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9630发布日期:2021-08-24 16:1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常用设备,现有技术中,反应釜一般包括釜体、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以及用于加热釜体内物料的夹套,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进料时一般通过泵将物料直接由进料口泵入,然后通过搅拌桨搅拌混合进行反应,但是仅以搅拌使反应物料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反应时,加入的物料的比例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生成物,因此在加入反应物料时就要控制好各个物料的加入速度来控制釜体内反应物料的比例适中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并且一般搅拌桨与釜体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搅拌桨是通过搅拌其外周的反应物料来带动釜体底部的反应物料移动,来实现均匀混合的目的,但是由于反应物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物料容易沉底,这样的搅拌难以将大密度的物料翻起,导致反应效率较低;而且在反应物料总量较小时,搅拌桨无法直接接触到反应物料,无法由通过搅拌其外周的反应物料来带动釜体底部的反应物料移动,无法达到搅拌的效果,可能导致各反应物料出现沉底和分层,影响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该种反应釜可通过搅拌桨转动来抽吸底部的反应物料,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均匀混合的目的,并且可通过搅拌桨的转动自动按比例的吸取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半径可调的曲轴结构,所述曲轴结构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曲轴结构与所述活塞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曲轴结构和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套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若干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釜体的底部,若干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若干所述喷头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若干所述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均连接有进料通道,若干所述进料通道上均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这种反应釜在运行时,通过搅拌桨转动可带动活塞来回移动,从而从釜体的底部吸取反应物料并将其从喷头分散喷出,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经过文丘里管时,因文丘里效应自动吸取要加入的物料,通过调节各个曲轴结构的曲轴与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曲轴结构的转动半径,可控制各个活塞的伸缩距离,因搅拌桨转动速度一致,伸缩距离的不同会使得各个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不同,进而控制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吸入的反应物料的量,因此既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又能够自动按比例的加入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曲轴结构两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内的所述活塞连接同一所述曲轴结构,两相对的所述活塞套的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同一所述喷头。采用该结构使得在一侧的活塞套内吸取反应物料时,对侧的活塞套内必然在挤出反应物料,使得喷头不间断的喷射,提升混合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若干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向和/或交叉。采用该结构使得喷头内喷出的反应物料小液滴能够碰撞融合,进一步提升混合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转动限位于所述釜体内的若干同轴的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桨叶,所述曲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相对面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径向延伸的滑槽,两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所述连杆的一端,其中一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以改变所述活塞的行程。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线性驱动装置快速的调整活动杆在滑槽内的位置,即快速调整活动杆与转轴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快速调整对应连接的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从而快速的调节需要加入的反应物料的比例,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釜体内固定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套筒,若干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套筒内。采用该结构用于对转轴进行限位,防止转轴的转动中心偏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槽经过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当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时,所述转轴转动时,该活动杆所连接的所述活塞静止。在不同的反应中,反应物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在反应物料数量较少时,采用该结构能够将一些活动杆移动至转轴的转动中心处,使得这些活动杆连接的活塞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包括依次设置有锥形导向段、喷射区以及真空室,所述锥形导向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液口,所述喷射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喷头,所述真空室连通所述吸液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反应釜在运行时,通过搅拌桨转动可带动活塞来回移动,从而从釜体的底部吸取反应物料并将其从喷头分散喷出,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经过文丘里管时,因文丘里效应自动吸取要加入的物料,通过调节各个曲轴结构的曲轴与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曲轴结构的转动半径,可控制各个活塞的伸缩距离,因搅拌桨转动速度一致,伸缩距离的不同会使得各个活塞套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不同,进而控制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吸入的反应物料的量,因此既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又能够自动按比例的加入反应物料,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轴与定位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文丘里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6,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内设置有由电机2驱动的搅拌桨3,电机2固定在釜体1顶部,搅拌桨3一端连接电机2,另一端转动设置于釜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搅拌桨3上设置有三个转动半径可调的曲轴结构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有更多个曲轴结构4;曲轴结构4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活塞套5内活动设置有活塞51,曲轴结构4与活塞51之间设置有连杆52,连杆52两端分别与曲轴结构4和活塞51转动连接,活塞套5底部设置有进液口53和出液口54,进液口53和出液口54上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两个进液口53通过管道连接釜体1的底部,三个出液口54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7,三个喷头7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8,三个文丘里管8的吸液口81均连接有进料通道11,三个进料通道11上均设置有与其流向匹配的单向阀6。这种反应釜在运行时,通过搅拌桨3转动可带动活塞51来回移动,从而从釜体1的底部吸取反应物料并将其从喷头7分散喷出,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在反应物料经过文丘里管8时,因文丘里效应自动吸取要加入的物料,通过调节各个曲轴结构4的曲轴与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曲轴结构4的转动半径,可控制各个活塞51的伸缩距离,因搅拌桨3转动速度一致,伸缩距离的不同会使得各个活塞套5的出液口53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不同,进而控制文丘里管8的吸液口吸入的反应物料的量,因此既能够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目的,又能够自动按比例的加入反应物料,可在加入反应物料时即将各反应物料按设定的比例混合,防止因反应物料加入时的比例不同而产生其他生成物。在反应之初,管道中流动的是反应釜内的气体,通过气体流过文丘里管8开始吸入反应物料,而后管道中流动的则是反应物料。

