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27693680发布日期:2021-12-01 04:33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化石能源逐步深入渗透并支撑起现代社会的发展,然而大量碳基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了过量的co2排放,使得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升高。作为一种温室气体,co2过量排放使得地球碳循环平衡被严重破坏,直接导致全球变暖,并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有报道表明,co2浓度和人类智力水平具有负相关性。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并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排放,从而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生存危机。
3.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以从co2的源头和去向这两方面来布局。从能源利用角度,通过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量;从co2的消除角度看,co2的捕集、封存乃至利用都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尤其是co2的化学转化过程可以将co2催化转化成其它更高价值的碳基化学品,为co2合理利用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4.此外,在航天领域,航天员呼吸排出的co2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短期载人航天任务可以使用过氧化钠等按化学计量比吸收co2;但对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由于每人每天约需呼出1千克co2(吸收1千克co2需要约1.77千克过氧化钠),就意味着需要携带的过氧化钠随航天任务时间线性增加,而这对于载人航天站运行或载人深空探索将会是极高的挑战。因此,通过co2甲烷化反应,将co2催化转化成甲烷和水,水经电解又可以将o2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氧循环闭环,避免了对过氧化钠等co2吸收剂的依赖。因此,co2甲烷化催化反应在地球碳中和、载人航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利用太阳能直接驱动co2的催化转化过程,避免了传统热催化过程的高温反应条件带来的弊端(能耗高;高温下更容易发生吸热副反应,如逆水煤气反应、甲烷裂解反应等),并且结合了光催化过程的优势,有望实现在中低温条件下将co2向甲烷等有机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转化。
6.氧化物载体负载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在高温下可以催化co2加氢生成甲烷,常见的催化剂是以ceo2、zno、zro2、mgo、a12o3、tio2、in2o3、sio2以及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等为载体,以ni、co、fe、rh和ru等金属作为催化活性组分构成的。其中,tio2得益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光电特性,在光催化反应中有着广泛应用。金属ru在co2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活性,且产物中ch4的选择性较高。因此,ru

tio2复合结构在用于热催化、光催化驱动的co2甲烷化反应时均能表现出相对优良的性能。
7.然而,tio2作为一种宽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3.2ev),基本只能吸收紫外光(仅占太阳光谱总能量的3%左右),导致其用于光催化时难以利用光谱中的波长较长的可见光、近红外光部分,从而使得其在co2加氢反应中难以被波长较长的光子激发、活化进而参与化
学反应,导致其光催化co2加氢反应的效率有限。
8.ru纳米颗粒在tio2表面吸附作用不够强,在高温下易出现烧结失活现象。并且,尺寸较大的纳米颗粒实际暴露的表面原子比例较低,导致能够作为反应位点的ru原子的百分比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ru原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和分散度,对于增强催化剂稳定性和降低催化剂成本有着重要研究价值。
9.co2分子具有稳定的对称性分子结构,其活化需要一定的能量。传统光催化过程对co2分子的活化效率低,限制了光催化转化co2反应的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10.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以光催化耦合光热效应协同驱动co2甲烷化反应。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包括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和以单原子和/或团簇形式负载于tio2载体表面的ru。
12.本发明优选的,所述tio2的晶型为锐钛矿、金红石中的一种或两种。
13.本发明中,ru源经过强静电吸附作用和退火处理后以单原子、团簇形式高度分散的负载于tio2载体表面。
14.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中,ru的质量分数为0.05%~3%。
15.本发明中,所述tio2中的氧空位优选在水热或溶剂热合成过程中原位形成。
16.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氧空位含量为0.2%~5%。
17.本发明通过调控tio2载体中的氧空位含量,不仅可以拓宽tio2的吸光范围,还可以增加其表面吸附位点,并有助于增强金属

