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7770发布日期:2021-08-27 13:3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薯粉是将薯块切碎研磨后得来的,传统的薯粉研磨需要人们手动将薯块切碎后,再使用研磨工具将薯块压碎进行研磨,但由于人们的手部力量有限,在研磨时并不能将其研磨的比较均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操作不易,人们需要手动地将薯块放置在研磨设备上,研磨后的薯粉没有落在一个固定的容器内,使得人们不易对其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自动研磨、便于收集和自动上料的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操作步骤多、手动研磨、不便收集和手动上料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自动研磨、便于收集和自动上料的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包括:

底板,底板上设有电机;

下料机构,底板上设有下料机构;

搅碎机构,底板上设有搅碎机构,搅碎机构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碾压机构,底板上设有碾压机构,碾压机构与搅碎机构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料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板,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板;

装料环,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装料环,装料环上开有通孔。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搅碎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架,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架;

第一转轴,第一支撑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

第一皮带组件,第一转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组件;

第二支撑架,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架;

第二转轴,第二支撑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

第一锥齿轮组,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

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

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块;

第一盛料框,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盛料框;

第三转轴,第一盛料框上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

第二皮带组件,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组件;

下料口,第一盛料框上设有下料口;

刮料板,第三转轴上设有刮料板,刮料板在第一盛料框内转动;

刀片,第三转轴上对称设有刀片,刀片在第一盛料框内转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碾压机构包括:

第三支撑架,底板上设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电机输出轴转动式连接;

第四支撑架,底板上设有第四支撑架;

第四转轴,第四支撑架上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

第二锥齿轮组,第四转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

第五支撑架,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五支撑架;

下料板,第五支撑架之间设有下料板,下料板与第四转轴转动式连接;

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支撑块;

第二盛料框,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二盛料框,第二盛料框底部开有多个出料口,第二盛料框与第四转轴转动式连接,下料板位于第二盛料框下方;

碾压块,第四转轴上设有碾压块,碾压块在第二盛料框内转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

第五转轴,第一支撑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

第二齿轮,第五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支撑杆,第五转轴上设有支撑杆;

推块,支撑杆上对称设有推块,推块在装料环上滑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筛选机构,筛选机构包括:

第六支撑架,底板上设有多个第六支撑架;

第二支撑板,第六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

第一弹簧线,第二支撑板内壁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弹簧线;

过滤网,第一弹簧线之间设有过滤网;

第一手柄,过滤网上设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在第二支撑板上滑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装料机构,装料机构包括:

第二弹簧线,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线;

收集框,第二弹簧线之间放置有收集框;

第二手柄,收集框上设有第二手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有搅碎机构和碾压机构的配合,使得薯块能自动研磨成薯粉,人们使用时操作简单易上手。

2、通过设有下料机构和推料机构的配合,使得数块能被自动推落,无需人们手动上料。

3、通过设有筛选机构和装料机构的配合,使得薯粉能被快速地筛选,然后落至收集框内,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搅碎机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搅碎机构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碾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推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筛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装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底板,2-电机,3-搅碎机构,31-第一支撑架,32-第一转轴,33-第一锥齿轮组,34-第一皮带组件,35-第二支撑架,36-第二转轴,37-第一齿轮,38-第二皮带组件,39-第三转轴,310-第一支撑块,311-第一盛料框,312-下料口,313-刮料板,314-刀片,4-碾压机构,41-第三支撑架,42-第二锥齿轮组,43-第四转轴,44-第四支撑架,45-第五支撑架,46-下料板,47-第二支撑块,48-第二盛料框,49-碾压块,5-下料机构,51-第一支撑板,52-装料环,6-推料机构,61-第二齿轮,62-第五转轴,63-支撑杆,64-推块,7-筛选机构,71-第六支撑架,72-第二支撑板,73-第一弹簧线,74-过滤网,75-第一手柄,8-装料机构,81-第二弹簧线,82-收集框,83-第二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一种薯粉制作用研磨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板1、电机2、下料机构5、搅碎机构3和碾压机构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电机2,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下料机构5,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搅碎机构3,搅碎机构3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碾压机构4,碾压机构4与搅碎机构3配合。

当人们需要制作薯粉时,可以使用本装置,首先人们将薯块放置在下料机构5内,接着人们手动将薯块推至搅碎机构3内,接着人们启动电机2,电机2输出轴带动搅碎机构3运作,搅碎机构3带动碾压机构4运作,使得薯块被搅碎机构3切块,然后薯块落至在碾压机构4内,碾压机构4将薯块碾碎,当人们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将电机2关闭即可。

下料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板51和装料环52,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板51,第一支撑板51顶部设有装料环52,装料环52上开有通孔。