本实施例中,曲轴结构4两侧均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5,两相对的活塞套5内的活塞51连接同一曲轴结构4,两相对的活塞套5的出液口54通过管道连接同一喷头7。采用该结构使得在一侧的活塞套5内吸取反应物料时,对侧的活塞套5内必然在挤出反应物料,使得喷头7不间断的喷射,提升混合效率。

本实施例中,三个喷头7的其中两个喷头7的喷射方向相向,另一喷头7喷射方向与其他两个喷头7的喷射方向交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有更多个喷头7的情况下,可将多个喷头7的喷射方向交叉。采用该结构使得喷头7内喷出的反应物料小液滴能够碰撞融合,进一步提升混合效率。

本实施例中,搅拌桨3包括转动限位于釜体1内的四段同轴的转轴31以及固定于转轴31上的桨叶32,曲轴结构4包括设置在转轴31两相对面上的转动盘41,转动盘41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径向延伸的滑槽42,两滑槽42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杆43,活动杆43上套设有连杆52的一端,其中一转动盘41上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44,线性驱动装置44驱动活动杆43在滑槽42内移动以改变活塞51的行程,本实施例中,线性驱动装置44采用电动推杆,可将活动杆43在滑槽42内的任意位置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性驱动装置44也可采用丝杠螺母机构等只要可驱动活动杆43在滑槽42内的任意位置定位的结构均可,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线性驱动装置44快速的调整活动杆43在滑槽42内的位置,即快速调整活动杆43与转轴31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快速调整对应连接的活塞套5的出液口54连接的管道中的流量,从而快速的调节需要加入的反应物料的比例,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釜体1内固定设置有定位支架9,定位支架9上设置有七个定位套筒91,四段转轴31均穿设于定位套筒91内。采用该结构用于对转轴31进行限位,防止转轴31的转动中心偏移。

本实施例中,滑槽42经过转轴31的转动中心,当活动杆43位于转轴31的转动中心时,转轴31转动时,该活动杆43所连接的活塞51静止。在不同的反应中,反应物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在反应物料数量较少时,采用该结构能够将一些活动杆43移动至转轴31的转动中心处,使得这些活动杆43连接的活塞51不运动,参见图5,图5中的活动杆43即位于转轴31的转动中心处,在转轴31转动时,活动杆43在转轴31之间传递转动力矩,并不发生移动,因此其连接的活塞51不会发生运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文丘里管8包括依次设置有锥形导向段82、喷射区83以及真空室84,锥形导向段82通过管道连接出液口54,喷射区83通过管道连接喷头7,真空室84连通吸液口81。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