氧化物强相互作用,起到稳定ru单原子、团簇活性位点的作用。通过将光能引入到反应体系中,利用光能提供活化反应分子所需要的局域热能,避免了外部加热装置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可以避免高温带来的副反应等。使得制备的上述催化剂可以以光催化耦合光热效应协同驱动co2甲烷化反应。
18.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采用水热或溶剂热法制备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
20.s2)将钌源化合物和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在氨水溶液中混合,通过强静电吸附作用使ru负载于tio2载体表面,得到表面吸附有钌氨络合物的tio2;
21.s3)将上述吸附有钌氨络合物的tio2在氢气/氩气气氛中煅烧、还原tio2表面吸附的钌氨络合物,得到ru基光催化剂。
22.本发明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具有氧空位的tio2纳米晶体,利用强静电吸附方法将钌氨络合物吸附在上述tio2纳米晶体上,再通过氢气/氩气气氛退火处理得到ru

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
23.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24.将n,n

二甲基甲酰胺、乙酸、锂盐、还原剂和钛源化合物混合,加热进行反应,得到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
25.优选的,所述n,n

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酸的体积比例为3:1~1:3。
26.优选的,所述锂盐选自氯化锂、硫酸锂和乙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27.优选的,所述锂盐的浓度为0.05~1.0mol
·
l
‑1。
28.优选的,所述还原剂选自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9.优选的,所述还原剂的浓度为0.01~0.20mol
·
l
‑1。
30.优选的,所述钛源化合物选自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和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1.优选的,所述钛源化合物的浓度为0.2~1.0mol
·
l
‑1。
32.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60~20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2~36h。
33.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加热进行反应具体为:
34.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设定温度为160~200℃下预热的恒温烘箱,保温时间为12~36h。
35.然后优选的,产物经离心、水洗、60℃真空烘箱干燥和研磨得到淡黄色到黄褐色的tio2粉末。其中,产物离心分离转速优选为6000~10000rpm,时间优选为5~10min。
36.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
37.将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分散于水中,加入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然后加入钌源化合物,辽源化合物形成的钌氨络合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于tio2纳米晶体表面,得到表面吸附有钌氨络合物的tio2。
38.优选的,所述tio2、水和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0~300ml:50~250ml,更优选为1g:100~250ml:50~150ml。
39.优选的,所述ph值为10~12。
40.优选的,所述钌源化合物选自三氯化钌、硝酸钌和乙酰丙酮钌中的一种或多种。
41.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钌源化合物的加入方法为将钌源化合物溶解于氨水中,形成钌氨络合物,然后加入体系中。
42.优选具体的:在加入氨水调节ph后,搅拌10~30min;按照1:20~200体积比将钌氨络合物溶液加入到前述tio2‑
超纯水

氨水混合溶液中。
43.优选的,所述钌氨络合物溶液中,钌源化合物的浓度为0.01~1.0mol
·
l
‑1。
44.本发明优选的,加入钌氨络合物溶液后,搅拌3~6h。
45.加入体系后,钌源化合物的浓度为0.1~10.0mmol
·
l
‑1。
46.优选的,经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表面吸附钌氨络合物的tio2。
47.然后将上述吸附有钌氨络合物的tio2在氢气/氩气气氛中煅烧、还原tio2表面吸附的钌氨络合物,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所述ru

tio2催化剂。
48.优选的,氢气的体积分数为5%~20%。
49.优选的,所述煅烧的升温速率为2~8℃
·
min
‑1,更优选为2~6℃
·
min
‑1;温度优选为250~450℃;时间优选为2~6h,更优选为2~4h。
50.产物经研磨后可制得以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为载体的r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
5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在光驱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52.优选的,所述反应的原料为co2/h2混合气,其中,h2体积百分比优选为20%~80%。
53.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催化剂在仅有光照条件下,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驱动co2加氢转化为甲烷。
54.优选的,所述反应不需要热源加热,也不需要热源加热装置。
55.优选的,所述反应的光源为氙灯、led灯或太阳光聚光器。光源光谱中不需要包含紫外光。
56.优选的,所述光源的光强为0.4~20w
·
cm
‑2。
5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包括具有氧空位的tio2载体,和以单原子和/或团簇形式负载于tio2载体表面的ru。
5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9.1、本发明在tio2合成过程中直接原位形成了氧空位,拓宽了tio2对光谱的利用范围,解决了tio2光催化剂通常只能吸收、利用紫外光的限制;
60.2、本发明中,ru以单原子、团簇形式高度分散,兼具高稳定性和高原子利用率,解决了催化剂易失活,成本较高的问题;制备的ru

