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6348发布日期:2021-09-04 08:4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产品干燥技术领域,涉及皮革产品制备过程中的液体产品干燥,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喷雾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于干燥室中将稀料经雾化后,在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干燥产品。该法能直接使溶液、乳浊液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制品,可省去蒸发、粉碎等工序。在皮革化学品制备过程中需要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对液体产品进行干燥。
3.喷雾干燥系统在对液体产品进行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水汽,水汽上升会粘附在喷雾干燥室的内壁上,当内壁上的水汽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从而滴落到干燥后的物料上,影响物料的质量。
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防止滴水的喷雾干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干燥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雾干燥室中水汽粘附在喷雾干燥室内壁掉落后影响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室,所述喷雾干燥室顶部设有进料口,喷雾干燥室底部设有出料口,喷雾干燥室侧壁设有热气进口,所述喷雾干燥室内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顶部与喷雾干燥室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与喷雾干燥室的顶部连接处开设有贯穿分离筒和喷雾干燥室的出气口,所述分离筒底部中心连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下凹陷形成集液槽,所述分离筒底部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水汽进口,所述分离筒内设有气液分离组件。
7.优选的,所述分离筒为空心圆柱筒,所述分离筒的外壁与喷雾干燥室的内壁连接,所述分离筒的内圆直径大于进料口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丝网除沫器和网状栅格,所述丝网除沫器和网状栅格之间设有螺旋分离器。
9.优选的,所述丝网除沫器和网状栅格均沿分离筒的圆周方向设置,丝网除沫器和网状栅格与分离筒的内壁连接,所述螺旋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丝网除沫器和网状栅格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网状栅格下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的一端与网状栅格下表面侧壁连接,所述倾斜挡板的另一端与弧形板和分离筒的底部连接处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倾斜挡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水汽通道。
12.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内设有电加热丝。
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雾干燥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筒内气液分离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喷雾干燥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体粘附在喷雾干燥室的内壁而掉落到物料上影响物料的质量,从而防止水汽粘附,保证喷雾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
15.2、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丝的设置可以对气液分离后掉落进集液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通过出气口排出从而进一步防止水汽粘附,保证喷雾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显示为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元件标号说明
[0019]1‑
喷雾干燥室,2

进料口,3

出料口,4

热气进口,5

分离筒,6

出气口,7

弧形板,8

集液槽,9

水汽进口,10

丝网除沫器,11

网状栅格,12

螺旋分离器,13

倾斜挡板,14

水汽通道,15

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2]
请参阅图1

2,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室1,所述喷雾干燥室1顶部设有进料口2,喷雾干燥室1底部设有出料口3,喷雾干燥室1侧壁设有热气进口4,所述喷雾干燥室1内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分离筒5,所述分离筒5顶部与喷雾干燥室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筒5与喷雾干燥室1的顶部连接处开设有贯穿分离筒5和喷雾干燥室1的出气口6,所述分离筒5底部中心连通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向下凹陷形成集液槽8,所述分离筒5底部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水汽进口9,所述分离筒5内设有气液分离组件。
[0023]
本实施例使用时,喷雾干燥室1的结构及喷雾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自身知识可知,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赘述。而现有技术中的喷雾干燥系统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水汽,这些水汽会粘附在喷雾干燥室1的内壁,粘附聚集到一定重量后液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干燥后的物料上,从而会影响喷雾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喷雾干燥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汽通过水汽进口9进入到分离筒5内,在分离筒5内气液分离组件的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从出气口6处排出,而分离后的液体掉落到与分离筒5连通的集液
槽8内,从而有效避免液体直接掉落到喷雾干燥室1内而影响喷雾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达到保证喷雾干燥系统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的目的。
[0024]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分离筒5为空心圆柱筒,所述分离筒5的外壁与喷雾干燥室1的内壁连接,所述分离筒5的内圆直径大于进料口2的直径。
[0025]
本实施例使用时,分离筒5为空心圆柱筒且分离筒5的内圆直径大于进料口2的直径可以保证喷雾干燥系统的正常进料进行喷雾干燥,同时,还可以在喷雾干燥室1的顶部形成气液分离圈,保证喷雾干燥室1内的水汽能够被充分进行分离,避免液体滴落而影响物料的质量。
[0026]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丝网除沫器10和网状栅格11,所述丝网除沫器10和网状栅格11之间设有螺旋分离器12。所述丝网除沫器10和网状栅格11均沿分离筒5的圆周方向设置,丝网除沫器10和网状栅格11与分离筒5的内壁连接,所述螺旋分离器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丝网除沫器10和网状栅格11连接。
[0027]
本实施例使用时,丝网除沫器10、螺旋分离器12及网状栅格11的设置可以对进入到分离筒5内的水汽连续进行三次气液分离,保证气液分离效果,从而保证喷雾干燥室1内的干燥性,进而保证物料质量。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状栅格11向下凹陷弧形设置,保证分离后的液体从网状栅格11下凹的中心掉落,从而保证分离后的液体能够全部进入到集液槽8内,避免分离后的液体穿过分离筒5后掉落到物料上。
[0029]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网状栅格11下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倾斜挡板13,所述倾斜挡板13的一端与网状栅格11下表面侧壁连接,所述倾斜挡板13的另一端与弧形板7和分离筒5的底部连接处连接。所述倾斜挡板13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水汽通道14。
[0030]
本实施例使用时,倾斜挡板13的设置可以使分离后的液体能够通过分离筒5底部与弧形板7的连通口而进入到集液槽8内进行收集,避免分离后的液体穿过分离筒5掉落到物料上,从而保证物料的质量。
[0031]
本实施例中,水汽通道14的设置可以使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分离筒5内的水汽能够通过水汽通道14后进入到气液分离组件中进行气液分离。
[003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板7内设有电加热丝15。
[0033]
本实施例使用时,电加热丝15的设置可以对集液槽8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集液槽8内的液体加热汽化后再次经过气液分离排出喷雾干燥室1,避免集液槽8内液体量积累过多而不便于清理,保证喷雾干燥室1内无液体滴落的同时减小集液槽8内液体清理的难度。
[0034]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对喷雾干燥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体粘附在喷雾干燥室的内壁而掉落到物料上影响物料的质量,从而防止水汽粘附,保证喷雾干燥后的物料的质量。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