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0783发布日期:2021-11-15 19:5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关于反应釜的,尤指一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能被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时,需要将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充分混合反应。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不能使物料实现最大限度的混合,从而造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不合格,且由于资金紧缺,现有生产厂家会使用一个反应釜制备多种物质,在制备两种物质之间,若不清洁干净,上次的物料会对下次的反应造成影响,不利于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彻底并便于清洁的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的反应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
5.釜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用于向釜体内部加料,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将釜体内部的的料排出。
6.搅拌机构设置在釜体内部,搅拌机构包括中心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中心轴设置在釜体上,中心轴的顶部露出釜体,中心轴的底部置于釜体内部,中心轴沿自身中心轴线转动设置,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均位于釜体内部,且沿中心轴由下至上排列设置在中心轴上,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通过动力机构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中心轴为中空状,且底部设有多个出口,用于向釜体内部喷水和喷气。
7.加热机构设置在釜体的底部,为釜体进行加热。
8.进一步,搅拌装置还包括套筒,第二搅拌叶通过套筒设置在中心轴上,第二搅拌叶设置在套筒上,套筒套设在中心轴的外侧,套筒与中心轴同轴心设置,套筒的顶端位于釜体的外部,套筒的下部位于釜体内部,动力机构分别带动套筒和中心轴转动,套筒与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9.进一步,动力机构位于釜体的外部,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电机。
10.第一锥齿轮位于釜体的外部,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中心轴上,且第一锥齿轮的轮齿的方向朝下。
11.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型号相同,位于釜体的外部,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在套筒上,且第二锥齿轮的轮齿的方向朝上。
12.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侧面,且第三锥齿轮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准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啮合。
13.电机,与第三锥齿轮连接,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一步,还包括三通,三通设置在中心轴的顶部,三通有一个出口与中心轴连通,三通有两个进口,一个进口与水源连通,另一个进口与气泵连通。
14.进一步,三通的两个进口均设有阀门。
15.进一步,釜体的底部设有夹层,加热机构为加热丝,加热丝设置在夹层中,加热丝接通电源对釜体进行加热。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搅拌的更彻底。且中心轴可以与水源和气泵连接,当向反应釜加入物料时,可以使气泵通过中心轴向反应釜中通气,对物料进行初步的混合,且反应完毕后可以通过中心轴向反应釜喷水,对反应釜进行清洁。中心轴不但可以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还可以向反应釜内部喷气或喷水,功能多样。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是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相连接,使其通过一个电机便可以实现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旋转方向相反。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搅拌机构;21、中心轴;22、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套筒;25、动力机构;251、第一锥齿轮;252、第二锥齿轮;253、第三锥齿轮;254、电机;3、加热机构;31、电热丝;4、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材料反应釜,包括:釜体1,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3。
22.釜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用于向釜体1内部加料,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用于将釜体1内部的的料排出。
