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8491发布日期:2021-11-03 18:4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加气站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天然气加压并储存可用于加气站使用。cng即为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一般是从高压管道取气,给cng气瓶车加气,再通过气瓶车输送到子站,也可直接给cng汽车加气。cng加气站运行时,压缩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压缩机出口高压、低压放空管排空时,气液分离不到位,油气会从放空管道一起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通过在高压、低压放空管加装缓冲分离器和除雾器,减缓液雾气体的流动,除雾效果好,能够减少油液的排放浪费,提高余气排放的安全性,也避免环境污染。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包括放空管本体,所述放空管本体侧面设有油气混合入口管,所述放空管本体内部设有入口分流器,所述入口分流器设置在油气混合入口管与放空管本体连接处,所述放空管本体内部设有导液板;所述放空管本体内部设有间隔分布的缓冲板和除雾器;所述放空管本体上方连接气体出口管,除雾器设置在气体出口管与放空管本体连接处。
6.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入口分流器为弧形板状,入口分流器的圆弧弯曲向油气混合入口管方向。
7.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导液板位于入口分流器下方,导液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所述两块导液板开口倾斜向下设置。
8.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导液板下方为液体聚集区,液体聚集区设有液位传感器。
9.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缓冲板设置在入口分流器上方,缓冲板间隔分布且左右交叉设置,所述缓冲板开口倾斜向上设置。
10.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除雾器包括波形板和雾沫脱除丝网垫,所述波形板横向间隔分布,波形板之间设有雾沫脱除丝网垫。
11.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放空管本体下方连接液体出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上安装有液位控制阀。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压、低压放空管加装分流器和缓冲板结构,减缓液雾气体的
流动,除雾器除去液滴,废气从顶部放空,油液聚积到缓冲分离器底部通过阀门收集排除,除雾效果好,能够减少油液的排放浪费,提高余气排放的安全性,也避免环境污染。
1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现有技术中放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的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0020]1‑
放空管本体;11



液界面;12

液体聚集区;2

油气混合入口管;3

气体出口管;4

液体出口管;41

液位控制阀;5

入口分流器;6

导液板;7

液位传感器;8

缓冲板;9

除雾器;91

波形板;92

雾沫脱除丝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只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或/和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5]
如图1,现有技术中的cng加气站放空管结构,放空管本体1侧面设有油气混合入口管2,所述放空管本体1上方连接气体出口管3,放空管本体1下方连接液体出口管4,只依靠沉降分离,带有液雾的油气直接排出。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如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ng加气站放空管缓冲分离装置,包括放空管本体1,所述放空管本体1侧面设有油气混合入口管2,所述放空管本体1内部设有入口分流器5,所述入口分流器5设置在油气混合入口管2与放空管本体1连接处,所述放空管本体1内部设有导液板6;所述放空管本体1内部设有间隔分布的缓冲板8和除雾器9;所述放空管本体1上方连接气体出口管3,除雾器9设置在气体出口管3与放空管本体1连接处。
[0028]
所述入口分流器5为弧形板状,入口分流器5的圆弧弯曲向油气混合入口管2方向。弧形面可以增加油气液与入口分流器5的接触面积,分流效果更好。
[0029]
所述导液板6位于入口分流器5下方,导液板6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所述两块导液板6开口倾斜向下设置。
[0030]
所述缓冲板8设置在入口分流器5上方,缓冲板8间隔分布且左右交叉设置,所述缓冲板8开口倾斜向上设置。会被缓冲板8阻隔而只能从第一块缓冲板8的右侧缝隙通过,依次是第二块缓冲板8的左侧、第三块导风板的右侧
……
达到减缓液雾气体流动的效果,充分与缓冲板接触。
[0031]
所述除雾器9包括波形板91和雾沫脱除丝网垫92,所述波形板91横向间隔分布,波形板91之间设有雾沫脱除丝网垫92。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91碰撞,波形板91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减缓气体流动。除雾器9内气体的通道是曲折的,携带着液雾的气体进入除雾器9,在其中被迫绕流时,由于液雾的密度比气体大,惯性大,液雾不完全随气流改变运动方向,于是被碰撞到经常润湿的雾沫脱除丝网垫92上被吸附。这些液雾不断被吸附积蓄,沿雾沫脱除丝网垫92垂直面流下,雾沫脱除丝网垫92是由很细的不锈钢丝缠绕成紧密的园柱形填料垫层,液滴碰击到丝网上,沿结构垂直面流下聚积起来。
[0032]
所述导液板6下方为液体聚集区12,液体聚集区12设有液位传感器7。放空管本体1内液面的上端为气

液界面11,液位传感器7位于气

液界面11处,得到液面高度数据。
[0033]
所述放空管本体1下方连接液体出口管4,所述液体出口管4上安装有液位控制阀41。液面高度数据,从而决定是否开启液位控制阀41排出液体。
[0034]
使用过程:
[0035]
油气进入放空管本体1后,与入口分流器5发生碰撞,减缓入口气液的速度,油液顺着导液板6流下,到液体聚集区12。初步沉降分离,带着液雾的气体往上升,遇到左右交叉的缓冲板8,流速更缓,接触时间更长。气体再进入除雾器9,利用碰撞作用把在沉降分离中未能除去的较小的液滴除去。
[0036]
为了避免高压、低压空管放空时油气会从放空管道一起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通过改进在高压、低压放空管加装缓冲分离器和除雾器,废气从顶部放空,油液聚积到缓冲分离器底部通过阀门排除收集。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