首先人们将薯块放置在装料环52内,接着人们将薯块推动,使其从通孔处落至搅碎机构3内。

搅碎机构3包括有第一支撑架31、第一转轴32、第一锥齿轮组33、第一皮带组件34、第二支撑架35、第二转轴36、第一齿轮37、第二皮带组件38、第三转轴39、第一支撑块310、第一盛料框311、下料口312、刮料板313和刀片31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架31,第一支撑架31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与电机2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组件34,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架35,第二支撑架35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36,第二转轴36与第一转轴32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33,第二转轴36上侧设有第一齿轮37,第一支撑板51上侧设有第一支撑块310,第一支撑块310前侧设有第一盛料框311,第一盛料框311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39,第三转轴39与第二转轴36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组件38,第一盛料框311底部前侧设有下料口312,第三转轴39上侧设有刮料板313,刮料板313在第一盛料框311内底部转动,第三转轴39上侧对称设有刀片314,刀片314在第一盛料框311内转动。

首先人们启动电机2,电机2输出轴通过第一皮带组件34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一转轴32通过第一锥齿轮组33带动第二转轴36转动,第二转轴36带动第一齿轮37和第二皮带组件38转动,第二皮带组件38带动第三转轴39转动,第三转轴39带动刮料板313和刀片314转动,此时薯块落至第一盛料框311内,刀片314将薯块切割搅碎,然后刮料板313将落在第一盛料框311内底部的薯块推至下料口312处,使其落至碾压机构4内,当不需要将薯块搅碎时,将电机2关闭即可。

碾压机构4包括有第三支撑架41、第二锥齿轮组42、第四转轴43、第四支撑架44、第五支撑架45、下料板46、第二支撑块47、第二盛料框48和碾压块49,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第三支撑架41,第三支撑架41与电机2输出轴转动式连接,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第四支撑架44,第四支撑架44上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43,第四转轴43与电机2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42,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三个第五支撑架45,第五支撑架45之间设有下料板46,下料板46与第四转轴43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板51中部设有第二支撑块47,第二支撑块47前侧设有第二盛料框48,第二盛料框48底部开有多个出料口,第二盛料框48与第四转轴43转动式连接,下料板46位于第二盛料框48下方,第四转轴43顶部设有碾压块49,碾压块49在第二盛料框48内转动。

电机2输出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42带动第四转轴43转动,第四转轴43带动碾压块49转动,此时搅碎的薯块落至第二盛料框48内,碾压块49将薯块碾压,使其通过出料口落至在下料板46上,如此就可连续不断地制作薯粉。

还包括推料机构6,推料机构6包括有第二齿轮61、第五转轴62、支撑杆63和推块64,第一支撑块310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62,第五转轴62下侧设有第二齿轮61,第二齿轮61与第一齿轮37啮合,第五转轴62上侧设有支撑杆63,支撑杆63下侧对称设有推块64,推块64在装料环52上滑动。

当第一齿轮37转动时,第一齿轮37通过第二齿轮61带动第五转轴62转动,第五转轴62通过支撑杆63带动推块64转动,推块64将装料环52上的薯块推落,如此就可连续不断地将薯块推落。

还包括筛选机构7,筛选机构7包括有第六支撑架71、第二支撑板72、第一弹簧线73、过滤网74和第一手柄75,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四个第六支撑架71,第六支撑架71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72,第二支撑板72前后两侧内壁均设有三个第一弹簧线73,第一弹簧线73之间设有过滤网74,过滤网74右侧设有第一手柄75,第一手柄75在第二支撑板72上滑动。

碾碎后的薯粉从下料板46上落至过滤网74上,接着人们手动拉动第一手柄75,第一手柄75带动过滤网74运动,当过滤网74向左运动时,第一弹簧线73发生形变,此时人们就可将第一手柄75松开,第一弹簧线73带动过滤网74和第一手柄75向右复位,当过滤网74向右运动时,第一弹簧线73再次发生形变,此时将第一手柄75松开,第一弹簧线73带动过滤网74和第一手柄75向左复位,如此重复操作,就可使得过滤网74左右抖动,从而使得其上的薯粉下落,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收集。

还包括装料机构8,装料机构8包括有第二弹簧线81、收集框82和第二手柄8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四个第二弹簧线81,第二弹簧线81之间放置有收集框82,收集框82后侧设有第二手柄83。

首先人们将收集框82放置在第二弹簧线81之间,当过滤网74上的薯粉落至收集框82内,薯粉带动收集框82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弹簧线81发生形变,当收集框82内的薯粉装满时,人们就可向后拉动第二手柄83,第二手柄83抖动收集框82向后运动,使得收集框82与第二弹簧线81分离,此时第二弹簧线81复位,接着人们就可对收集框82内的薯粉进行收集,当收集完毕后,将收集框82复位即可。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