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1495发布日期:2022-01-19 14:3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铸造行业中熔炼电炉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炉熔炼是铸造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加料、修炉、出铁等作业时,需要打开炉盖加料等工艺作业,此时,炉内高温浮射流容易发生逃逸,大量的高温烟尘扩散进入车间,对车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目前多在电炉上方安装捕集罩,被捕集烟气沿管道进入室外除尘装置,经净化除尘后达标排放。上述捕集罩除尘系统设备投资高,运行能耗大,由于捕集罩位于电炉上方,容易对加料、修炉、出铁操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包括捕集部,包括相对设置在电炉两侧的左罩和右罩,所述左罩顶部设置有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左罩内侧的喷口,所述右罩顶部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右罩内侧;净化部,包括设置在左罩内侧的通风机和设置在左罩外侧并可随左侧罩一起移动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上设置有排空烟囱;连接部,包括伸缩风管,所述伸缩风管一端与排风通道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通风机的进口相连;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一端与通风机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回风通道的进口相连;除尘管,所述除尘管一端与通风机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除尘器的进口相连。
4.所述左罩和右罩的底部均设置有轮子,所述轮子与地面上由左向右延伸设置的x向直线导轨相适配。
5.所述回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均沿y向设置,所述喷口间隔设置在回风通道内侧并正对排风通道的进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进风口为栅格板结构。
6.所述右罩内侧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排风通道的进风口下方。
7.所述伸缩风管包括设置在回风通道顶部的第一段、设置在左罩和右罩之间的第二段、以及设置在左罩外侧向通风机进口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二段则为伸缩式套管结构。
8.所述回风管和除尘管分别与通风机的出口总管相连通。
9.所述左罩外侧还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与除尘器相连的空压机和压缩空气包。
10.所述通风机为调速风机。
11.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使用对开式移动捕集罩,并在两者之间设置循环风系统,其中通风机出口的带压空气经喷口形成一定的气流组织,推动高温浮射流流向排风口流动,从而提高了捕集罩的捕集效率;由于大部分烟气在通风机出口返回并参与到罩内气流组织,其余少部分烟气进入除尘器净化,因此,除尘器的通风量降低,除尘器的体积减小,投资额下降;上述除尘器可固定在捕集罩上随其移动,避免了管道布置时现场空间不足的缺陷;上述通风机的通风量还可随捕集罩的打开宽度自动进行风量调节,可根据需要优化罩内的气流组织,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4.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16.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移动式铸造用电炉熔炼二次烟尘捕集净化装置,由捕集部、净化部和连接部组成。
17.上述捕集部包括相对设置在电炉两侧的左罩101和右罩102,两者的底部均安装有轮子103,用于与地面上由左向右延伸设置的x向直线导轨104适配安装,方便左罩101和右罩102打开或闭合。上述左罩101顶部设置有y向回风通道105,回风通道105上安装有多个位于左罩101内侧的喷口106;右罩102顶部设置有y向排风通道107,排风通道107的进风口108为栅格板结构,其位于右罩102内侧并与喷口106相对。使用时,左罩101的喷口106可吹出带压气流,该气流可改变罩内浮射流的流动方向,使得电炉溢出的含尘烟气绝大部分流向右罩102,并经进风口108进入排风通道107,提高了污染物捕集效率。通常情况下,右罩102内侧还安装有位于排风通道107进风口下方的挡风板109,用于优化左罩101和右罩102内的气流组织,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捕集效率。
18.上述净化部包括安装在左罩101外侧的通风机201和安装在左罩101外侧的除尘器202。通风机201为调速风机,其通风量随左罩101和右罩102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当左罩101和右罩102闭合时,通风量最小。除尘器202采用袋式除尘器,可承受300℃以上的烟气高温和500℃以上的颗粒物,且净化后的颗粒物浓度不大于2.4mg/m
³
。除尘器202上安装有排空烟囱203,除尘器202还与由空压机204和压缩空气包205构成的清灰机构相连。当除尘器202达到清灰压力时,预存于压缩空气包205中的压缩空气可进行喷吹清灰。由于除尘器202固定于左罩101上,可降低相关排管道的布置难度,进而使整体建造成本降低了20%左右。
19.上述连接部包括伸缩风管301、回风管302和除尘管303。伸缩风管301一端与排风管道107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通风机201的进口相连。具体地,伸缩风管30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位于回风通道105顶部,第二段位于左罩101和右罩102
之间,为适于左右罩间距变化的伸缩式套管结构,第三段位于左罩101外侧并向通风机201进口延伸。回风管302一端与通风机201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回风通道105的进口相连。除尘管303一端与通风机201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除尘器202的进口相连。上述回风管302和除尘管303分别连通在通风机201的出口总管上。
20.使用时,启动通风机201,电炉溢出的含尘烟气经排风通道107进入伸缩风管301,并在通风机201出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回风通道105,通过喷口106带压喷出,能够有效改变罩内浮射流的流动方向,避免罩内含尘烟尘发生逃逸;另一部分经除尘管303进入除尘器202净化,达到室内排放限值标准后经排空烟囱203排放。经过上述处理,外排气体中的颗粒物排放总量较传统处理下降了60%-80%,环保效益明显;对于采暖地区,可以消除因通风造成的采暖能耗。
21.在电炉在运行期间,通风机201应持续工作,仅通过调节左罩101和右罩102的开度改变通风机201的运行模式。通常情况下,在电炉熔炼和出铁时,使左罩101和右罩102闭合,此时通风机的通风量最小;电炉在进行加料、修炉等作业时,将左罩101和右罩102打开,此时通风机的通风量最大。经核算,该工作模式可使运行能耗降低20%-30%。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