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3371发布日期:2022-04-02 06:0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此前,公开号为cn2124821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粉立磨系统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经烟气管道依次连通的热风炉、矿粉立磨、主收尘器、主排风机和烟囱;和一端连接于热风炉出风口和矿粉立磨入口间、一端连接于主排风机出口和烟囱入口间的第一循环风热风管道,且其上沿热烟气流向依次设有第一循环风阀和第二循环风阀;以及一端与第一循环风热风管道连接且置于第一循环风阀和第二循环风阀之间、一端经含二次风阀的二次风机与热风炉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循环风热风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的废气余热风循环回路,将烟囱排放的热烟气回收送入热风炉二次风道内,减少自然空气补充的同时降低热风炉煤气的消耗量及烟囱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该装置对于烟尘的处理并不理想,而且很容易造成堵塞,使得管路内烟气的流通受阻,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产能因此,便需要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具备除尘干净,清理方便,以及加大余热回收利用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余热回收利用过程中对于烟尘的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使得余热的利用率降低,降低产能,以及对空气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热炉、矿粉立磨、集尘器、滤筒、清理机构和烟囱,所述加热炉、所述矿粉立磨、集尘器和烟囱从左至右依次通过主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炉左侧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左侧设有循环风阀,所述烟囱和所述集尘器之间设有排风机和排风阀,所述排风阀位于所述排风机左侧,所述排风机和所述烟囱之间设有第一热循环风道,所述主管道左端相通连接有进风管和第二热循环风道,所述加热炉和所述矿粉立磨之间设有主循环管道,所述主循环管道、所述第一热循环风道和所述第二热循环风道彼此相通,所述集尘器呈上大下小的圆柱状,所述集尘器内设有集尘腔,所述滤筒底部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所述滤筒套接在所述集尘腔内,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滤筒内,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连接板、清洁板、供水管、水泵和毛刷,所述集尘腔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滤筒中轴线位置,所述连接板对称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两侧,所述清洁板外表面呈弧形,所述清洁板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外侧端,所述毛刷固定连接在所述清洁板外侧端面上,所述毛刷与所述滤筒内侧相抵,所述转动杆内设有水通道,所述供水管一端与所述水通道相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转动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供水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集尘腔与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集尘器右端下侧。
5.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上设有进风阀,所述第一热循环风道上设有第一循环风阀,所述第二热循环风道上设有第二循环风阀,所述主循环管道上设有主循环风阀。
6.优选的,所述集尘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耳,所述凸耳贯穿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主管道相连。
7.优选的,所述集尘腔下侧设有抵挡快,所述滤筒下端与所述抵挡快相抵接。
8.优选的,所述清洁板内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侧与所述水通道之间相通设有通水孔,所述蓄水槽外侧贯穿设有漏水孔。
9.优选的,所述主循环管道、所述第一热循环风道和所述第二热循环风道外侧均设有保温层。
10.优选的,所述烟囱内设有烟尘处理装置。
11.优选的,所述集尘腔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泄塞。
12.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一、该发明,可以将加热所产生的烟气通过循环管道进行余热的循环利用,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又可以提高产能。
14.二、该发明,对烟尘进行有效的过滤,减少烟尘的污染,并且还可对过滤装置进行及时清理,以防止造成堵塞,使得烟气的流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产能和工作效率。
15.三、该发明,大大提升立磨系统的热效率,减少热量的流失,通过余热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为我们节能减排的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中集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矿粉立磨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热炉1、矿粉立磨2、集尘器3、滤筒4、清理机构5和烟囱6。
21.其中,上述的加热炉1、矿粉立磨2、集尘器3和烟囱6从左至右依次通过主管道7连通,加热炉1左侧设有循环风机11,循环风机11左侧设有循环风阀12,烟囱6和集尘器3之间设有排风机41和排风阀42,排风阀42位于排风机41左侧,排风机41和烟囱6之间设有第一热循环风道16,主管道7左端相通连接有进风管13和第二热循环风道14,加热炉1和矿粉立磨2之间设有主循环管道15,主循环管道15、第一热循环风道16和第二热循环风道14彼此相通,集尘器3呈上大下小的圆柱状,集尘器3内设有集尘腔31,滤筒4底部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滤筒4套接在集尘腔31内,清理机构5设置在滤筒4内,清理机构5包括电机51、转动杆52、连接板53、清洁板54、供水管55、水泵56和毛刷57,集尘腔3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36,电机51固定连接在顶盖36上,转动杆52固定连接在电机51输出端,转动杆52位于滤筒4中轴线位置,连接板53对称连接在转动杆52两侧,清洁板54外表面呈弧形,清洁板54内表面固定连接
在连接板53外侧端,毛刷57固定连接在清洁板54外侧端面上,毛刷57与滤筒4内侧相抵,转动杆52内设有水通道521,供水管55一端与水通道521相通,供水管55与转动杆52转动配合连接,供水管55另一端贯穿集尘腔31与水泵56相连,水泵56固定连接在集尘器右端下侧。
22.上述进风管13上设有进风阀131,第一热循环风道16上设有第一循环风阀161,第二热循环风道14上设有第二循环风阀141,主循环管道15上设有主循环风阀151,通过各个阀的开启或闭合,实现烟气中余热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23.上述集尘器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耳32,凸耳32贯穿设有通风口33,通风口33与主管道7相连,既便于集尘又便于烟气的流通。
24.上述集尘腔31下侧设有抵挡快35,滤筒4下端与抵挡快35相抵接,便于滤筒的安装固定。
25.上述清洁板54内设有蓄水槽541,蓄水槽541内侧与水通道521之间相通设有通水孔531,蓄水槽541外侧贯穿设有漏水孔542,有利于供水管55内的水通过清洁板54喷出,对滤筒4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洗,防止灰尘的堆积。
26.上述主循环管道15、第一热循环风道16和第二热循环风道14外侧均设有保温层,防止热量的散失。
27.上述烟囱6内设有烟尘处理装置,对烟气进行净化,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28.上述集尘腔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泄塞,有利于所积攒灰尘的排出。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第一热循环风道16形成的循环风回路外接第二热循环风道14,其经循环风机11与加热炉1进风口连通,通过安装于第一热循环风道16上的第一循环风阀161和主循环管道15上的主循环风阀151和安装于第二热循环风道14上的第二循环风阀141调节和控制风向和流速,将原有的循环风回路内的热空气引到循环风机11的进风口,并关闭进风阀131,通过对循环风机11的热补风方式输送到加热炉1内,降低加热炉1内煤气的消耗量及烟囱6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烟尘在经过集尘器3时,会对烟气中含有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使得通过集尘器3的烟气中几乎不含颗粒物,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打开排泄塞34,并启动电机51和水泵56,电机51带动转动杆52转动,并通过连接板53带动清洁板54转动,进而使得毛刷57对滤筒4内侧进行刷持,同时,水泵56将水通过供水管55输送至水通道521内,并通过通水孔531输送至蓄水槽541内,再经漏水孔542喷出,从而在毛刷57的带动下对滤筒4内进行刷洗,使得积攒在滤筒4上的灰尘被洗刷掉,进而防止积攒的灰尘对烟气的过滤工作起到阻碍作用,洗刷后的灰尘连同脏水均经过集尘腔31底部排出,待洗刷完成,则关闭排泄塞继续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