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6953发布日期:2021-06-18 20:1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豆奶是一种具有优质蛋白及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异黄酮和卵磷脂等数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够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治高血压、防治冠心病和防治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所以豆奶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早餐奶,且豆奶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民体质。

豆奶是一种对大豆进行工业化细加工的产品,即通过充分的粉碎后利用超声波使得大豆蛋白、磷脂、油脂和各种辅料等形成牢固的多元缔合体,得到细致而由均匀的固体分散物和液体乳化物,故而具有奶状的稠度,人体能更好的吸收。

目前豆奶的生产设备单一,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将制造工艺分散进行生产,各个工艺步骤之间需要单独的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混合罐和粉碎桶,所述混合罐通过多个支撑腿焊接在底座的中部,而混合罐的周围设置若干个粉碎桶,粉碎桶也通过对应的支撑腿焊接在底座上,粉碎桶底部开设的输出口连接抽液泵的输入端,抽液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混合罐上对应开设的输入口,混合罐中的输入口位于中部朝上的位置;所述混合罐的外表面还安装有加热组件和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开设豆奶输出口且连接l形排料通道的一端,l形排料通道的另一端连接阀门;所述l形排料通道竖直的一段内设置搅拌轴,且搅拌轴下端贯穿l形排料通道上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轴承与其连接,搅拌轴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电机的输出端,搅拌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l形排料通道的外表面,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位于混合罐内的搅拌桨;所述混合罐内设置有活动滤板,活动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压板且固定安装有混合罐的内壁上,而压板的下方向下依次设置有排渣口和混合物输入口,所述活动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陶瓷环,同时活动滤板的上下活动范围内设置有耐磨陶瓷套筒,排渣口和混合物输入口也设置在耐磨陶瓷套筒的安装范围内,耐磨陶瓷套筒嵌入安装在混合罐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渣口为多个且共面设置,混合物输入口也为多个且共面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滤板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压板中心开设的通孔并通过连接支架与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液压伸缩杆通过罩壳固定连接在混合罐的顶部安装开口处;所述转轴位于压板中心通孔处的活动范围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升降筒,升降筒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压板的中心通孔位置;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当活动滤板由混合物输入口下方运动到排渣口下方的时候,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离心电机的输出端,离心电机固定安装罩壳上,通过液压伸缩杆将活动滤板下降到混合物输入口下方,当一组物料输入完成后,通过液压伸缩杆控制活动滤板向压板运动,并在两者靠近的过程中对滤渣中吸附的豆浆挤压出,最后液压伸缩杆将活动滤板下降到排渣口的位置,此时再通过开启离心电机促使活动滤板转动,以使得滤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渣口甩出去;最后液压伸缩杆将活动滤板下降到混合物输入口下方实现对下一组物料的过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支架由两个圆筒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构成,而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和转轴的端部均通过轴承与对应段圆筒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桶顶部设置半圆形开口,且半圆形开口的一边通过铰链连接半圆形盖板的一边,粉碎桶的顶部另外半边通过支架连接添加物储存罐的底部,添加物储存罐的下方开设输出口并通过带阀门的排料管连接粉碎桶顶部的输入口,粉碎桶的顶部侧面位置开孔并用于连接加水管道;所述粉碎桶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刀,粉碎刀的中心轴下端穿过粉碎桶底部的安装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粉碎刀的中心轴下端还通过联轴器与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粉碎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形盖板的侧面垂直连接弧形滑动板的一端,弧形滑动板为四分之一圆形的金属板,弧形滑动板中部开设滑槽并与粉碎桶上焊接的定位销配合滑动,所述弧形滑动板的另一端铰接开盖气缸的输出端,开盖气缸的另一端铰接在粉碎桶表面焊接的支撑臂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罐的外表面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排渣通道,排渣通道位于排渣口的外侧,排渣通道的横截面为l形,排渣通道的水平边为一侧向另一侧渐变降低设置,以便于能够将冲洗流动的豆渣快速排走;所述排渣通道最低点的底部侧面开设废料输出口,且废料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渣槽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渣通道的顶部还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环形盖板,环形盖板位于排渣通道底部最高点的位置开设进水口并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水泵的输出端,清洗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集渣槽底部的排水口;所述集渣槽的中部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延伸到外部,输送带位于集渣槽顶部排放废料口的下方;该输送带为网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盖板的下表面中部开设多个槽,且槽内安装另外的紫外线杀菌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水泵的输入和输出端均安装有单独的电磁阀门,在进行清洗操作的时候电磁阀门为开放状态;其次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也安装有单独的电磁阀门,输送物料的时候电磁阀门保持开放;而当需要内部加压的时候上述的电磁阀门以及其他阀门配合关闭,以便于高压加温煮沸豆浆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计多个粉碎桶,可以实现多次物料的添加,配合人工辅助对每次排空的粉碎罐添加黄豆,实现高效的豆奶生产。

