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6549发布日期:2021-07-06 18: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法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脱盐技术之一。反渗透装置在火力发电厂水处理中,以其设备操作简单、可靠性强、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原水净水脱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运行中,反渗透膜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微量的无机污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的污染或阻塞。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将会越积越多,从而引起反渗透膜透过量下降和脱盐率降低。对反渗透膜进行及时的化学清洗可有效的恢复膜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污堵会使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下降、产水通量下降、系统压差升高、能耗增加,如不及时清洗会造成膜的不可恢复性损伤,降低膜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系统的运行成本。目前采用的清洗方式一般都是把装有反渗透的装置拆解下来,需要先浸泡12-24小时,再进行酸清洗1-3小时,然后再进行碱清洗1-3小时,还需要尝试用酸和碱来调整ph值,让ph值稳定到7。由于客户群体基本都是大型设备如火电厂发电机组、制药厂纯水系统等,这种清洗方式既耗时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s1、配制清洗液;

酸清洗液为2-10%的盐酸或1-5%的硝酸或5-15%的醋酸,或者是盐酸、硝酸和醋酸其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溶液浓度不超过15%;

碱清洗液是20-30%的氢氧化钠或20-30%的氢氧化钾或1-5%亚硫酸氢钠,或者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亚硫酸氢钠其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溶液浓度不超过30%;

s2、清洗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保安过滤器检查;

s22、把待清洗的反渗透膜装置,放置待第一段超声装置清洗槽或第二段超声装置清洗槽中,打开超声装置清洗槽;

s23、清洗前的冲洗;用反渗透产品水冲洗反渗透系统,打开阀门,流量不超过100m3/h,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2倍进水电导值;

s24、确认阀门状态;

s25、向系统注入清洗液;

s26、反复循环清洗;酸洗控制ph=2-3,碱洗控制ph=11-12;

s27、浸泡;

s28、冲洗。

进一步的,所示s22中设置振动频率为100-200万次/s,持续时间30分钟。

进一步的,所示s25缓缓打开清洗保安过滤器前、后手动门,使清洗溶液注入反渗透,控制进清洗液压力小于0.25mpa,当反渗透不合格产水排放门排出清洗液后,关闭此门使清洗液回至清洗箱。

进一步的,所示s27浸泡1小时后继续循环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s28当清洗溶液的ph值不变化或变化量小,排放清洗液,用除盐水冲洗系统,直至排水ph恢复至中性,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系统3次左右,以排出进水侧的残余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清洗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清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清洗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水箱、清洗水泵10、保护过滤器11、酸保安过滤器3、碱保安过滤器4、第一段超声装置清洗槽1、第二段超声装置清洗槽2、管路系统、阀门、废液汇流箱5、酸清洗液流量计6和碱清洗液流量计7、酸清洗液8和碱清洗液9。

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清洗液;

酸清洗液为2-10%的盐酸或1-5%的硝酸或5-15%的醋酸,或者是盐酸、硝酸和醋酸其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溶液浓度不超过15%。

碱清洗液是20-30%的氢氧化钠或20-30%的氢氧化钾或1-5%亚硫酸氢钠,或者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亚硫酸氢钠其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溶液浓度不超过30%。

高清洗温度可以提高清洗效果,但不能超过40℃,否则会加速膜的损坏。

s2、清洗步骤:

先酸清洗或者先碱清洗,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反渗透膜装置有机物比较多就先进行碱清洗,如果反渗透膜装置无机盐、钙块比较多先进行酸清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保安过滤器检查;

保安过滤器可以防止因清洗药剂不纯或在配药过程中带人大颗粒固体杂质,造成膜筒堵塞或损伤。反渗透清洗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因此清洗系统中保安过滤器的状况很容易被忽略。但问题在于,滤芯是纤维绕制的,清洗过程中的酸性、碱性、氧化性试剂都会对其分子结构造成损伤,清洗下来的大量污物也会在滤芯上沉积,并且保安过滤器在停用期间滤芯会因为潮湿而发霉。上述原因都会导致滤芯失效,起不到过滤截污作用,因此在清洗前打开保安过滤器检查一下滤芯还是很有必要的。

s22、把待清洗的反渗透膜装置,放置待第一段超声装置清洗槽1或第二段超声装置清洗槽2中,打开超声装置清洗槽,设置振动频率为100-200万次/s,持续时间30分钟。

s23、清洗前的冲洗。用反渗透产品水冲洗反渗透系统,打开冲洗进水阀、排放阀及产水排放阀,流量根据清洗泵而定,但不要超过100m3/h,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2倍进水电导值。

s24、确认阀门状态。根据操作规程正确开、关清洗系统相关阀门。

s25、向系统注入清洗液。缓缓打开清洗保安过滤器前、后手动门,使清洗溶液注入反渗透,控制进清洗液压力小于0.25mpa,当反渗透不合格产水排放门排出清洗液后,关闭此门使清洗液回至清洗箱。

s26、反复循环清洗。循环清洗全过程都必须保持清洗溶液的ph值,当ph上升或下降时(变化超过0.3-0.5),必须向清洗溶液中补充适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酸洗控制ph=2-3,碱洗控制ph=11-12。

s27、浸泡。停泵关闭进出、水阀门,浸泡1小时后继续循环清洗。

s28、冲洗。当清洗溶液的ph值不变化或变化量小,排放清洗液,用除盐水冲洗系统,直至排水ph恢复至中性。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系统3次左右,以排出进水侧的残余物。

本发明的清洗效果如图2所示,清洗效果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打开超声装置后,清洗时间明显缩短,时间缩短70%。

本发明通过清洗前后反渗透装置运行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一、二级压差,二级与浓水之间压差明显降低,入口流量、产水流量显著提高。清洗效果明显。这种新型反渗透膜清洗工艺耗时短3-6小时就能够完成整个清洗过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