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2138发布日期:2021-12-11 13:1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造成尘土飞扬,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建筑工地现场的临时道路上,施工车辆频繁进出,更加使建筑工地灰尘污染严重,粉尘飞扬,不仅污染城市环境,而且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090677.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外部施工除尘装置,属于建筑除尘设备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除尘室,除尘室左侧、右侧分别设有储水箱和集尘室,除尘室内部顶端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连通设有多个雾化喷头,储水箱与除尘室内的出液管间通过导液管连通,导液管间设有水泵,除尘室与集尘室间通过导管连通,导管间设有负压泵,位于除尘室内的导管一端连通排出管中部,集尘室内设有主管,主管上连通设有副管,主管顶端和副管一端均连接设有吸尘头,集尘室侧部设有过滤框,适合在建筑外部施工的除尘过程中使用;
3.但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负压泵将灰尘吸入集尘室,同时通过将水泵送至集尘室,在集尘室的内部将水与灰尘混合,但降尘效果较差,水在装置工作的过程中未得到充分利用,且仅通过吸入式除尘的方式效率较低,单一的除尘模式导致降尘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吸尘装置和洒水装置;
7.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箱和负压泵,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纵向排布,所述第一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进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所述负压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延伸至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
8.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主流管、三通管、分流管和喷头,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主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流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一个开口连通,所述三通管另两个开口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所述喷头。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
10.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为侧壁设置有开口的空心箱体。
11.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使所述第二箱体的气体与外界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内壁呈斜坡状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上设置有阀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吸入与洒水降尘的两种降尘方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除尘,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定的水,负压泵吸入的灰尘直接进入水中进行融合,避免由于装置过滤不充分,导致灰尘通过出气口回到外部,同时通过雾化喷头将水箱的水均匀的喷洒向周围环境,进一步的增加降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
24.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降尘装置,包括基座100,基座100上设置有吸尘装置200和洒水装置300;
25.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基座100为可移动的承载体,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基座100的顶部承载的吸尘装置200用于将外部的灰尘吸入,洒水装置300向外部洒水,从而达到降尘的效果。
26.吸尘装置200包括吸尘箱201和负压泵202,基座100的顶部设置有吸尘箱201,吸尘箱201包括第一箱体2011和第二箱体2012,第一箱体2011和第二箱体2022纵向排布,第一箱体2011设置于第二箱体2022的正上方,第二箱体2012的底部内壁呈斜坡状设置,第一箱体2011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泵202,负压泵202的进气口延伸至第一箱体2011的顶部,负压泵20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延伸至第二箱体2022的底部,第二箱体2022设置有进水口203和排水口204,排水口204处设置有阀门,第二箱体2012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205,出气口205用于使第二箱体2012的气体与外界连通,第二箱体2012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
27.如图1

2所示,具体实施时,吸尘箱201分为上下两个箱体,上部为第一箱体2011,
下部为第二箱体2012,负压泵202设置于第一箱体2011的内部,第二箱体2012通过进水后203向内部注水,当负压泵202运转时,其进气口将外部的灰尘吸入,再通过出气口将灰尘排入第二箱体2012的内部,通过第二箱体2012的内部的水与灰尘融合,从而达到降尘的效果,通过排水口204将污水排出,第二箱体2012的顶部开设出气口205,出气口205处设置有过滤网,用于对排出气体进行过滤,第二箱体2012侧壁设置的观察窗用于观察其内部的水位以及状态,必要时对内部的水进行及时更换,第二箱体2012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有助于污水的排放。
28.洒水装置300包括水箱301、水泵302,主流管303、三通管304、分流管305和喷头306,基座100上设置有水箱301和水泵302,水箱301为侧壁设置有开口的空心箱体,水箱301通过水管与水泵302的进水口连通,水泵302的出水口与主流管303的一端连通,主流管303的另一端与三通管304的一个开口连通,三通管304另两个开口分别连接两个分流管305,分流管305上设置有阀门,分流管30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头306,喷头306为雾化喷头;
29.如图1

2所示,具体实施时,水箱301灌装有洁净的水,通过水泵302泵送至主流管303,主流管303通过三通管304连接两个分流管305,主流管303上设置有总阀门,分流管305与喷头306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独立阀门,可通过独立阀门控制单个喷头306的通断,喷头306为雾化喷头,从而增加喷洒面积,有助于扩大降尘范围。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