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3595发布日期:2021-09-25 03:1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加热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路板等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经过点胶、涂覆漆等方式提高电子产品的耐用性,在完成上述工序之后需要将电路板置于加热炉内进行烘烤从而使胶水固化。
3.目前的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将产品从炉体内的一端置入,之后通过加热炉内部的传送带进行输送,将产品输送至另一端出口之后送出,利用加热炉内的空气对胶水进行固化,同时利用输送的速度决定电路板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的加热炉通常是长条状的,此时在需要加工的物料的数量增加时,需要增加加热炉的整体长度,从而导致占地面积增大,从而导致放置位置受到较大的制约。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减小加热炉的占地面积,使其的摆放更加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包括:架体;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架体上用于对工件进行加热;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架体上将工件移动至托盘内;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架体上将托盘移动至加热机构内;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架体上并将固化完成的工件从托盘上取下;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设置于架体上并将加热机构内的托盘移动至下料机构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并能够承接托盘的若干承接板及设置于炉体内的加热件,所述炉体靠近送料机构及接料机构的一侧均呈开口设置,所述承接板呈竖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靠近炉体的两侧开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炉体内托盘的排列顺序设置为竖向,从而减小了其所需要占用的地面的面积,从而使其的摆放更加方便。
9.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沿架体竖向移动的送料架、驱动送料架竖向移动的第一送料驱动件及带动托盘朝向加热机构移动的送料件,所述送料架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靠近炉体的开口;所述送料件包括能够与托盘抵接的送料推板、带动送料推板水平移动的第二送料驱动件及带动送料推板竖向移动的第三送料驱动件,所述第三送料驱动件设置于送料架
上,所述第二送料驱动件设置于第三送料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送料推板设置于第二送料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送料推板设置于托盘下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送料机构将装有工件的托盘推入炉体内进行加工,此时不再需要人工将托盘进行上料,在利用机械上料的过程中不易受到炉体内散发的高温空气的影响,从而使托盘上料至炉体内的过程更加方便。
11.可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承载架,所述上料承载架设置于架体上;送料移动机构,所述送料移动机构设置于上料承载架上并推动托盘朝向送料机构移动;上料吸盘,用于吸取工件;第一上料驱动件,所述第一上料驱动件设置于架体上用于带动上料吸盘水平移动;第二上料驱动件,所述第二上料驱动件设置于第一上料驱动件的驱动端并带动上料吸盘竖向移动;所述上料吸盘设置于第二上料驱动件的驱动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料吸盘将待加工的工件吸附之后置于托盘上,之后利用送料移动机构将装有工件的托盘移动至送料机构上,工件置于托盘内的过程不再需要人工进行,从而使整体的加工过程更加高效。
13.可选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沿架体竖向移动的接料架及驱动接料架竖向移动的接料驱动件,所述接料架的一端靠近炉体远离送料机构的一端开口,所述接料驱动件设置于架体上,所述接料架连接于接料驱动件的驱动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接料机构将被送料机构装入炉体内的托盘推出的托盘承接,之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在承接被推出的托盘的过程中,不再需要考虑高温的影响,从而使接收托盘的过程更加方便。
15.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承载架,所述下料承载架设置于架体上;接料移动机构,所述接料移动机构设置于下料架上并推动托盘下料;下料吸盘,用于吸取工件;下料驱动件,所述下料驱动件设置于架体上并带动下料吸盘移动;所述下料吸盘设置于下料驱动件的驱动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料吸盘将加工能完成的工件从托盘内取出,之后将托盘移动至收集的地方,从而使工件从托盘上下料的过程更加方便。
