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装置及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4833发布日期:2021-11-06 05:5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装置及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抛光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抛光装置及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面的抛光机的工作原理:粮食从进粮口流入搓揉抛光的工作区域。在工作区域的进料筒粮食被均匀摊开,保证后面搓揉抛光区域粮食的均匀流动。从喂入斗切向进入工作区域的粮食与作回转运动搓揉抛光系统组件相摩擦在此过程中粮食与粮食之间也相互摩擦,使粮食表面的杂质脱落抛光。由于搓揉抛光组件按特定的角度及间距排列而成的,从而使粮食在被搓揉抛光的同时朝出料口方向推进,被揉搓抛光过的粮食由出料口排出机外,灰尘及轻杂由风机抽出,其它杂质经筛网排入除尘斗,由出杂口排出。
3.设备这样的结构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粮食在抛光过程中与抛光系统组件的摩擦次数较少;
5.2.风穿过较厚的粮层,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抛光后产生的杂质排出;
6.3.抛光机未配置除尘系统,造成工作环境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及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其可解决物料与抛光组件接触少,抛光效率低问题。
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筒体、设置在抛光机筒体上部的除尘罩以及设置在除尘罩侧壁的喂入流粮管,所述抛光机筒体内上部设置用于对物料进行抛光的抛光机上盘和抛光机下盘,所述抛光机上盘置于抛光机下盘上方且接触,所述抛光机下盘下方设置有接料溜槽,所述抛光机上盘上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机上盘包括上安装盘和安装在上安装盘底面上的若干个抛光组件,所述上安装盘顶面设接有入料口,在入料口的下方设有喂入散料盘,所述喂入散料盘位于上安装盘和抛光机下盘之间,上安装盘设置有通风孔。
11.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组件固定板和抛光布,所述抛光组件固定板为u形件,所述抛光布嵌入抛光组件固定板内并与抛光组件固定板固接,抛光组件固定板与上安装盘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若干个抛光组件均匀设置在上安装盘的底面上,且抛光布与上安装盘的径向呈角度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喂入散料盘包括安装环以及通过支撑柱与安装环连接的置料盘,所述支撑柱绕安装环均布,所述安装环与入料口相对应且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机下盘包括通风盘以及设置在通风盘上表面的翻滚扁钢,所述翻滚扁钢沿径向均布,所述通风盘下底面安装有下盘支架,所述下盘支架与抛光机筒体
内壁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盘为编织网通风盘,在所述通风盘上表面设置有涡状导向轨道。
16.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溜槽为沿抛光机筒体内壁倾斜设置的环槽,在接料溜槽低侧端对应的抛光机筒体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抛光机筒体侧壁或底壁上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抛光机下盘后与抛光机上盘的喂入散料盘底部固定连接。
18.一种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其包括物料提升装置、抛光装置以及螺旋除尘器,所述物料提升装置与抛光装置的喂入流粮管连通,螺旋除尘器与抛光装置的除尘罩连通。
19.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对设置的抛光机上盘和抛光机下盘对物料进行抛光,类似于磨盘的形式,解决了物料在抛光过程中与抛光系统组件的摩擦次数较少的问题,增加了抛光组件与物料的接触次数,提高了物料的抛光效果。在抛光机上盘上设有喂入散料盘,加入物料后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散料,散料更加均匀,解决了抛光物料的物料层厚度较厚,抛光后粉尘排出不及时的问题,降低了物料二次粉尘污染的概率,提高了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上盘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上盘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喂入散料盘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抛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下盘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机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抛光组件布置示意图。
31.附图中;
