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8079发布日期:2021-12-11 06:3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脱轻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


背景技术:

2.脱轻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脱轻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传统的脱轻塔大多需要添加相应的吸收液,吸收液与水、反应液混合后进入至脱轻塔,然而,现有的吸收液大多都是依靠人工隔一段时间进行手动添加,且浓度固定,当气体流量或浓度增加时,吸收液的含量就要随之增加,而人工添加难以保证吸收液添加的精确度和连续性。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1921359a)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包括脱轻塔主体、操作机构、进料机构、进水管、通管、滑块、连杆、加料机构、加料管、储筒、止水阀、封塞、第三弹簧和通孔。本发明的使用者可将通管螺纹连接于进水管的内壁,通管的端部逐渐对滑块进行挤压抵触,当滑块受到挤压抵触时,令滑块产生移动,滑块移动带动封塞移动,第三弹簧随之被压缩,当通孔完全的移动出加料管后,储筒内部存放的吸收液就会流进加料管,然后通过封塞内部的通孔进入脱轻塔主体的内部。
4.上述专利虽然可以避免了人工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保证了吸收液添加的精确度和连续性,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
5.1、该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通过进水管内部水的冲击带动滑块移动,滑块抵触令滑块产生移动,滑块移动带动封塞,该种机构在水注入时一旦水压冲击力度不均匀,容易造成活塞形变倾斜,进而造成管道堵塞,活塞无法移动,进而整个机构无法正常使用,另外,第二封块的移动后无法造成进水管的完全闭合,水流顺着连杆流出,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杆体锈蚀及水的滴落,使用效果欠佳;
6.2、该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只单一的解决了吸收液添加的精确度和连续性,但在塔体反应过程中,原料堆垛在填料板上时,塔内通过气体加热及添加反应液、吸收液使原料进行反应,从而产生气相与液相,然而,当塔体上方喷射的液体留下的速度过快,会缩短气体加热及反应的时间,从而会造成原料反应不充分,影响反应速率;另外,在利用塔体提取反应物时,尤其是针对焦油这类物质,其反应后液体粘度较大,其反应后的液体通过填料板的漏孔向下流动时,极易沾附在漏孔内部,待至塔体使用完毕后,塔内温度下降,沾附在孔槽内部的液体反应物冷凝成固体状,极易造成漏孔堵塞,从而影响后期液体排出,同时,影响热气上升和反应。
7.为此,提出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实现脱轻塔内部吸收剂与反应剂的自动添加,减少人工调节,同时保证吸收剂添加的精准计量和连续性,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填料板堵塞而影响物料下渗,提高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包括塔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塔体的下端位置,所述塔体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气相出口,且塔体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开设气相进口,所述塔体的右侧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左侧倾斜向下设计并与塔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塔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右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液相出口,所述塔体的内部靠近中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填料板,且填料板的上端外表面由中心向外呈环状开设有若干组孔槽一,所述塔体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料组件,且进料组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料组件;
10.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管、通水管一、压力泵、内管塞、底板和排料管一,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在塔体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且其二分之一管体贯穿至塔体的内部,所述压力泵通过通水管一固定安装在进料管的右侧位置,且通水管一的左右端管口分别与进料管以及压力泵相连通,所述内管塞卡接在进料管的内部,且内管塞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内管塞右侧外面由上及下等距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内管塞的下端位置,且底板的右侧纵剖面呈t形状,所述底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呈横向水平方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块,所述进料管的内表面靠近下端左侧位置开设有横槽,且底板滑动连接在横槽的内部,所述排料管一固定安装在进料管的左侧管口,且排料管一的管口朝下;
