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1485发布日期:2021-11-17 15: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空气污染也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雾霾的频繁大范围高浓度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同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危害。
3.公开号为cn209791145u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高空智能除霾降尘系统,其具有能够实现高空喷雾,具有喷射距离远,水雾细,实时配合本区域雾霾浓度自动启动和关闭,能够清洁高空以下区域的粉尘和微小颗粒,过滤人们生活工作区域的空气环境的特点。
4.由于上述方案中存在噪声声音过大的问题,公开号为cn210473421u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低噪声高空智能除霾降尘系统,通过设置中弹簧进行弹簧缓冲减噪。
5.由于上述减噪中采用仅仅采用弹簧进行减噪处理,但是由于噪声的源头主要来自于泵体部分,该方案中并未对泵体进行减噪,致使其减震效果不好;另外,弹簧容易疲劳,致使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智能除霾降尘系统技术中存在减振降噪效果不足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通过对噪声源头的泵体设置蓄能器的方式,进行减振降噪;并且在泵体的进水侧管路的分流位置是位于水箱中,因此,也避免了因在管道中分流致使管道产生噪声的可能。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水质处理系统、水箱、动力泵系统、减震装置和射雾终端;水质处理系统用于过滤自来水并向水箱供水;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射雾终端,动力泵系统连接于水箱与射雾终端之间;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水质处理系统、动力泵系统和射雾终端并控制三者配合实现喷雾;动力泵系统包括有多个电机和多个泵体,电机与泵体一一对应,电机的转子连接并驱动泵体,每个泵体的进水侧均通过独立的管道与水箱连通;减震装置包括有上底座、减振气囊、减振橡胶、下底座和蓄能器,下底座通过多个减振橡胶设置于地面上,上底座通过多个减振气囊连接于下底座上,电机固定在上底座上,泵体通过蓄能器与上底座连接。
9.可选的:所述蓄能器为接触式蓄能器、活塞式蓄能器、隔膜式蓄能器或气囊式蓄能器。
10.可选的:泵体通过两个并列的蓄能器连接上底座。
11.可选的:在两个蓄能器之间设置有导向器,该导向器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柱,导向套连接在上底座上,导向柱连接在泵体下方,导向套与导向柱配合导向。
12.可选的:导向柱呈圆柱状,导向套呈圆管状,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柱外。
13.可选的:在动力泵系统下方设置有板状的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动力泵系统的下方,导向柱竖向连接在连接座的下方。
14.可选的:动力泵系统通过该连接座与两个蓄能器连接。
15.可选的:减震装置包括有多个上底座,每个电机对应连接有一个上底座。
16.可选的: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各个电机,且分别控制各个电机的启闭。
17.可选的:下底座呈方板状,下底座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减振橡胶;上底座呈方板状,上底座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减振气囊。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方案中采用了蓄能器、减振气囊、减振橡胶等多种减振结构进行多级减振降噪,从而提高减振效果,并且,针对噪声的主要源头的泵体,本方案中专门利用蓄能器进行降噪处理,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噪声和振动;
20.2.此外,本方案中,对泵体进水侧的分流位置进行控制,每个泵体都通过独立的管道与水箱连接,从而使得其进水位置为水箱内而不是在管道内,从而能够避免装置因管道分流而造成的噪声。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方案中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使用减震装置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结构图;
24.图3是蓄能器与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

设备安装间;2

水质处理系统;3

水箱;4

动力泵系统;41

电机;42

泵体;5

智能控制系统;6

减震装置;61

上底座;62

减振气囊;63

减振橡胶;64

下底座;65

蓄能器;66

导向套;67

导向柱;68

连接座;7

射雾支架;8

射雾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29.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30.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且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
31.实施例1
32.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具有减震装置6的智能除霾降尘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5、水质处理系统2、水箱3、动力泵系统4、减震装置6和射雾终端8;水质处理系统2用于过滤自来水并向水箱3供水;水箱3通过管道连接射雾终端8,动力泵系统4连接于水箱3与射雾终端8之间;智能控制系统5电连接水质处理系统2、动力泵系统4和射雾终端8并控制三者配合喷雾。智能控制系统5对水质处理系统2、动力泵系统4和射雾终端8的控制方式与公开号为cn210473421u技术内容中对其水处理系统、泵组和喷雾系统的控制方式和运行原理相同。其中,程智能控制系统、水质处理系统2、水箱3和动力泵系统4设置在设备安装间1的室内,而射雾终端8设置在设备安装间1的室外并通过射雾支架7固定。
33.本方案中的动力泵系统4包括有多个电机41和多个泵体42,电机41与泵体42一一对应,电机41的转子连接并驱动泵体42,每个泵体42的进水侧均通过独立的管道与水箱3连通;智能控制系统5分别连接各个电机41,且分别控制各个电机41的启闭。
34.减震装置6包括有上底座61、减振气囊62、减振橡胶63、下底座64和蓄能器65等部件。
35.减震装置6具有多个上底座61,每个电机41对应连接有一个上底座61;下底座64呈方板状,下底座64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减振橡胶63,下底座64通过这些减振橡胶63设置于地面上;上底座61呈方板状,上底座61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减振气囊62,上底座61通过这些减振气囊62连接于下底座64上。
36.电机41固定在上底座61上,泵体42通过两个并列的蓄能器65连接上底座61,蓄能器65可以为接触式蓄能器、活塞式蓄能器、隔膜式蓄能器或气囊式蓄能器;在两个蓄能器65之间设置有导向器,该导向器包括导向套66和导向柱67,导向柱67呈圆柱状,导向套66呈圆管状,导向套66套设在导向柱67外并与其滑动配合以用于导向,导向套66的下端连接在上底座61上,导向柱67的上端连接在泵体42下方的连接座68上,该连接座68呈板状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动力泵系统4的下方,动力泵系统4通过该连接座68与两个蓄能器65连接。
37.在使用时,泵体42所产生的振动一部分通过蓄能器65进行缓解,另一部分通过电机41和蓄能器65传递至上底座61上,然后上底座61所产生的振动一部分被减震弹簧吸收,另一部分则传递至下座体上,不同的泵体42传递到下座体上的振动一部分被中和,另一部分发生通过下方的减震橡胶进行缓解;整个过程中,进行了三级的振动缓解,能够有效的降低振动以及振动所产生的噪声,此外,由于采用蓄能器65专用于泵体42的振动缓解,从而能够从源头上进行减振,并且本实施例不采用弹簧进行减振,从而避免高频振动引起弹簧疲劳而降低使用寿命的可能。
38.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