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催化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将co2加氢反应生成甲烷;
61.3、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将光催化过程与光热效应有效耦合,从而实现了co2分子的高效活化及后续反应中间物种加氢甲烷化反应的进行;
62.4、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能够在单独光照条件下实现中低温条件下的co2甲烷化反应,解决了co2催化加氢过程对高温的依赖;
63.5、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可以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用,有利于催化剂性能的保持,有助于避免催化剂在高温下易发生烧结的问题。
附图说明
64.图1为实施例3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xrd花样图谱;
65.图2为实施例3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紫外

可见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66.图3为实施例3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表面温度与光强的关系曲线图;
67.图4为tio2系列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epr)。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co2加氢甲烷化反应的ru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69.实施例1ru

无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催化剂(ru

tio2‑
0)的制备
70.(1)依次取12ml n,n

二甲基甲酰胺,8ml乙酸,0.4g乙酸锂,4ml钛酸正四丁酯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30min。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容积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放入设定温度为200℃的鼓风式恒温烘箱内保温。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样品4次。将产物转移到设定温度为60℃的真空烘箱内干燥后,研磨制得粉末状的无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样品。将上述tio2粉末与超纯水、氨水按照1g:300ml:50ml的比例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由0.04g氯化钌、4ml氨水混合形成的钌氨络合物溶液,在常温下继续搅拌6h。上述样品经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表面吸附钌氨络合物的tio2。将所得样品在通入氢气/氩气(气体体积比10/90)气氛下,升温速率为5℃
·
min
‑1,达
到450℃后保温3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研磨后可制得以无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为载体的r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
71.实施例2ru

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催化剂(ru

tio2‑
1)的制备
72.(1)依次取12ml n,n

二甲基甲酰胺,8ml乙酸,0.4g乙酸锂,0.1g抗坏血酸,4ml钛酸正四丁酯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30min。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容积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放入设定温度为200℃的鼓风式恒温烘箱内保温。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样品4次。将产物转移到真空烘箱内干燥后,研磨制得黄色粉末状的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样品。将上述tio2粉末与超纯水、氨水按照1g:300ml:50ml的比例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由0.04g氯化钌、4ml氨水混合形成的钌氨络合物溶液,在常温下继续搅拌6h。上述样品经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表面吸附钌氨络合物的tio2。将所得样品在通入氢气/氩气(气体体积比10/90)气氛下,升温速率为5℃
·
min
‑1,达到450℃后保温3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研磨后可制得以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为载体的r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
73.实施例3ru

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催化剂(ru

tio2‑
2)的制备
74.(1)依次取12ml n,n

二甲基甲酰胺,8ml乙酸,0.4g乙酸锂,0.15g抗坏血酸,4ml钛酸正四丁酯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30min。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容积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放入设定温度为200℃的鼓风式恒温烘箱内保温。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样品4次。将产物转移到设定温度为60℃的真空烘箱内干燥后,研磨制得黄色粉末状的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样品。将上述tio2粉末与超纯水、氨水按照1g:300ml:50ml的比例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由0.04g氯化钌、4ml氨水混合形成的钌氨络合物溶液,在常温下继续搅拌6h。上述样品经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表面吸附钌氨络合物的tio2。将所得样品在通入氢气/氩气(气体体积比10/90)气氛下,升温速率为5℃
·
min
‑1,达到450℃后保温3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研磨后可制得以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为载体的r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
75.图1为本实施例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xrd花样图谱,图2为本实施例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紫外

可见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图3为本实施例中氧空位型tio2和ru

氧空位型tio2的表面温度与光强的关系曲线图。
76.由图1~图3可以看出实施例3中氧空位型tio2的物相以锐钛矿相为主,存在低含量的金红石相。实施例3中氧空位型tio2对可见光具有显著吸收响应,并且ru