11.所述加料组件包括加料管、通水管二、储料箱、转球、转杆、齿盘和排料管二,所述加料管固定安装在进料管的下端位置,且加料管的二分之一管体贯穿至塔体的内部,所述储料箱通过通水管二固定安装在加料管的右侧位置,且通水管二的左右端管口分别与加料管以及储料箱相连通,所述转球转动连接在加料管的内部,且转杆固定安装在转球的上端位置,所述转杆贯穿加料管的上端并延伸至横槽的内部,所述齿盘固定安装在转杆的上端,且齿盘的外表面的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齿块,所述齿盘位于底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且第一齿块与第二齿块相啮合,所述转球的外表面靠近后端三分之一处开设镂空孔,所述排料管二固定安装在加料管的左侧管口,且排料管二的管口与排料管一的管口相错位。
12.优选的,所述内管塞为金属材质,且其直径与进料管的内径相吻合,所述横槽的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且底板上端板体的横截面与横槽的槽口相吻合。
13.优选的,所述转球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述转球的直径与加料管的内径长度相吻合,且转球的下端中心轴点内嵌在加料管的内表面靠近下端位置。
14.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齿块呈横向水平等距离分布,且其相邻两个第一齿块之间的间距为2cm至3cm。
15.优选的,所述填料板的内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圆板,所述内圆板的下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延伸至塔体的下端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内圆板的上端外表面也由中心向外呈环状开设有若干组孔槽二,且孔槽二与
孔槽一上下对应并连通。
16.优选的,所述内圆板的直径与圆槽的内径相吻合,且内圆板上下外表面与圆槽的内表面靠近上下端的位置分别相隔0.5mm至1cm的距离,所述内圆板的上下端外表面及圆槽的内表面均内嵌安装有凸点,若干所述凸点两两为一组,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孔槽二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凸点,所述圆槽上的凸点与内圆板上的凸点呈上下错位放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进料组件和加料组件配合使用,可加入进料管中的压强及反应剂的添加量,从而带动加料管中吸收剂的添加,从而实现脱轻塔内部吸收剂与反应剂的自动添加,减少人工调节,同时保证吸收剂添加的精准计量和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19.2、通过在填料板的内部设置内圆板,填料板与内圆板上分别设置孔槽一与孔槽二,正常状态下,孔槽一与孔槽二上下对应,便于反应后液体流落,然而当电机启动时,孔槽二与孔槽一的短暂错位,从而可将上升至填料板上端的热气进行保温,从而加强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效果,同时也降低因上端喷射的液体冲出的速度过快将上升的气体快速打散的情况,提高反应速率;另外在内圆板的上下端外表面及圆槽的内表面均内嵌安装有凸点,内圆板转动时,凸点相互撞击,可保持填料板内部孔洞的顺畅,减少物料堵塞,提高物料下渗的速率,同时方便气体的上升和物料的加热。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塔体的内部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的放大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进料组件与加料组件结合的右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图4的b处放大视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加料管与转球的俯视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填料板和内圆板结合的剖视图;
27.图8为本发明的图7的c的放大图。
28.图中:1、塔体;11、气相出口;12、气相进口;13、进料口;14、液相出口;2、支撑架;3、填料板;31、孔槽一;4、进料组件;41、进料管;411、横槽;42、通水管一;43、压力泵;44、内管塞;441、弹簧;442、矩形槽;45、底板;451、第一齿块;46、排料管一;5、加料组件;51、加料管;52、通水管二;53、储料箱;54、转球;541、镂空孔;55、转杆;56、齿盘;561、第二齿块;57、排料管二;6、圆槽;61、内圆板;62、转轴;63、电机;64、孔槽二;7、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1.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化工脱轻塔,如图1与图6所示,包括塔体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
