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鲜湿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鲜湿面因其色泽、质感、风味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的追求,添加粗粮的鲜湿面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其中,因荞麦富含生物类黄酮、糖醇和d
‑
手性肌醇等高活性药用成分,具有降糖、降脂、降胆固醇、抗氧化、抗衰老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添加荞麦的鲜湿面也常见于市场。
3.由于荞麦质构疏密不均,壳与仁贴合的比较紧密,不易脱壳。一般采用直接磨粉和先浸泡,熟化、烘干后脱壳这两种方法进行脱壳。它们存在以下缺点:
4.一是直接磨粉,再进行粉壳分离,存在粉壳分离困难,导致荞麦粉的浪费,降低了荞麦的利用率,或是导致荞麦粉中含有细碎壳,从而影响鲜湿面的口感;
5.二是先浸泡,熟化、烘干后脱壳中存在熟化过程改变了荞麦的营养成分及特性,降低了鲜湿面的口感和营养。
6.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用该方法可以提高荞麦的利用率,提高鲜湿面的口感和营养。
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
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因荞麦脱壳困难,导致含荞麦的鲜湿面的口感和营养的降低问题。
9.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荞麦进行除尘和除杂,淋洗和热风风干;
12.s2、将风干后的荞麦经脱壳、筛分和研磨,得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粉。
13.进一步地,s1中淋洗时选用温水,温水温度为60
‑
85℃。
14.进一步地,s1中淋洗时间为20
‑
40min。
15.进一步地,s1中热风温度为40
‑
65℃。
16.进一步地,s1中风干后荞麦的含水量为13
‑
18%。
17.进一步地,荞麦的脱壳操作具体为将风干后的荞麦放入进料斗内,经挤压对辊挤压,完成脱壳。
18.进一步地,荞麦的筛分操作具体为经脱壳后的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经第一导料板进入筛分箱,掉落在振动机构的滤网上,经滤网振动筛选和风扇的风选,荞麦仁和荞麦壳实现分离,荞麦仁从荞麦仁出口获得,荞麦壳从荞麦壳出口排出筛分箱。
19.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两个,且孔径大小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
20.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孔径大小范围为3.0
‑
4mm。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本发明利用温水淋洗的工艺取代清水浸泡工艺,避免荞麦营养成分因长时间浸泡的丢失,且本发明省去了熟化工艺,利用温水淋洗工艺,既能保证荞麦仁和荞麦壳的吸水,又可以保证荞麦壳在温水接触时的熟化,脆化,再配合烘干工艺,使得荞麦仁和荞麦壳在脱壳操作中更易分离;而荞麦仁在荞麦壳的保护下,避免了在熟化工艺中营养成分的丢失;且本发明采用的烘干工艺为风干,防止烘干操作时荞麦仁的有机物的碳化,或糊化,避免了荞麦仁口味的变化,提高后续获得全湿面的口感;
23.本发明利用了振动机构对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进行了振动筛分,配合风扇的作用,使得荞麦仁和荞麦壳分离得更加彻底,减少后续荞麦粉的杂物,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本发明通过第三导料板的设置,提高了筛分效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荞麦处理的流程图;
26.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脱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00、进料斗;200、脱壳箱;201、挤压对辊;202、第一导料板;300、筛分箱;301、第二导料板;302、荞麦壳出口;303、荞麦仁出口;304、第三导料板;305、固定板;310、风扇;320、振动机构;321、滤网;322、竖杆;330、驱动机构;331、安装室;332、振动电机;33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
3所示,本发明中使用的脱壳装置,包括进料斗100,进料斗100的下方安装有脱壳箱200,脱壳箱200的下方安装有筛分箱300,筛分箱300内安装有驱动机构330和振动机构320;
32.脱壳箱200的内部设有一组挤压对辊201,靠近脱壳箱200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导料板202,便于经过挤压对辊201挤压脱壳的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进入筛分箱300;