17.可选的:所述炉体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竖向滑移于炉体开口处的密封板及分别设置于密封板上下两侧的密封条,位于上下两端内的密封条分别固定于炉体的开口的上下端面处,所述密封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密封条固定,所述密封条与炉体开口的侧壁抵接并竖向滑移,所述密封板远离炉体的侧壁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连接孔,托盘能够穿过连接孔,所述送料架及接料架分别与一块密封板连接并带动密封板竖向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机构将炉体的两端开口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小
了热量散失的速度,使炉体内的温度可保持稳定,从而使工件的加热固化的效率不易受到影响。
19.可选的: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将空置的托盘由下料承载架移动至上料承载架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带动托盘从下料承载架上下移的第一输送件、带动托盘移动至下料承载架上的第二输送件及将托盘从第一输送件移动至第二输送件的第三输送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输送机构将取下工件的托盘移动至上料机构处,从而将托盘循环使用。
2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件包括沿架体竖向移动的第一输送板及带动第一输送板竖向移动的第一输送驱动件,所述第一输送驱动件设置于架体上,所述第一输送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输送板连接;所述接料移动机构包括水平滑移于接料架上的接料板、转动连接于接料板上的接料滚轮、驱动接料滚轮转动的第一滚轮驱动件及带动接料板水平移动的第一夹合驱动件,所述接料滚轮设置于接料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且平行于托盘移出炉体的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滚轮驱动件设置于接料板上,所述第一夹合驱动件设置于接料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板上端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接料滚轮能够嵌设于第一让位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料机构将托盘移动至接料承载台上之后,接料移动机构在托盘上的工件被取下之后下移,从而使接料板可继续承载新的未取下工件的托盘。
23.可选的:所述第二输送件包括沿架体竖向移动的第二输送板及带动第二输送板竖向移动的第二输送驱动件,所述第二输送驱动件设置于架体上,所述第二输送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二输送板连接;所述送料移动机构包括水平滑移于送料架上的送料板、转动连接于送料板上的送料滚轮、驱动送料滚轮转动的第二滚轮驱动件及带动接料板水平移动的第二夹合驱动件,所述送料滚轮设置于送料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且平行于托盘进入炉体的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滚轮驱动件设置于送料板上,所述第二夹合驱动件设置于送料架上,所述第二输送板上端设置有第二让位槽,所述送料滚轮能够嵌设于第二让位槽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送料移动机构将空的托盘移动至送料板上,此时送料板将托盘承载之后上料吸盘可将工件移动至托盘内,送料移动机构继续移动从而将空的托盘继续输送。
25.可选的:所述第三输送件包括设置于架体上的输送架、设置于输送架上的第三输送驱动件、将托盘朝向输送架驱动的拉板及带动托盘朝向送料板移动的下料推板,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带动拉板移动的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的驱动端与拉板连接;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带动下料推板竖向移动的第一推动件及带动下料推板水平移动的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二推动件设置于第一推动件的驱动端,所述下料推板设置于第二推动件的驱动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板将接料移动机构上的托盘移动至输送架上,利用下料推板将托盘推动至送料移动机构上,从而使托盘不易因重量较大而无法移动,使托盘的运输过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加热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送料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接料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下料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三输送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架体;2、加热机构;21、炉体;22、承接板;3、上料机构;31、上料承载架;32、送料移动机构;321、送料板;322、送料滚轮;323、第二滚轮驱动件;324、第二夹合驱动件;33、上料吸盘;34、第一上料驱动件;35、第二上料驱动件;4、送料机构;41、送料架;42、第一送料驱动件;43、送料件;431、送料推板;432、第二送料驱动件;433、第三送料驱动件;5、接料机构;51、接料架;52、接料驱动件;6、下料机构;61、下料承载架;62、接料移动机构;621、接料板;622、接料滚轮;623、第一滚轮驱动件;624、第一夹合驱动件;63、下料吸盘;64、下料驱动件;7、密封机构;71、密封板;711、连接孔;72、密封条; 