部,所述旋转轴(210)的一端与传动电机二(28)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二(29)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二(28)位于活动板(211)的下方,所述精密弹簧(26)位于活动板(211)的下方,所述精密弹簧(26)的上端与上顶板(214)固定连接,所述精密弹簧(26)的下端与下顶板(215)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器(27)位于下顶板(215)的内部,所述升降气缸(25)位于下顶板(215)的下方,其通过连接杆(216)与下顶板(215)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组件(3)包括固定柱(31)、输出管道(32)、支撑板(33)、分料器(34)以及连接柱(35),所述固定柱(31)的一端位于输出管道(32)的内部并与支撑板(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1)的另一端位于输出管道(32)的入口处,所述输出管道(32)设有传送机构(36),所述传送机构(36)位于输出管道(32)的前段,所述反应罐(5)包括进料口三(51)、罐盖(52)以及罐体(53),所述输出管道(32)贯穿外壳(21)与进料口三(51)并延伸至反应罐(5)的内部,且在反应罐(5)的内部与分料器(34)相通,所述分料器(34)通过连接杆(216)与罐盖(52)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升料组件(2)以及下料组件(3)均位于底座(4)的上方,所述底座(4)的底部设有万向轮(6),所述反应罐(5)位于底座(4)的一侧,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2)与传动电机一(13)均位于支架一(11)的上方,所述转动辊(14)位于输送带(12)的内部,所述传动带一(15)的一端与传动电机一(1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一(15)的另一端与转动辊(14)的表面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三(51)位于罐盖(52)的一侧,所述罐盖(52)位于罐体(53)的下方,所述输出管道(32)与进料口三(5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5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器(34)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341),所述分料器(34)的内部设有鼓风机(34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基氯甲酸甲酯合成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升料组件、下料组件、底座以及反应罐,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支架一、输送带、传动电机一、转动辊以及传动带一,所述升料组件包括外壳、进料口一、装料斗、隔板、升降气缸、精密弹簧、重力感应器、传动电机二、传动带二、旋转轴、上顶板、下顶板、连接杆以及活动板,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柱、输出管道、支撑板、分料器以及连接柱,本实用新型利用升料组件代替人工搬运,省时省力,下料组件可以进一步将反应原料运送至反应罐内,且输出管道出口设有分料器,使原料在进入反应罐的过程中更好的分散降落,减少堆积,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上料方式具有的不足之处。方式具有的不足之处。方式具有的不足之处。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庞有顺 程伟家 陈巨奎 胡梓杨 余晖 蒋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