33.筛分箱300的侧壁上安装有风扇310,筛分箱300的内壁上与风扇310 相对的位置设有荞麦壳出口302,便于风扇310对进入筛分箱300内的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进行筛分,使荞麦壳从荞麦壳出口302排出,筛分箱 300的底壁上设有荞麦仁出口303,便于荞麦仁在重力作用下从荞麦仁出口303排出,从而实现荞麦仁和荞麦壳的分离,筛分箱300的两侧壁
上靠近荞麦仁出口303处均安装有第二导料板301,便于荞麦仁的排出;
34.驱动机构330包括安装室331,安装室33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安装室331分别安装于筛分箱300的两侧壁上,一安装室331位于风扇310的下方,另一安装室331位于荞麦壳出口302的上方,安装室331内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332,振动电机3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3,靠近荞麦壳出口302的连接杆333为l型,打开两振动电机332,带动连接杆 333的振动;
35.振动机构320包括两个滤网321,两个滤网321的两端均通过竖杆322 连接,竖杆322的一侧与连接杆333固定连接,连接杆333的振动带动两滤网321振动;
36.筛分箱300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三导料板304,第三导料板3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5上,固定板305固定安装在筛分箱300的侧壁上,第三导料板304靠近筛分箱300的进料口,便于进料落入到振动机构 320上,提高筛分效率。
37.实施例1:
38.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将荞麦进行除尘和除杂,淋洗和热风风干;
40.s2、将风干后的荞麦放入进料斗100内,经挤压对辊挤压201,得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再经振动机构220和风扇 210筛分,取荞麦仁研磨,得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粉。
41.其中,s1中淋洗时选用温水,温水温度为60℃,s1中淋洗时间为20min, s1中热风温度为40℃,s1中风干后荞麦的含水量为13%。
42.实施例2:
43.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将荞麦进行除尘和除杂,淋洗和热风风干;
45.s2、将风干后的荞麦放入进料斗100内,经挤压对辊挤压201,得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再经振动机构220和风扇 210筛分,取荞麦仁研磨,得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粉。
46.其中,s1中淋洗时选用温水,温水温度为74℃,s1中淋洗时间为30min, s1中热风温度为50℃,s1中风干后荞麦的含水量为15%。
47.实施例3:
48.一种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s1、将荞麦进行除尘和除杂,淋洗和热风风干;
50.s2、将风干后的荞麦放入进料斗100内,经挤压对辊挤压201,得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荞麦仁和荞麦壳混合物再经振动机构220和风扇 210筛分,取荞麦仁研磨,得用于鲜湿面生产的荞麦粉。
51.其中,s1中淋洗时选用温水,温水温度为85℃,s1中淋洗时间为40min, s1中热风温度为65℃,s1中风干后荞麦的含水量为18%。
52.对比例:
53.步骤(1):将荞麦用清水浸泡;
54.步骤(2):将当浸泡过的苦荞麦通过提升机送到蒸锅中,利用锅炉蒸汽将苦荞麦蒸熟,蒸的时间为50分钟;
55.步骤(3):将蒸熟后的苦荞麦放入微波炉进行烘干,加热的温度控制在60度,使苦荞麦内的水分含量为20%;
56.步骤(4):将烘干的苦荞麦送入脱壳机进行脱壳;
57.步骤(5):经筛选、风选分离已脱开的苦荞麦壳,再经研磨,得一种荞麦粉。
58.实施例4:
59.将实施例1
‑
3和对比例获得的荞麦粉和面粉均按3:7的比例进行混合,得混合面粉,再将混合面粉和面,压制,熟化,冷却,无菌包装后得鲜湿面,且分别标记为鲜湿面
‑
1,鲜湿面
‑
2,鲜湿面
‑
3,鲜湿面
‑
4分别对应实施例1
‑
3和对比例得的荞麦粉。
60.由十名评价员按照表1所示的评价标准将进行感官品评试验,取其平均值,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61.表1感官品评的评价标准
[0062][0063]
表2鲜湿面1
‑
3和对比例的感官品评的结果
[0064][0065]
从表2的感官品评的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荞麦粉生产的全湿面,口感弹性足有嚼劲,光滑,说明本发提供的荞麦粉质地均匀,杂质少。
[0066]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7]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