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单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翻转式共享单车前叉强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共享单车前叉会进行强化处理以提高稳定性,前叉由若干钢管焊接而成,现有装置生产此类钢管时,先在钢管表面涂抹一层胶水,然后将弹性小球喷洒至钢管外表,而弹性小球具有一定弹性,弹性小球撞击已经铺设在钢管外表面的小球时会四处飞溅,甚至部分小球掉落至地面,徒然增加弹性小球收集清洗工序,效率低下,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胶水会向下流动集聚于钢管底部,导致将弹性小球喷射至钢管上时,钢管底部的弹性小球含量过多,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时,部分胶水流动至钢管内部,导致部分弹性小球残留在钢管内部,若使用转印的方式粘弹性小球,转印布无法交替重复使用,效率低下,同时转印过程中部分胶水残留至转印布上。
3.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双面翻转式共享单车前叉强化处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装置生产此类钢管时,由于弹性小球具有一定弹性,弹性小球撞击已经铺设在钢管外表面的小球时会四处飞溅,甚至部分小球掉落至地面,徒然增加弹性小球收集清洗工序,效率低下,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胶水会向下流动集聚于钢管底部,导致将弹性小球喷射至钢管上时,钢管底部的弹性小球含量过多,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时,部分胶水流动至钢管内部,导致部分弹性小球残留在钢管内部,若使用转印的方式粘弹性小球,转印布无法交替重复使用,效率低下,同时转印过程中部分胶水残留至转印布上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面翻转式共享单车前叉强化处理装置。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双面翻转式共享单车前叉强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撑块、防滑垫、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翻转组件、上料组件和转印组件;底板与四组支撑块进行固接;底板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底板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底板与第一支撑架进行固接;底板与第二支撑架进行固接;底板与可将弹力小球堆向上运输至沾性布下方的上料组件进行固接;四组支撑块分别与四组防滑垫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与可对粘性布双面交替使用的翻转组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可将沾性布上的弹力小球转印至钢管表面的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与翻转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转印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翻转组件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
6.可选地,翻转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花键轴、第一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联动块、第一限位框、第一电动推
杆、第一吸力器、第二电动滑轨、第三滑块、第一电动转轴、第一联动架、第一限位杆、第一弹簧、第一电动夹具、第二限位杆、第二弹簧、第二电动夹具、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一花键轴的轴套与第三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的轴杆与第一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的轴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的轴套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三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第四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与第一限位框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框与两组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两组第一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吸力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三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并且第二电动滑轨的另一侧与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三滑块与第一电动转轴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两组第一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与两组第二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架与两组第二弹簧进行固接;两组第一限位杆均与第一电动夹具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弹簧均与第一电动夹具进行固接;两组第二限位杆均与第二电动夹具进行固接;两组第二弹簧均与第二电动夹具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第四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
7.可选地,上料组件包括有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第二联动块、第三限位杆、第三弹簧、第一收纳盒、第二电动转轴和第一凸轮;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与第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与底板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两组第三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联动块与两组第三弹簧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第二电动转轴进行固接;两组第三限位杆均与第一收纳盒进行固接;两组第三弹簧均与第一收纳盒进行固接;第二电动转轴与第一凸轮进行固接。