氧空位型tio2对可见光乃至近红外光都具有宽谱光响应特性。
77.实施例3中ru

氧空位型tio2在0.4~1.5w
·
cm
‑2的光照下5min内快速升温至100~175℃,具有优良的光热效应。
78.实施例4ru

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催化剂(ru

tio2‑
3)的制备
79.(1)依次取12ml n,n

二甲基甲酰胺,8ml乙酸,0.4g乙酸锂,0.2g抗坏血酸,4ml钛酸正四丁酯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30min。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容积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放入设定温度为200℃的鼓风式恒温烘箱内保温。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样品4次。将产物转移到设定温度为60℃的真空烘箱内干燥后,研磨制得黄色粉末状的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样品。将上述tio2粉末与超纯水、氨水按照1g:300ml:50ml的比例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由0.04g氯化钌、4ml氨水混合形成的
钌氨络合物溶液,在常温下继续搅拌6h。上述样品经离心、真空干燥、研磨后得到表面吸附钌氨络合物的tio2。将所得样品在通入氢气/氩气(气体体积比10/90)气氛下,升温速率为5℃
·
min
‑1,达到450℃后保温3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研磨后可制得以氧空位型tio2纳米晶体为载体的r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
80.图4为tio2系列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epr),g因子为2.003的信号对应于tio2氧空位导致的ti未成对电子的顺磁共振信号。进一步结合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催化剂ru

tio2‑
0、ru

tio2‑
1、ru

tio2‑
2、ru

tio2‑
3的氧空位含量分别为0.2%、2.1%、7.1%、4.6%。
81.实施例5实施例1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0)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82.先将5mg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超声分散于1ml超纯水中,再将上述均匀分散液涂覆在石英片(2cm
×
3cm)上烘干;将上述催化剂石英片放入石英管中(50ml),通入常压反应气(co2/h2=25/75,v/v),在氙灯全光谱光照下(光照强度为1.5w
·
cm
‑2)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产物,分析产物选择性和生成速率。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34.8mmol
·
g
‑1·
h
‑1。
83.实施例6实施例2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1)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84.先将5mg实施例2制备的催化剂超声分散于1ml超纯水中,再将上述均匀分散液涂覆在石英片(2cm
×
3cm)上烘干;将上述催化剂石英片放入石英管中(50ml),通入常压反应气(co2/h2=25/75,v/v),在氙灯全光谱光照下(光照强度为1.5w
·
cm
‑2)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产物,分析产物选择性和生成速率。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44.5mmol
·
g
‑1·
h
‑1。
85.实施例7实施例3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2)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86.先将5mg实施例3制备的催化剂超声分散于1ml超纯水中,再将上述均匀分散液涂覆在石英片(2cm
×
3cm)上烘干;将上述催化剂石英片放入石英管中(50ml),通入常压反应气(co2/h2=25/75,v/v),在氙灯全光谱光照下(光照强度为1.5w
·
cm
‑2)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产物,分析产物选择性和生成速率。催化剂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由红外测温仪测出。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85.8mmol
·
g
‑1·
h
‑1。
87.实施例8实施例4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3)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88.先将5mg实施例4制备的催化剂超声分散于1ml超纯水中,再将上述均匀分散液涂覆在石英片(2cm
×
3cm)上烘干;将上述催化剂石英片放入石英管中(50ml),通入常压反应气(co2/h2=25/75,v/v),在氙灯全光谱光照下(光照强度为1.5w
·
cm
‑2)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检测产物,分析产物选择性和生成速率。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63.1mmol
·
g
‑1·
h
‑1。
89.实施例9实施例3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2)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90.具体反应过程与检测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光照强度为0.8w
·
cm
‑2。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2.7mmol
·
g
‑1·
h
‑1。催化剂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由红外测温仪测出。
91.实施例10实施例3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2)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92.具体反应过程与检测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光照强度为1.0w
·
cm
‑2。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16.8mmol
·
g
‑1·
h
‑1。催化剂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由红外测温仪测出。
93.实施例11实施例3所制得的催化剂(ru

tio2‑
2)在光催化co2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94.具体反应过程与检测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光照强度为1.2w
·
cm
‑2。产物中甲烷选择性接近100%,甲烷生成速率约为45.6mmol
·
g
‑1·
h
‑1。催化剂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由红外测温仪测出。
95.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将光热效应与光催化过程相耦合,在中低温条件下的co2光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活性和ch4产物选择性。
96.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