本发明中设计的活动滤板能够实现升降和转动,从而达到了过滤效果同时对滤渣的快速排出。

本方面集成度高,能够实现多种物料的分步添加,也可以实现粉碎-输送-过滤-混合的多进程加工,从原料到产品,减少制造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过多接触,保证安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过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排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中粉碎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中排渣通道以及对应滤渣排放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活动滤板2、压板3、离心电机4、液压伸缩杆5、加压泵6、排渣通道7、混合罐8、添加物储存罐9、粉碎桶10、粉碎刀11、粉碎电机12、排料通道13、搅拌电机14、搅拌桨15、连接支架16、转轴17、排渣口18、从动齿轮19、升降筒20、滤网21、耐磨陶瓷环22、主动齿轮23、带阀门的排料管24、半圆形盖板25、定位销26、弧形滑动板27、开盖气缸28、紫外线杀菌灯29、环形盖板30、清洗水泵31、集渣槽32、输送带33、抽液泵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豆奶加工的多物料多进程混合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混合罐8和粉碎桶10,所述混合罐8通过多个支撑腿焊接在底座1的中部,而混合罐8的周围设置若干个粉碎桶10,粉碎桶10也通过对应的支撑腿焊接在底座1上,粉碎桶10底部开设的输出口连接抽液泵34的输入端,抽液泵3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混合罐8上对应开设的输入口,混合罐8中的输入口位于中部朝上的位置,通过抽液泵34将粉碎桶10粉碎的豆渣和豆浆混合物抽送到混合罐8内进行过滤和等待混合。

所述混合罐8的外表面还安装有加热组件,用于对内部混合完成的豆奶做最后的加热;所述混合罐8的外壁上还安装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利用超声波使得大豆蛋白、磷脂等成分充分的乳化和分散。

所述混合罐8的底部开设豆奶输出口且连接l形排料通道13的一端,l形排料通道13的另一端连接阀门(图中未示出),通过该阀门实现排放控制;所述l形排料通道13竖直的一段内设置搅拌轴,且搅拌轴下端贯穿l形排料通道13上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轴承与其连接,搅拌轴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电机15的输出端,搅拌电机15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l形排料通道13的外表面,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位于混合罐8内的搅拌桨15,用于进行混合搅拌;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轴承两端对应的安装孔内安装机械密封,用于保证密封以避免泄露。

所述混合罐8内设置有活动滤板2,活动滤板2的上方设置有压板3且固定安装有混合罐8的内壁上,而压板3的下方向下依次设置有排渣口18和混合物输入口,其中排渣口为多个且共面设置,排渣口的长度尽可能大的开设,便于更好的出渣,混合物输入口也为多个且共面设置。所述活动滤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陶瓷环22,同时活动滤板2的上下活动范围内设置有耐磨陶瓷套筒,排渣口18和混合物输入口也设置在耐磨陶瓷套筒的安装范围内,耐磨陶瓷套筒嵌入安装在混合罐8的内壁上,且耐磨陶瓷环22与耐磨陶瓷套筒之间间隙配合设置,在公差带内的配合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豆渣下漏,确保成品豆奶中的较大固体颗粒物含量达标即可。