8.可选地,转印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花键轴、第四滑块、第三电动滑轨、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五滑块、第二导轨块、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第三联动块、第三电动转轴、第三电动夹具、第一联动杆、第二收纳盒、第一刮块、第一连接块、第一喷气头组、第二连接块、第四限位杆、第四弹簧、第四联动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吸力器、第四电动滑轨、第六滑块、第一限位筒、第一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三收纳盒和第五支撑架;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第一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的轴杆与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花键轴的轴杆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滑块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通过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五滑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与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二导轨块与第五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与第三
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与第三电动转轴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与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转轴与第三电动夹具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夹具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联动杆与第二收纳盒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盒与第一刮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喷气头组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第四限位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第四弹簧进行固接;第四限位杆与第四联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弹簧与第四联动块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吸力器进行固接;第二吸力器下方设置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与第六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轨与第三收纳盒;第四电动滑轨与第二支撑架进行固接;第六滑块与第一限位筒进行固接;第一限位筒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五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
9.可选地,第一限位框位于第一收纳盒正上方。
10.可选地,第一限位筒内部设置有小凹槽。
11.可选地,第一限位块下部设置有小突起,并且第一限位块可刚好插入至第一限位筒内部。
12.可选地,第一限位块侧面设置多组凹槽。
13.本发明的优点如下:一、为解决现有装置生产此类钢管时,由于弹性小球具有一定弹性,弹性小球撞击已经铺设在钢管外表面的小球时会四处飞溅,甚至部分小球掉落至地面,徒然增加弹性小球收集清洗工序,效率低下,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胶水会向下流动集聚于钢管底部,导致将弹性小球喷射至钢管上时,钢管底部的弹性小球含量过多,同时,将胶水涂抹至钢管表面时,部分胶水流动至钢管内部,导致部分弹性小球残留在钢管内部,若使用转印的方式粘弹性小球,转印布无法交替重复使用,效率低下,同时转印过程中部分胶水残留至转印布上的问题。
14.二、设计了翻转组件,上料组件和转印组件;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通过四组支撑块和四组防滑垫使装置保持稳定,接通电源,操控外置控制器控制装置开始运作,人工将适量弹性小球倒入至底板上的上料组件中,将双面粘性布水平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翻转组件中,将涂抹有胶水的共享单车前叉用钢管固定至第二支撑板的转印组件中,然后上料组件对弹性小球进行震动,使其上表面平整,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中部向下推,使其中部向下凸起,即粘性布四个边缘向上弯折九十度,然后翻转组件配合上料组件工作,使粘性布向下凸起部分运动至弹性小球堆上表面,从而使上层的弹性小球粘在粘性布向下凸起部分的下表面,然后第三支撑板上的翻转组件使粘性布重新展平,然后将粘性布翻转一百八十度,使弹性小球层粘性布位于上表面,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运输至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的转印组件下方,此时钢管上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集聚,胶水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然后转印组件将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并将残留的胶水刮除并收集,然后转印组件将钢管贴合至粘性布上表面,然后带动钢管进行转动,并带动钢管进行水平移动,即钢管在粘性布上表面滚动,由于钢管上的胶水对弹性小球的粘力远大于粘性布对弹性小球的粘力,使得弹性小球转移至钢管表面,然后钢管运动回原位,此时过程中,部分钢管上的胶水流动至粘性布上表面,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
上表面多余的胶水去除干净,避免后续沾合弹性小球后出现弹性小球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15.三、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弹性小球预先分布在粘性布上,然后通过粘性布将弹性小球转印至钢管表面,避免了直接粘合产生的弹性小球飞溅和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还实现了粘性布双层交替使用,在沾性布下表面使用时对上表面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效率,同时自动将集聚在钢管下部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使弹性小球均匀粘合在钢管外表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翻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翻转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翻转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转印组件的侧视图;图9为本发明转印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转印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转印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一限位筒的侧视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一限位筒和第一限位块的侧视图。