架2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下端位置,所述塔体1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气相出口11,且塔体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开设气相进口12,所述塔体1的右侧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3,且进料口13的左侧倾斜向下设计并与塔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塔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右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液相出口14,所述塔体1的内部靠近中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填料板3,且填料板3的上端外表面由中心向外呈环状开设有若干组孔槽一31,所述塔体1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料组件4,且进料组件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料组件5;
32.所述进料组件4包括进料管41、通水管一42、压力泵43、内管塞44、底板45和排料管一46,所述进料管41固定连接在塔体1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且其二分之一管体贯穿至塔体1的内部,所述压力泵43通过通水管一42固定安装在进料管41的右侧位置,且通水管一42的左右端管口分别与进料管41以及压力泵43相连通,所述内管塞44卡接在进料管41的内部,且内管塞4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441,所述内管塞44右侧外面由上及下等距开设有矩形槽442,所述底板45固定安装在内管塞44的下端位置,且底板45的右侧纵剖面呈t形状,所述底板45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呈横向水平方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块451,所述进料管41的内表面靠近下端左侧位置开设有横槽411,且底板45滑动连接在横槽411的内部,所述排料管一46固定安装在进料管41的左侧管口,且排料管一46的管口朝下;
33.所述加料组件5包括加料管51、通水管二52、储料箱53、转球54、转杆55、齿盘56和排料管二57,所述加料管51固定安装在进料管41的下端位置,且加料管51的二分之一管体贯穿至塔体1的内部,所述储料箱53通过通水管二52固定安装在加料管51的右侧位置,且通水管二52的左右端管口分别与加料管51以及储料箱53相连通,所述转球54转动连接在加料管51的内部,且转杆55固定安装在转球54的上端位置,所述转杆55贯穿加料管51的上端并延伸至横槽411的内部,所述齿盘56固定安装在转杆55的上端,且齿盘56的外表面的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齿块561,所述齿盘56位于底板45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且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相啮合,所述转球54的外表面靠近后端三分之一处开设镂空孔541,所述排料管二57固定安装在加料管51的左侧管口,且排料管二57的管口与排料管一46的管口相错位。
34.工作时,首先将需提取的物料从进料口13中倒入塔体1内部,并堆垛在填料板3,通过气相进口12输入热气对塔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在物料加热的同时,再启动压力泵43,压力泵43将反应液通过通水管一42带入进料管41的内部,当气体的流量或浓度增加时,进料管41内需要增加压力,当通水管一42与进料管41内部的反应液及压力达到一定量时,进料管41内部的水流冲击内管塞44,且带动内管塞44在进料管41内部的由右向左移动,弹簧441拉长,其中一部分反应液通过矩形槽442的槽口率先进入进料管41的左侧位置,再顺着排料管一46流至塔内,在内管塞44受到水流冲击向左移动时,其下端的底板45随之向左移动,底板45与横槽411渐渐重合,横槽411密闭,底板45在移动的过程中,其前端外表面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逆时针啮合传动,可带动齿盘56转动,同时转球54呈逆时针转动,将转球54的镂空孔541面转动至与加料管51的后端内壁相贴时,储料箱53内部的吸收液顺着通水管二52流入的加料管51的内部,再顺着镂空孔541将吸收液排至排料管二57的内部,转球54的镂空孔541偏转的角度增大,镂空孔541暴露面积逐渐增加,遮挡面积逐渐减小,从而通过
镂空孔541排出的吸收液的量也会增大,排出的吸收液进而通过排料管二57倾倒至塔体1的内部;反之,当进料管41排出反应液减少时,进料管41的内部压强减小,从而进料管41内部的排液量及加料管51内部排出的吸收液的量也随之减小,待至进料管41内部水的流量减少,压强较小,内管塞44在弹簧441的作用下复位,内管塞44回推带动底板45向右移动,此时,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顺时针转动,转球54复位,镂空孔541回转至原位,加料管51闭合且停止加料,从而实现脱轻塔内部吸收剂与反应剂的自动添加,减少人工调节,同时保证吸收剂添加的精准计量和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3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内管塞44为金属材质,且其直径与进料管41的内径相吻合,所述横槽411的长度大于底板45的长度,且底板45上端板体的横截面与横槽411的槽口相吻合。
36.工作时,内管塞44在通过反应液的压力冲击下,内管塞44随着移动,且其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板45可保持内管塞44的水平移动,减少因进料管41内部的水流冲击力不均而造成内管塞44发生倾斜的状况,横槽411与底板45的长度的设置,可在内管塞44水平移动,促使底板45在横槽411的内部水平移动,同时可利用底板45自身结构将横槽411密封住,减少反应液的滴落至外部或者流入加料管51的内部。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转球54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述转球54的直径与加料管51的内径长度相吻合,且转球54的下端中心轴点内嵌在加料管51的内表面靠近下端位置。