81、第一输送件;811、第一输送板;812、第一输送驱动件;813、第一支撑板;814、第一让位槽;82、第二输送件;821、第二输送板;822、第二输送驱动件;823、第二支撑板;824、第二让位槽;83、第三输送件;831、输送架;832、第三输送驱动件;833、拉板;834、下料推板;835、拉动件;836、第一推动件;837、第二推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循环传动式固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架体1、设置于架体1内的加热机构2、上料机构3、送料机构4、接料机构5及下料机构6,上料机构3及送料机构4设置于加热机构2一侧,接料机构5及下料机构6设置于加热机构2另一侧。上料机构3将工件移动至托盘内并移动至送料机构4上,送料机构4将承载有工件的托盘移动至加热机构2内,在推入托盘的同时,利用该托盘将加热机构2内加热过的托盘推动至接料机构5上,接料机构5将托盘移动至下料机构6,利用下料机构6将工件从托盘中取下。
31.如图2所示,加热机构2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炉体21、设置于炉体21内并能够承载托盘的若干承接板22及设置于炉体21内的加热件,炉体21的两端开口相互远离,且分别朝向送料机构4及接料机构5。承载板呈水平设置于炉体21内,其沿竖向排列,承载工件的托盘两端搭设于承载板上,从而于炉体21内加热。通过将工件的承载方式设置为竖向,从而减少了在加工过程中炉体21所需要占用的用地面积,从而使其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32.如图3所示,送料机构4包括沿架体1竖向移动的送料架41、驱动送料架41竖向移动的第一送料驱动件42及带动托盘朝向加热机构2移动的送料件43。第一送料驱动件42为电机及丝杠,电机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上,其输出轴通过皮带与两根丝杠连接并带动丝杠转动。两根丝杠均转动连接于架体1上,且其分别位于送料架41上的托盘的输送方向的两侧,两根丝杠均穿过送料架41并与送料架41螺纹连接。送料架41上还设置有输送托盘的皮带输送机。
33.如图3所示,送料件43包括推动托盘移动的送料推板431,带动送料推板431水平移动的第二送料驱动件432及带动送料推板431竖向移动的第三送料驱动件433,第三送料驱动件433为气缸,第二送料驱动件432为丝杠滑台。第三送料驱动件433设置于送料架41上,其活塞杆与第一送料驱动件42连接,送料推板431设置于第二送料驱动件432的驱动端上。此时在将托盘置入炉体21内时,第三送料驱动件433带动送料推板431上升,使送料推板431能够与托盘远离炉体21的侧壁抵接,之后第二送料驱动件432带动送料推板431朝向炉体21移动,从而带动托盘进入炉体21内。
34.如图4所示,所述接料机构5包括沿架体1竖向移动的接料架51及驱动接料架51竖向移动的接料驱动件52,接料驱动件52为丝杠及电机,电机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上,其输出轴通过皮带与两根丝杠连接并带动丝杠转动。两根丝杠均转动连接于架体1上,且其分别位于接料架51上的托盘的输送方向的两侧,两根丝杠均穿过接料架51并与接料架51螺纹连接,接料架51上还设置有输送托盘的皮带输送机。
35.如图2所示,炉体21的两端开口处皆设置有防止炉体21内的热空气外泄的密封机构7,密封机构7包括竖向滑移于炉体21开口处的密封板71及分别设置于密封板71上下两端的密封条72,位于上下两侧的密封条72分别与炉体21开口的上下端面固定。密封条72呈风琴罩状,其两侧壁与炉体21的开口侧壁滑移连接,从而在密封板71竖向移动的过程中,仍能将炉体21的开口封闭。密封板71远离炉体21的端面开设有通过托盘的连接孔711,连接孔711将密封板71靠近炉体21的端面贯穿,位于炉体21两侧的接料架51及送料架41均与一块密封板71使用螺栓固定,且皮带输送机上的托板可从连接孔711内穿过。
36.如图5所示,上料机构3包括放置托盘的上料承载架31、将托盘朝向送料机构4推动的送料移动机构32、用于吸取工件的上料吸盘33、带动上料吸盘33水平移动的第一上料驱动件34及带动上料吸盘33竖向移动的第二上料驱动件35,第一上料驱动件34为丝杠滑台,第二上料驱动件35为气缸。第一上料驱动件34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上,其驱动端与第二上料驱动件35使用螺栓固定,上料吸盘33使用螺栓固定于第二上料驱动件35的活塞杆处。托盘放置于上料承载架31上,之后利用上料吸盘33将工件吸取并移动至托盘上。
37.如图5和图6所示,送料移动机构32包括水平滑移于上料承载架31上的两组送料板321、转动连接于送料板321上的若干送料滚轮322、驱动送料滚轮322同时转动的第二滚轮驱动件323及带动接料板621水平移动的第二夹合驱动件324。送料滚轮322设置于两块送料板321相互靠近的侧壁,且位于同一送料板321上的送料滚轮322水平排列,送料板321平行于托盘朝向炉体21内的输送方向。第二滚轮驱动件323为电机,其使用螺栓固定于送料板321上,其输出轴处通过皮带与同一送料板321上的送料滚轮322连接,并带动送料滚转转动。第二夹合驱动件324为气缸,其使用螺栓固定于上料承载架31上,其活塞杆与送料板321连接并带动两块送料板321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