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板,2、支撑块,3、防滑垫,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第一支撑架,8、第二支撑架,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花键轴,203、第一滑块,204、第一电动滑轨,205、第一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7、第一丝杆,208、第二滑块,209、第一导轨块,2010、第一联动块,2011、第一限位框,2012、第一电动推杆,2013、第一吸力器,2014、第二电动滑轨,2015、第三滑块,2016、第一电动转轴,2017、第一联动架,2018、第一限位杆,2019、第一弹簧,2020、第一电动夹具,2021、第二限位杆,2022、第二弹簧,2023、第二电动夹具,2024、第三支撑架,2025、第四支撑架,301、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302、第二联动块,303、第三限位杆,304、第三弹簧,305、第一收纳盒,306、第二电动转轴,307、第一凸轮,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一传动杆,404、第三传动轮,405、第四传动轮,406、第二花键轴,407、第四滑块,408、第三电动滑轨,409、第三锥齿轮,4010、第四锥齿轮,4011、第二丝杆,4012、第五滑块,4013、第二导轨块,4014、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4015、第三联动块,4016、第三电动转轴,4017、第三电动夹具,4018、第一联动杆,4019、第二收纳盒,4020、第一刮块,4021、第一连接块,4022、第一喷气头组,4023、第二连接块,4024、第四限位杆,4025、第四弹簧,4026、第四联动块,4027、第二电动推杆,4028、第二吸力器,4029、第四电动滑轨,4030、第六滑块,4031、第一限位筒,4032、第一连接杆,4033、第一限位块,4034、第三收纳盒,4035、第五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一种双面翻转式共享单车前叉强化处理装置,如图1
‑
3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块2、防滑垫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翻转组件、上料组件和转印组件;底板1与四组支撑块2进行固接;底板1与第一支撑板4进行固接;底板1与第二支撑板5进行固接;底板1与第一支撑架7进行固接;底板1与第二支撑架8进行固接;底板1与可将弹力小球堆向上运输至沾性布下方的上料组件进行固接;四组支撑块2分别与四组防滑垫3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5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4与可对粘性布双面交替使用的翻转组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5与第三支撑板6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5与第一支撑架7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5与可将沾性布上的弹力小球转印至钢管表面的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6与翻转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7与转印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8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翻转组件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
20.工作原理:准备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水平面上,通过四组支撑块2和四组防滑垫3使装置保持稳定,接通电源,操控外置控制器控制装置开始运作,人工将适量弹性小球倒入至底板1上的上料组件中,将双面粘性布水平固定于第一支撑板4上的翻转组件中,将涂抹有胶水的共享单车前叉用钢管固定至第二支撑板5的转印组件中,然后上料组件对弹性小球进行震动,使其上表面平整,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中部向下推,使其中部向下凸起,即粘性布四个边缘向上弯折九十度,然后翻转组件配合上料组件工作,使粘性布向下凸起部分运动至弹性小球堆上表面,从而使上层的弹性小球粘在粘性布向下凸起部分的下表面,然后第三支撑板6上的翻转组件使粘性布重新展平,然后将粘性布翻转一百八十度,使弹性小球层粘性布位于上表面,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运输至第一支撑架7和第二支撑架8上的转印组件下方,此时钢管上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集聚,胶水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然后转印组件将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并将残留的胶水刮除并收集,然后转印组件将钢管贴合至粘性布上表面,然后带动钢管进行转动,并带动钢管进行水平移动,即钢管在粘性布上表面滚动,由于钢管上的胶水对弹性小球的粘力远大于粘性布对弹性小球的粘力,使得弹性小球转移至钢管表面,然后钢管运动回原位,此时过程中,部分钢管上的胶水流动至粘性布上表面,然后翻转组件将粘性布上表面多余的胶水去除干净,避免后续沾合弹性小球后出现弹性小球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弹性小球预先分布在粘性布上,然后通过粘性布将弹性小球转印至钢管表面,避免了直接粘合产生的弹性小球飞溅和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还实现了粘性布双层交替使用,在沾性布下表面使用时对上表面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效率,同时自动将集聚在钢管下部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使弹性小球均匀粘合在钢管外表面。
21.如图4
‑
6所示,翻转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花键轴202、第一滑块203、第一电动滑轨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一丝杆207、第二滑块208、第一导轨块209、第一联动块2010、第一限位框2011、第一电动推杆2012、第一吸力器2013、第二电动滑
轨2014、第三滑块2015、第一电动转轴2016、第一联动架2017、第一限位杆2018、第一弹簧2019、第一电动夹具2020、第二限位杆2021、第二弹簧2022、第二电动夹具2023、第三支撑架2024和第四支撑架2025;第一电机201输出端与第一花键轴2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滑轨2014;第一花键轴202的轴套与第三支撑架202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202的轴杆与第一滑块2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202的轴杆与第一锥齿轮205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202的轴套与转印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滑块203与第一电动滑轨20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204与第三支撑架2024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5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6内部与第一丝杆207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7外表面与第二滑块208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7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2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208与第一导轨块20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08与第一联动块2010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209与第四支撑架2025