38.工作时,当齿盘56上的第二齿块561随着第一齿块451转动时,转球54发生随着齿盘56转动,转球54的下端以内嵌槽为中心发生圆周转动,吸收液通过转球54上镂空孔541的偏转角度控制排出吸收剂的量,而当塔体1内部停止加液时,转球54顺势回转,镂空孔541回转至原位,此时镂空孔541位于转球54的右侧位置,转球54右侧呈封闭状态,加料管51也呈封闭状态。
3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3和图5所示,若干所述第一齿块451呈横向水平等距离分布,且其相邻两个第一齿块451之间的间距为2cm至3cm。
40.工作时,齿盘56转动连接在第一齿块451,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相啮合,相邻两个第一齿块451的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则会降低齿盘56的转动频率,从而减缓转球54过快而造成排出的吸收液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可保持其匀速转动。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填料板3的内部开设有圆槽6,且圆槽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圆板61,所述内圆板61的下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62,且转轴62贯穿延伸至塔体1的下端并固定安装有电机63,所述内圆板61的上端外表面也由中心向外呈环状开设有若干组孔槽二64,且孔槽二64与孔槽一31上下对应并连通。
42.工作时,通过在填料板3的内部设置内圆板61,电机63带动内圆板61的转动,孔槽二64与孔槽一31的短暂错位,可将上升至填料板3上端的热气进行保温,从而延长物质的加热时间,同时加强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效果,提高反应速率。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内圆板61的直径与圆槽6的内径相吻合,且内圆板61上下外表面与圆槽6的内表面靠近上下端的位置分别相隔0.5mm至1cm的距离,所述内圆板61的上下端外表面及圆槽6的内表面均内嵌安装有凸点7,若干所述凸点7两两为一组,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孔槽二64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凸点7,所述圆槽6上的凸
点7与内圆板61上的凸点7呈上下错位放置。
44.工作时,电机63带动转轴62,内圆板61也随之转动,在其转动过程中,内圆板61的上下端外表面凸点7与圆槽6内部的凸点7发生相对运动且相互碰撞,在其两者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内圆板61与填料板3均发生震动,而孔槽一31和孔槽二64内部在受到撞击后,且两者内部所积存的液体原料也通过凸点7的相互撞击而掉落至塔体1内部,从而保持填料板3内部孔洞的顺畅,减少物料堵塞,提高物料下渗的速率,同时方便气体的上升和物料的加热。
45.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将需提取的物料从进料口13中倒入塔体1内部,并堆垛在填料板3,通过气相进口12输入热气对塔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在物料加热的同时,再启动压力泵43,压力泵43将反应液通过通水管一42带入进料管41的内部,当气体的流量或浓度增加时,进料管41内需要增加压力,当通水管一42与进料管41内部的反应液及压力达到一定量时,进料管41内部的水流冲击内管塞44,且带动内管塞44在进料管41内部的由右向左移动,弹簧441拉长,其中一部分反应液通过矩形槽442的槽口率先进入进料管41的左侧位置,再顺着排料管一46流至塔内,在内管塞44受到水流冲击向左移动时,其下端的底板45随之向左移动,底板45与横槽411渐渐重合,横槽411密闭,底板45在移动的过程中,其前端外表面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逆时针啮合传动,可带动齿盘56转动,同时转球54呈逆时针转动,将转球54的镂空孔541面转动至与加料管51的后端内壁相贴时,储料箱53内部的吸收液顺着通水管二52流入的加料管51的内部,再顺着镂空孔541将吸收液排至排料管二57的内部,转球54的镂空孔541偏转的角度增大,镂空孔541暴露面积逐渐增加,遮挡面积逐渐减小,从而通过镂空孔541排出的吸收液的量也会增大,排出的吸收液进而通过排料管二57倾倒至塔体1的内部;反之,当进料管41排出反应液减少时,进料管41的内部压强减小,从而进料管41内部的排液量及加料管51内部排出的吸收液的量也随之减小,待至进料管41内部水的流量减少,压强较小,内管塞44在弹簧441的作用下复位,内管塞44回推带动底板45向右移动,此时,第一齿块451与第二齿块561顺时针转动,转球54复位,镂空孔541回转至原位,加料管51闭合且停止加料,电机63带动内圆板61的转动,孔槽二64与孔槽一31的短暂错位,从而可将上升至填料板3上端的热气进行保温,从而加强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效果,与此同时,当电机63带动转轴62,内圆板61也随之转动,在其转动过程中,内圆板61的上下端外表面凸点7与圆槽6内部的凸点7发生相对运动且相互碰撞,在其两者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内圆板61与填料板3均发生震动,而孔槽一31和孔槽二64内部在受到撞击后,且两者内部所积存的液体原料也通过凸点7的相互撞击而掉落至塔体1内部,从而保持填料板3内部孔洞的顺畅,减少物料堵塞。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