32.1.抛光机筒体、2.除尘罩、3.喂入流粮管、4.抛光机上盘、5.抛光机下盘、6.接料溜槽、7.传动轴、8.驱动电机、10.出料口、40.上安装盘、41.抛光组件、42.入料口、43.喂入散料盘、44.安装孔、45.通风孔、50.通风盘、51.翻滚扁钢、52.下盘支架、53.涡状导向轨道、90.提升部件、91.螺旋除尘器、410.抛光组件固定板、411.抛光布、430.安装环、431.置料盘、43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34.实施例1
35.如图1、2所示的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筒体1、设置在抛光机筒体1上部的除尘罩2以及设置在除尘罩2侧壁的喂入流粮管3。抛光机筒体1内上部设置用于对物料进行抛光的抛光机上盘4和抛光机下盘5。抛光机上盘4置于抛光机下盘5上方且接触。抛光机下盘5下方设置有接料溜槽6。抛光机上盘4上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
36.如图1、2所示,除尘罩2顶端与负压的除尘机连接,使物料在抛光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杂质被负压的除尘罩2吸走。抛光机下盘5与设置在抛光机筒体1内壁的安装支架通过下盘支架52固定连接,安装支架与下盘支架52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调整螺栓可调节抛光机下盘5的纵向安装高度,从而控制抛光机上盘4与抛光机下盘5的间隙,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减少抛光组件的过度磨损。
37.如图3、4所示,抛光机上盘4包括呈圆形的上安装盘40和安装在上安装盘40底面上的若干个抛光组件41。上安装盘40顶面设接有入料口42,在入料口42的下方设有喂入散料盘43,喂入散料盘43位于上安装盘40和抛光机下盘5之间,入料口42与喂入流粮管连通。在上安装盘40还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45。若干抛光组件41固定在上安装盘40上,可显著的提升抛光装置的抛光效率。设置的通风孔45规律分布,可在抛光过程中能够快速的排出抛光时产生的粉尘,同时有利于清理抛光组件41。
38.如图3、4、6所示,在抛光机上盘4上设有安装孔44,抛光组件41安装在安装孔44内。抛光组件41包括呈u形的抛光组件固定板410和抛光布411。抛光布411嵌入抛光组件固定板410内并与抛光组件固定板410固定连接,抛光组件固定板410与上安装盘40固定连接。抛光布411可选择棉布或者毛刷材质。抛光布411嵌入抛光组件固定板410固定连接,可使抛光布411的安装更加牢固,防止抛光布411在于粮食接触时与抛光组件固定板410脱离,影响抛光效率。
39.如图3、9所示,若干个抛光组件41均匀设置在上安装盘40的底面上,且抛光布411与上安装盘40的径向呈角度设置。径向呈角度设置的抛光布411可与抛光机下盘5形成更好的抛光角度,使抛光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提高抛光效率。
40.如图3、4、5所示,喂入散料盘43包括安装环430以及通过支撑柱432与安装环430连接的置料盘431,支撑柱432绕安装环430均匀布置,安装环430与入料口42中心对其且固定连接。安装环430和置料盘431通过支撑柱432固接支撑,可更加有效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置料盘431上的粮食分散到抛光机下盘5上,增大抛光效率。
41.如图7所示,抛光机下盘5包括通风盘50以及沿径向均匀设置在通风盘50上表面的翻滚扁钢51。通风盘50下底面安装有下盘支架52,下盘支架52与抛光机筒体1内壁连接,通过螺栓可调节下盘支架52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上下盘之间的间距。优选的,通风盘50为编织网通风盘,在所述通风盘50上表面设置有涡状导向轨道53。采用编织网形式可更好的实现通风效果,负压风会更好的将粮食表面的粉尘及杂质及时清理干净。通风盘50上表面固接的翻滚扁钢51可配合抛光组件41的在抛光机上盘4带动转动的情况下,更好的将粮食进行翻滚,使抛光组件41对粮食外表面的各个角度进行抛光,增大抛光效率。涡状导向轨道53可对被抛光机上盘4转动向四周辐射状发散的粮食起到导向作用,使抛光机下盘5中圈部分的粮食更好地向抛光机下盘5的外圈部分呈涡状发散,延长物料在抛光机下盘5下盘上的停留时间,实现更好的抛光效果,最后在抛光机下盘5的边缘落料。
42.如图2所示,接料溜槽6为沿抛光机筒体1内壁倾斜设置的环槽,在接料溜槽6低侧
端对应的抛光机筒体1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0。倾斜设置的接料溜槽6可更好地将从抛光机下盘5上经抛光后落下的粮食送到出料口10进行收集。
43.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抛光机筒体1侧壁或底壁上的驱动电机8以及驱动电机8传动连接的传动轴7。传动轴7穿过抛光机下盘5后与抛光机上盘4的喂入散料盘43底部固定连接。
44.实施例2
45.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立式环保除尘抛光整机,如图8所示,其包括物料提升装置90、抛光装置以及螺旋除尘器91。物料提升装置90与抛光装置的喂入流粮管3连通,螺旋除尘器91与抛光装置的除尘罩2的顶部开口连通。提升部件90的底部设置有喂入斗,提升部件90可将喂入斗内的物料提升到抛光装置内,抛光装置对物料进行抛光,连接的螺旋除尘器91通过其负压作用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杂质吸入到除尘管道内,通过卸灰阀排出设备,完成抛光除尘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