38.如图7所示,下料机构6包括用于放置托盘的下料承载架61、将托盘移动至下料承载架61上的接料移动机构62、用于吸取工件的下料吸盘63及带动下料吸盘63移动的下料驱动件64。下料驱动件64为机械手,下料驱动件64设置于架体1上,其输出端使用螺栓与下料吸盘63连接,从而带动下料吸盘63移动从而将工件从托盘上下料。
39.如图7和图8所示,接料移动机构62包括水平滑移于上料承载架31上的两组接料板621、转动连接于接料板621上的若干接料滚轮622、驱动接料滚轮622同时转动的第一滚轮
驱动件623及带动接料板621水平移动的第一夹合驱动件624。接料滚轮622设置于两块接料板621相互靠近的侧壁,且位于同一接料板621上的接料滚轮622水平排列,接料板621平行于托盘朝向炉体21内的输送方向。第一滚轮驱动件623为电机,其使用螺栓固定于接料板621上,其输出轴处通过皮带与同一接料板621上的接料滚轮622连接,并带动接料滚转转动。第一夹合驱动件624为电机,其使用螺栓固定于上料承载架31上,其活塞杆与接料板621连接并带动两块接料板621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
40.机架上还设置有将取下工件的托盘移动至上料机构3上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带动托盘从下料承载架61上下移的第一输送件81、带动托盘移动至送料承载架下方的第三输送件83及带动托盘移动至送料承载架上的第二输送件82。
41.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输送件81包括沿架体1竖向移动的第一输送板811及带动第一输送板811竖向移动的第一输送驱动件812,第一输送驱动件812为丝杠及电机,电机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上,其输出轴与丝杠同轴连接,丝杠与架体1转动连接,且其穿过第一输送板811并与第一输送板811螺纹连接。第一输送板811上端设置有两块第一支撑板813,两块第一支撑板813分别靠近一块接料板621,第一支撑板813上端开设有第一让位槽814,第一让位槽814将第一支撑板813靠近接料板621的侧壁贯穿,接料滚轮622能够嵌设于第一让位槽814内,此时在需要将取下工件的托盘下移时,第一输送板811上升从而抬升托盘,使托盘与接料滚轮622脱离连接,此时接料滚轮622朝向远离托盘的方向移动,此时下移第一输送板811从而使托盘下降。
42.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输送件82包括沿架体1竖向移动的第二输送板821及带动第二输送板821竖向移动的第二输送驱动件822,第二输送驱动件822为丝杠及电机,电机使用螺栓固定于架体1上,其输出轴与丝杠同轴连接,丝杠与架体1转动连接,且其穿过第二输送板821并与第二输送板821螺纹连接。第二输送板821上端设置有两块第二支撑板823,两块第二支撑板823分别靠近一块送料板321,第二支撑板823上端开设有第二让位槽824,第二让位槽824将第二支撑板823靠近送料板321的侧壁贯穿,送料滚轮322能够嵌设于第二让位槽824内,此时在需要将取下工件的托盘上移时,使送料滚轮322朝向远离托盘的方向移动,之后第二输送板821带动托盘移动至高于送料滚轮322上端,接着送料滚轮322相互靠近从而移动至托盘下方,第二输送板821下方使托盘位于送料滚轮322上。
43.如图9所示,第三输送件83包括设置于架体1上的输送架831、设置于输送架831上的第三输送驱动件832、将托盘朝向输送架831移动的拉板833及带动托盘朝向送料板321移动的下料推板834。第三输送驱动件832为皮带输送机,其设置于输送架831上,并带动取下工件的托盘朝向上料机构3移动。输送架831上设置有带动拉板833水平移动的拉动件835,拉动件835为气缸,拉动件835设置于输送架831上,其输出轴与拉板833连接,拉板833能够与托盘远离输送架831的侧壁抵接,从而带动托盘移动至输送架831驱动件上。输送架831上还设置有带动下料推板834竖向移动的第一推动件836及带动下料推板834水平移动的第二推动件837,第一推动件836及第二推动件837均为气缸,第一推动件836使用螺栓固定于输送架831上,其输出轴处使用螺栓固定有安装板,第二推动件837使用螺栓固定于安装板上,下料推板834使用螺栓固定于第二推动件837上。在托盘移动至靠近第二输送板821时,下料推板834在第一推动件836的推动下上升至托盘远离第二输送板821的一侧,第二推动件837推动托盘移动至第二输送板821上。
4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托盘置于接料滚轮622上,上料吸盘33将工件吸取并移动至位于接料滚轮622的托盘内,装满之后送料架41移动至与接料滚轮622上端平齐,接料滚轮622转动从而将托盘移动至送料架41上,送料架41向上或向下移动至完成固化的托盘处,送料件43推动未加工的托盘朝向炉体21内移动,从而将炉体21内已完成加工的托盘顶出至接料架51上。接料架51移动至靠近下料承载架61,并将托盘移动至下料滚轮上,利用下料吸盘63将工件从托盘内取出。第一输送板811上移从而使托盘与接料滚轮622脱离连接,接料滚轮622在第一夹合驱动件624的带动下相互远离,此时第一输送板811下移至靠近输送架831,拉板833带动托盘移动至输送架831上,之后经过输送架831的输送靠近第二输送板821,推板将托盘推动至第二输送板821上。送料滚轮322相互远离,第二输送板821上升至托盘下端高于送料滚轮322,接着送料滚轮322相互靠近并移动至托盘下方,第二输送板821下降使托盘位于送料滚轮322上。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