23.搅拌机构设置在釜体1内部,搅拌机构包括中心轴21、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23,中心轴21设置在釜体1上,中心轴21的顶部露出釜体1,中心轴21的底部置于釜体1内部,中心轴21沿自身中心轴线转动设置,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23均位于釜体1内部,且沿中心轴21由下至上排列设置在中心轴21上,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23通过动力机构25带动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中心轴21为中空状,且底部设有多个出口,用于向釜体1内部喷水和喷气。
24.加热机构3设置在釜体1的底部,为釜体1进行加热。
25.进一步,搅拌装置还包括套筒24,第二搅拌叶23通过套筒24设置在中心轴21上,第
二搅拌叶23设置在套筒24上,套筒24设置套设在中心轴21的外侧,套筒24与中心轴21同轴心设置,套筒24的顶端位于釜体1的外部,套筒24的下部位于釜体1内部,动力机构25分别带动套筒24和中心轴21转动,套筒24与中心轴21的旋转方向相反。
26.进一步,动力机构25位于釜体1的外部,包括:第一锥齿轮251位于釜体1的外部,第一锥齿轮251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上,且第一锥齿轮251的轮齿的方向朝下;第二锥齿轮252与第一锥齿轮251型号相同,位于釜体1的外部,第二锥齿轮252固定设置在套筒24上,且第二锥齿轮252的轮齿的方向朝上;第三锥齿轮253位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252之间,且第三锥齿轮253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21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第三锥齿轮253与第一准齿轮和第二锥齿轮252均啮合;电机254,与第三锥齿轮253连接,带动第三锥齿轮253转动。
27.进一步,还包括三通4,三通4设置在中心轴21的顶部,三通4有一个出口与中心轴21连通,三通4有两个进口,一个进口与水源连通,另一个进口与气泵连通。
28.进一步,三通4的两个进口均设有阀门。
29.进一步,釜体1的底部设有夹层,加热机构3为加热丝,加热丝设置在夹层中,加热丝接通电源对釜体1进行加热。
30.本发明中,釜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弧形,釜身为圆柱状,釜体1的底部设有支腿,用于支撑釜体1,进料口11设置多个,多个进料口11设置在釜体1顶部的圆弧处,进料口11不位于釜体1顶部的中心,中心轴21通过釜体1顶部的中心插入釜体1内部,中心轴21的中心轴线与釜体1的中心轴线重合,中心轴21的下半部分位于釜体1内部,且中心轴21的底部与釜体1底部设置一段距离,使二者不接触,套筒24套设在中心轴21的外侧,套筒24的下半部分位于釜体1内部,上半部分位于釜体1外部,位于釜体1内部的部分比位于釜体1外部的部分多,套筒24的长度比中心轴21的长度短,套筒24的顶部位于中心轴21顶部的下方,套筒24的底部位于中心轴21底部的上方,也就是中心轴21的顶部和底部均位于套筒24外,第一搅拌叶22设置在中心轴21的底部,第二搅拌叶23设置在套筒24的底部。
31.第一锥齿轮251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顶部,第一锥齿轮251的轮齿朝下,第二锥齿轮252固定设置在套筒24的顶部,第二锥齿轮252的轮齿朝上,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的规格型号相同。
32.在釜体1的顶部可以设置一个箱体,容纳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箱体贯穿中心轴21和套筒24,使中心轴21相对于箱体可以自由转动,套筒24相对于箱体可以自由转动。
33.第三锥齿轮253位于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中间的侧面,并均与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啮合,电机254可以设置在箱体上,与第三锥齿轮253连接带动第三锥齿轮253转动。
34.中心轴21的顶部通过三通4分别连接水源和气泵,也就是其中一个进口可以通过水管与水龙头连接,另一个进口与气泵连接,打开三通4上控制水源的阀门并关闭控制气泵的阀门,则水进入中心轴21,并从中心轴21底部的出口排出水,打开三通4上控制气泵的阀门并关闭控制水源的阀门,空气进入中心轴21并从中心轴21底部的出口排出,可以起到气
动搅拌的效果。中心轴21底部的出口可以为高压喷嘴,使水进入釜体1内部进行清洁釜体1时,清洁的更彻底,使空气进入时气动搅拌的更彻底。
35.釜体1底部的夹层可以为一个壳体,壳体可以通过搭扣可拆卸设置在釜体1底部,壳体上有与釜体1的出料口12对应的孔,电热丝31可以设置在壳体内壁上,当壳体固定在釜体1底部时,将电热丝31接通电源,既可对釜体1进行加热,电热丝31发生故障时,可以将壳体拆卸下来,进行维修。
36.本发明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口11进入釜体1内部,同时可以关闭三通4上水源阀门打开气泵阀门,对刚进入的物料进行初步的搅拌,物料全部进去釜体1后,关闭气泵阀门,启动电机254,带动第三锥齿轮25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转动,第一锥齿轮251和第二锥齿轮252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锥齿轮251带动中心轴21转动,中心轴21带动第一搅拌叶22转动,第二锥齿轮252带动套筒24转动,套筒24带动第二搅拌叶23转动,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23旋转方向相反,使釜体1内的物料反应更加彻底。如果需要加热可以在搅拌时打开加热机构3,对釜体1进行加热。反应完成后,使物料通过出料口12排出。然后打开三通4的水源阀门,通过中心轴21和高压喷嘴从中心轴21的的底部将水喷射出来,对釜体1内部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通过出料口12将釜体1内部的水排出即可。
37.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