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2010与第一限位框2011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框2011与两组第一电动推杆2012进行固接;两组第一电动推杆2012均与第一吸力器201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2014与第三滑块2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2014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4进行固接,并且第二电动滑轨2014的另一侧与第三支撑板6进行固接;第三滑块2015与第一电动转轴2016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2016与第一联动架2017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2017与两组第一限位杆2018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2017与两组第一弹簧2019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2017与两组第二限位杆2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架2017与两组第二弹簧2022进行固接;两组第一限位杆2018均与第一电动夹具2020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弹簧2019均与第一电动夹具2020进行固接;两组第二限位杆2021均与第二电动夹具2023进行固接;两组第二弹簧2022均与第二电动夹具2023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架2024与第一支撑板4进行固接;第四支撑架2025与第一支撑板4进行固接。
22.首先,将沾性布水平放入至第一联动架2017内部,然后将沾性布两长边分别固定至两组第二电动夹具2023中,将沾性布两短边分别固定至两组第一电动夹具2020中,在两组第二弹簧2022、两组第一弹簧2019、两组第一限位杆2018和两组第二限位杆2021的作用下,两组第二电动夹具2023和两组第一电动夹具2020将沾性布展平,然后第三支撑架2024上的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花键轴202传动第一锥齿轮205转动,第一花键轴202带动转印组件运作,然后第一电动滑轨204带动第一滑块203传动第一花键轴202进行伸长,使第一花键轴202带动第一锥齿轮205啮合第二锥齿轮206,然后第一锥齿轮205带动第二锥齿轮206传动第一丝杆207转动,第一丝杆207带动第二滑块208运动,使第二滑块208在第四支撑架2025上的第一导轨块209上向下滑动,第二滑块208带动第一联动块2010向下运动,第一联动块2010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第一限位框2011推动沾性布中部向下运动,使其中部向下凸起,然后上料组件带动弹性小球堆向上运动贴合沾性布向下凸起的下表面,从而使上层的弹性小球粘在粘性布向下凸起部分的下表面,然后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花键轴202进行反转,使第一限位框2011运动回原位,第一锥齿轮205停止啮合第二锥齿轮206,此时沾性布重新展平,然后第一电动转轴2016带动第一联动架2017翻转一百八十度,第一联动架2017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沾性布翻转一百八十度,即沾性布上的弹性小球层位于上方,然后第二电动滑轨2014带动第三滑块2015传动第一电动转轴2016运动,第一电动转轴2016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沾性布运动至转印组件中,然后转印组件将沾性布上的弹性小球层粘在钢管外表面,然后沾性布运动回原位,此时部分钢管外表面
的胶水残留在粘性布外表面,在进行第二次沾合操作时,第一限位框2011推动沾性布中部向下运动,然后两组第一电动推杆2012同时带动第一吸力器2013向下运动至弹力布上方,然后第一吸力器2013将残留在弹力布上的胶水吸除干净,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弹性小球沾合在沾性布上,同时粘性布双层交替使用,在沾性布下表面使用时对上表面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效率。
23.如图7所示,上料组件包括有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301、第二联动块302、第三限位杆303、第三弹簧304、第一收纳盒305、第二电动转轴306和第一凸轮307;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301与第二联动块302进行固接;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301与底板1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302与两组第三限位杆30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联动块302与两组第三弹簧304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302与第二电动转轴306进行固接;两组第三限位杆303均与第一收纳盒305进行固接;两组第三弹簧304均与第一收纳盒305进行固接;第二电动转轴306与第一凸轮307进行固接。
24.首先,将适量弹性小球倒入至第一收纳盒305中,然后第二电动转轴306进行转动第一凸轮307,第一凸轮307转动时推动第一收纳盒305向上运动,第一收纳盒305带动两组第三限位杆303向上运动,同时第一收纳盒305对两组第三弹簧304进行拉伸,当第一凸轮307转动原位时,两组第三弹簧304带动第一收纳盒305运动回原位,实现了第一收纳盒305小幅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收纳盒305对弹性小球进行震动,从而使得弹性小球上部平整,然后第一多级电动伸缩杆301带动第二联动块302向上运动,第二联动块302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配合翻转组件将弹性小球沾合在沾性布下表面,使用时实现配合翻转组件将弹性小球沾合在沾性布下表面。
25.如图8
‑
13所示,转印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一传动杆403、第三传动轮404、第四传动轮405、第二花键轴406、第四滑块407、第三电动滑轨408、第三锥齿轮409、第四锥齿轮4010、第二丝杆4011、第五滑块4012、第二导轨块4013、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4014、第三联动块4015、第三电动转轴4016、第三电动夹具4017、第一联动杆4018、第二收纳盒4019、第一刮块4020、第一连接块4021、第一喷气头组4022、第二连接块4023、第四限位杆4024、第四弹簧4025、第四联动块4026、第二电动推杆4027、第二吸力器4028、第四电动滑轨4029、第六滑块4030、第一限位筒4031、第一连接杆4032、第一限位块4033、第三收纳盒4034和第五支撑架4035;第一传动轮401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内部与第一花键轴20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40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4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403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4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403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4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5内部与第二花键轴406