所述活动滤板2为不锈钢框架上覆盖滤网21构成。

所述活动滤板2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轴17的一端,转轴17的另一端穿过压板3中心开设的通孔并通过连接支架16与液压伸缩杆5的输出端连接,液压伸缩杆5通过罩壳固定连接在混合罐8的顶部安装开口处;所述转轴17位于压板3中心通孔处的活动范围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升降筒20,升降筒20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压板3的中心通孔位置;所述连接支架16由两个圆筒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构成,而液压伸缩杆5的输出端和转轴17的端部均通过轴承与对应段圆筒内壁转动连接,以确保能够提升的同时还能够被控制转动;所述转轴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9,从动齿轮19的宽度较大,当活动滤板2由混合物输入口下方运动到排渣口18下方的时候,从动齿轮19啮合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固定连接在离心电机4的输出端,离心电机4固定安装罩壳上,在实际设计加工的时候从动齿轮19的上下端边缘加工成圆弧倒角形状,而从动齿轮的每条齿的两端均加工圆头,确保在两个齿轮相对运动并在即将啮合的时候起到导向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且需要对输入的固液混合过滤的时候,通过液压伸缩杆5将活动滤板2下降到混合物输入口下方,当一组物料输入完成后,通过液压伸缩杆5控制活动滤板2向压板运动,并在两者靠近的过程中对滤渣中吸附的豆浆挤压出,最后液压伸缩杆5将活动滤板2下降到排渣口的位置,此时再通过开启离心电机4促使活动滤板2转动,以使得滤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渣口甩出去;最后液压伸缩杆5将活动滤板2下降到混合物输入口下方实现对下一组物料的过滤。

所述粉碎桶10顶部设置半圆形开口,且半圆形开口的一边通过铰链连接半圆形盖板25的一边,粉碎桶10的顶部另外半边通过支架连接添加物储存罐9的底部,添加物储存罐9的下方开设输出口并通过带阀门的排料管24连接粉碎桶10顶部的输入口,粉碎桶10的顶部侧面位置开孔并用于连接加水管道,添加物储存罐9内部用于储存发酵剂、糖等混合物,用于最后随蒸馏水一起加入到豆浆中;所述半圆形盖板25的侧面垂直连接弧形滑动板27的一端,弧形滑动板27为四分之一圆形的金属板,弧形滑动板27中部开设滑槽并与粉碎桶10上焊接的定位销26配合滑动,所述弧形滑动板27的另一端铰接开盖气缸28的输出端,开盖气缸28的另一端铰接在粉碎桶10表面焊接的支撑臂上,通过启动系统控制开盖气缸28伸出实现开盖,用于加入黄豆,同时半圆形盖板25的内壁面粘合橡胶层,用于关闭后保证密封;所述粉碎桶10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刀11,粉碎刀11的中心轴下端穿过粉碎桶10底部的安装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粉碎刀11的中心轴下端还通过联轴器与粉碎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粉碎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以便于实现对内部黄豆的粉碎操作。

上述粉碎桶在完成大豆粉碎和输送后,添加纯净水也从粉碎桶内经过,以便于稀释添加物储存罐9排放的添加物质,同时输送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内部残渣的进一步排出,提高后续清洗的操作效率。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设置多个粉碎桶,部分粉碎桶可以粉碎红豆或者绿豆,用于改善豆奶口味。

实施例2

参阅图1-3、5,所述混合罐8的外表面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排渣通道7,排渣通道7位于排渣口的外侧,排渣通道7的横截面为l形(水平的一边与混合罐连接),排渣通道7的水平边为一侧向另一侧渐变降低设置,以便于能够将冲洗流动的豆渣快速排走;所述排渣通道7最低点的底部侧面开设废料输出口,且废料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渣槽32的顶部;所述排渣通道7的顶部还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环形盖板30,环形盖板30位于排渣通道底部最高点的位置开设进水口并通过管道连接清洗水泵31的输出端,清洗水泵3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集渣槽32底部的排水口;所述集渣槽32的中部安装有输送带33,输送带33的一端延伸到外部,输送带33位于集渣槽32顶部排放废料口的下方;该输送带33为网带,从而能够一定的过滤效果,以将大部分的滤渣输出;所述集渣槽32的底部和侧壁多处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29,用于抑制内部细菌滋生。

所述环形盖板30的下表面中部开设多个槽,且槽内安装另外的紫外线杀菌灯29,槽口位置固定连接玻璃板,用于对排渣通道7进行杀菌。

上述清洗水泵31的输入和输出端均安装有单独的电磁阀门,在进行清洗操作的时候电磁阀门为开放状态;其次所述抽液泵34的输出端也安装有单独的电磁阀门,输送物料的时候电磁阀门保持开放;所述压板上开设通孔并通过管道连接加压泵;而当需要内部加压的时候上述的电磁阀门以及其他阀门配合关闭,以便于高压加温煮沸豆浆混合物,达到均质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