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处理水体中氨氮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25219166发布日期:2021-05-28 14:1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处理水体中氨氮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去除水中氨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氨氮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物污染物之一,当处理不当、含有过量氨氮的家庭或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中时,往往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问题。此外,过度施肥的农田在雨水作用下引起氨氮渗漏到地下水系中,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氨氮受生物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当亚硝酸盐的浓度超过10mg∙l-1对人体健康有害。同时水中氨氮含量的增加也会引发藻类和细菌增长,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变臭。

净水污泥是自来水处理厂沉降和过滤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每年从自来水处理厂产生的净水污泥日益增多,产量巨大,若处理不当,将净水污泥直接排放或者填埋不仅会浪费净水污泥中的有用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随着净水污泥产量的增加和相关环境标准的日趋严格,净水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早期对净水污泥的处理主要以直接排放和填埋为主,不仅会导致排放区域的河床上升,河道堵塞,其中的铝盐和一些重金属粒子会引起动植物中毒和死亡,在人体内富集造成病变,影响人类生存,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和破坏。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国内外对净水污泥的处理采取相当重视的态度。目前对净水污泥的处理主要是将其无害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主要趋势。

目前国内外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回收利用净水污泥上。将净水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解决净水污泥带来的污染问题,还能节约成本,产生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前景。目前对净水污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中有毒物质的吸附性能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粉末状净水污泥与硅酸钠水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后造粒,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再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干燥、焙烧,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

处理氨氮水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粉末状净水污泥与硅酸钠水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后造粒,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再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干燥、焙烧,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加入含氨氮水体中,完成氨氮水体的处理。

本发明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表面吸附,离子吸附和表面粒子配位反应同时进行,尤其经过高温焙烧后孔隙率增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在处理水体中氨氮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粉末状净水污泥与硅酸钠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25ml;硅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2%,优选5%~10%。

本发明中,混合为常温振荡混合1.5~2.5h,具体振荡为常规技术,能够混合物料即可;焙烧的温度为200~500℃,优选300~400℃;时间为3~5小时,优选4小时。

本发明中,粉末状净水污泥的粒径为100~200目。

本发明中,处理氨氮水体时,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与含氨氮水体的用量比为(10~40)g∶1l;优选(20~30)g∶1l。

本发明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含有sio2和al2o3,具有片层状结构,对氨氮具有好的吸附效果。另外,净水污泥经高温焙烧后片层状结构更加松散,孔隙率增加,比表面积变大,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经过硅酸钠改性后,na+取代了净水污泥中原子半径较大的ca2+和k+,具有更小的空间位阻,从而使硅酸钠改性后的净水污泥对nh4+的吸附量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的实物照片;

图2为净水污泥吸附剂、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的xrd图谱;

图3为净水污泥吸附剂(a)和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b)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粉末状净水污泥与硅酸钠水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后造粒,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再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干燥、焙烧,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

本发明处理氨氮水体的方法如下,将粉末状净水污泥与硅酸钠水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后造粒,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再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干燥、焙烧,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加入氨氮水体中,完成氨氮水体的处理;所得对nh4+的吸附量、吸附率为三次平行实验的平均值(误差符合要求)

用自来水厂取来的净水污泥(现有原料)在100℃下干燥24h,然后经粉碎机粉碎,取粒径100~200目的颗粒作为粉末状净水污泥,用于以下实施例、对比例。本发明仅以净水污泥与硅酸钠(na2sio3·9h2o)为原料,无需其他原料,经过混合、造粒、干燥、焙烧,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具有好的氨氮处理效果。本发明的原料都是常规产品,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测试方法都为常规技术,振荡、煅烧都在常规空气环境下进行。

实施例

在2500ml不同质量浓度硅酸钠水溶液中加入100g的上述粉末状净水污泥,常温常规振荡2h;再静置沉降,吸去上层清液,用蒸馏水将下层沉淀清洗至中性(酸碱值中性),再放入造粒机中常规挤出成型,得到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然后于105℃将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粒子烘干,再放入马弗炉中以不同的温度焙烧4小时(以16℃/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焙烧温度,再保温4小时,空气环境),制备成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实物照片见图1,焙烧后为棕色;表1为实施例参数以及氨氮处理结果。

对比例

粉末状净水污泥用造粒机挤出成型(常规加水,为造粒常识),得到净水污泥粒子;然后于105℃将净水污泥粒子烘干,再放入马弗炉中以350℃焙烧4小时(以16℃/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350℃,再保温4小时,空气环境),制备成净水污泥吸附剂;表1为实施例参数以及氨氮处理结果,为第七组。

氨氮模拟水样的配制

用50mg∙l-1的氯化铵水溶液来模拟实际废水;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氨氮的浓度进行测定。依次分别称取1g吸附剂,放入不同锥形瓶中,随后分别加入50ml先前配制好的氨氮模拟水样,将锥形瓶常温振荡12h(振荡速率为120r/min)后静置,用一次性滴管吸取5ml离心,取1ml上层清液进行吸光度测定,计算出不同改性条件下吸附剂对nh4+的吸附量,结果如表1所示。

用50mg∙l-1的氯化铵水溶液来模拟实际废水;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氨氮的浓度进行测定。称取1.5g组6的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5%、400℃煅烧),放入锥形瓶中,随后加入50ml先前配制好的氨氮模拟水样,将锥形瓶常温振荡12h(振荡速率为120r/min)后静置,用一次性滴管吸取约5ml离心,取1ml上层清液进行吸光度测定,计算出不同吸附剂用量条件下改性净水污泥对nh4+的去除率,结果为95.1%;1g组6的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5%、400℃煅烧)对nh4+的去除率为91.6%;0.5g组6的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5%、400℃煅烧)对nh4+的去除率为67.5%。

以本课题组现有的、现有市售20目至60目的沸石吸附剂进行比较,本发明实施例(组1至组6)的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对nh4+的去除率都明显优于市售20目至60目的沸石吸附剂。

从图2可以看出,净水污泥/硅酸钠复合吸附剂(组一)包括sio2和al2o3结构。净水污泥内部晶体结构中的氧原子还未饱和,因此带有负电荷,对nh4+产生静电吸引;经过硅酸钠改性后,na+取代了净水污泥中原子半径较大的ca2+和k+,具有更小的空间位阻,从而使硅酸钠改性后的净水污泥对nh4+的吸附量增大。

从图3可以看出,净水污泥原来是结构紧密的片状结构,交错层叠在一起。在经过高温煅烧后,净水污泥紧密的片层状结构明显受到了破坏,结构疏松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孔隙,这是因为净水污泥在高温焙烧下水分挥发,有机物减少,形成了孔隙。经过硅酸钠改性后的净水污泥(组一)平层状结构更加松散,孔隙变大,这是由于硅酸钠中的na+与净水污泥中的金属活性位点进行了交换,na+的原子半径更小,因此形成了更大的孔隙,同时也破坏了原有晶格结构,使平层状的结构更加松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