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406的轴杆与第四滑块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花键轴406的轴杆第三锥齿轮409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406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架7进行转动连接;第四滑块407与第三电动滑轨4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408通过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板5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409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010;第四锥齿轮4010内部与第二丝杆4011进行固接;第二丝杆4011外表面与第五滑块4012进行旋接;第二丝杆4011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4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4012与第二导轨块4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4012与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4014进行固接;第二导轨块4013与第五支撑架4035进行固接;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4014与第三联动块4015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4015与第三电动转
轴4016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4015与第一联动杆4018进行固接;第三电动转轴4016与第三电动夹具4017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夹具4017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021;第一联动杆4018与第二收纳盒4019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盒4019与第一刮块4020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4021与第一喷气头组4022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4021与第二连接块4023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4021与第二支撑架8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4023与第四限位杆4024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4023与第四弹簧4025进行固接;第四限位杆4024与第四联动块4026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弹簧4025与第四联动块4026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4026与第二电动推杆4027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4027与第二吸力器4028进行固接;第二吸力器4028下方设置有第四电动滑轨4029;第四电动滑轨4029与第六滑块4030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轨4029与第三收纳盒4034;第四电动滑轨4029与第二支撑架8进行固接;第六滑块4030与第一限位筒4031进行固接;第一限位筒4031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032;第一连接杆4032与第一限位块4033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4032与第二支撑架8进行固接;第五支撑架4035与第二支撑板5进行固接。
26.首先,将涂抹有胶水的共享单车前叉用钢管的一端固定至第三电动夹具4017中,并使得钢管的侧面贴合第一刮块4020,当翻转组件将粘有弹性小球的粘性布运输至钢管一侧下方时,钢管上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集聚,即胶水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然后第四电动滑轨4029带动第六滑块4030传动第一限位筒4031向钢管运动,使得第一限位筒4031插入至钢管外表面,此时钢管下部的胶水位于第一限位筒4031的凹槽中,然后第三电动转轴4016带动第三电动夹具4017传动钢管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限位筒4031将集聚于钢管下部表面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此时部分胶水溢出至钢管侧面,钢管转动时,第一刮块4020将钢管侧面的胶水刮除,然后胶水下落至第一联动杆4018上的第二收纳盒4019中,然后第一限位筒4031脱离钢管,此时部分胶水残留在第一限位筒4031内壁,第一限位筒4031运动回原位时,第一限位筒4031在第一限位块4033上滑动,使第一连接杆4032上的第一限位块4033将第一限位筒4031内壁的胶水刮除,胶水下落至第三收纳盒4034中,此时部分胶水位于第一限位块4033侧面,然后第一连接块4021上的第一喷气头组4022开始向下喷气,从而将第一限位块4033侧面的胶水吹入至第三收纳盒4034中,然后第二多级电动伸缩杆4014带动第三联动块4015向下运动,第三联动块4015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向下运动,使钢管压在粘性布上表面,然后翻转组件带动第一传动轮401传动第二传动轮402转动,第二传动轮402带动第一传动杆403传动第三传动轮404转动,第三传动轮404带动第四传动轮405传动第二花键轴406转动,第二花键轴406带动第三锥齿轮409转动,然后第三电动滑轨408带动第四滑块407传动第二花键轴406进行伸长,使第二花键轴406带动第三锥齿轮409啮合第四锥齿轮4010,然后第三锥齿轮409带动第四锥齿轮4010传动第二丝杆4011转动,第二丝杆4011带动第五滑块4012运动,使第五滑块4012在第五支撑架4035上的第二导轨块4013上滑动,第二导轨块4013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钢管在沾性布上远离第一传动轮401方向运动,同时第三电动夹具4017传动钢管进行转动,即钢管在沾性布上表面进行滚动,由于钢管上的胶水对弹性小球的粘力远大于粘性布对弹性小球的粘力,使得弹性小球转移至钢管表面,然后钢管运动回原位,此时部分弹性小球挤压至钢管内侧,然后第二电动推杆4027带动第二吸力器4028运动至钢管一侧,然后第一限位筒4031向钢管方向运动,使第一限位筒4031推动第二吸力器4028插入至钢管一侧,同时第二吸力器4028带动第二电动推杆4027传动第四联动块4026运动,使第四联动块4026在第二连接块4023上的第四限位
杆4024上进行滑动,同时第四联动块4026对第四弹簧4025进行压缩,然后第二吸力器4028将残留在钢管内侧的弹力小球吸除,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集聚在钢管下部的胶水重新涂抹至钢管外表面,使弹性小球均匀粘合在钢管外表面,同时将残留在钢管内侧的弹力小球吸除。
27.第一限位框2011位于第一收纳盒305正上方。
28.当第一收纳盒305向上运动时,可使第一限位框2011将粘性布中部推动至第一收纳盒305内部。
29.第一限位筒4031内部设置有小凹槽。
30.可以防止插入至钢管外侧时将残留在钢管下部的胶水推除。
31.第一限位块4033下部设置有小突起,并且第一限位块4033可刚好插入至第一限位筒4031内部。
32.可将残留在第一限位筒4031内部的胶水去除。
33.第一限位块4033侧面设置多组凹槽。
34.可使胶水顺着凹槽相向流动。
3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