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6769发布日期:2021-09-04 0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燃烧装置、冷却装置、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加热装置、脱硝装置和排放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用于对含vocs废气进行燃烧处理;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冷却;所述脱硫装置用于对焦炉烟气和冷却后的废气混合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所述除尘装置用于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除尘处理;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脱硝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脱硝处理;所述排放装置将脱硝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冷媒冷却燃烧后的废气,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热媒加热除尘后的气体,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冷媒管道和热媒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循环换热系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气液换热器,所述第一气液换热器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一液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的入口与燃烧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与脱硫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第一液体通道的入口与冷媒管道连通,第一液体通道的出口与热媒管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二气液换热器,所述第二气液换热器包括第二气体通道和第二液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的入口与除尘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能与脱硝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第二液体通道的入口与热媒管道连通,第二液体通道的出口与冷媒管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和脱硝装置的气体入口之间串接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用于加热升温第二气体通道流出的气体。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装置采用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的侧壁上部设置脱硫出口,所述脱硫出口与所述除尘装置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入口管,入口管的入口连通混合罐的出口,所述混合罐上设置焦炉烟气入口和冷却后的废气入口,所述焦炉烟气入口连通焦炉烟气烟道,所述焦炉烟气烟道上连通设置消石灰罐,所述消石灰罐内的消石灰与焦炉烟气烟道内的焦炉烟气混合后流入所述混合罐,所述冷却后的废气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冷却后的废气流入所述混合罐,混有消石灰的焦炉烟气和冷却后的废气混合后经所述入口管流入所述脱硫塔内脱硫。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侧壁底部连通设置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将水雾化喷入脱硫塔内部,所述喷水口通过控制喷雾的水量来控制脱硫塔内的反应温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石灰罐的底部连通设置给料阀,所述给料阀的开度通过变频调节器来控制。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处连通设置流量调节阀。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的底部设置颗粒出口,所述颗粒出口能与所述脱硫塔的侧壁下部连通。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脱硝反应塔,所述脱硝反应塔的顶部设置脱硝塔入口,所述加热装置能连通所述脱硝塔入口,所述脱硝塔入口还连通氨气输入管道,所述氨气输入管道上设置气体调节阀;所述脱硝反应塔内设置催化剂层;所述脱硝反应塔的侧壁下部设置脱硝塔出口,所述脱硝塔出口与所述排放装置连通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燃烧装置、冷却装置、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加热装置、脱硝装置和排放装置;燃烧装置用于对含VOCs废气进行燃烧处理;冷却装置用于对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冷却;脱硫装置用于对焦炉烟气和冷却后的废气混合的气体进行脱硫处理;除尘装置用于对脱硫后的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加热装置用于对除尘后的气体进行加热;脱硝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脱硝处理;排放装置将脱硝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本实用新型能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具有同时处理VOCs、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特点,处理后的烟气可达到超净排放的标准,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稳定且成本较低。运行稳定且成本较低。运行稳定且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法 朱繁 崔岩 王建华 邱明英 余良 张艺峰 李春晓 郝景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9/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