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通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4951发布日期:2021-11-06 04:0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旁通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旁通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生活用水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常用的自来水并不干净,会带来泥沙和固体悬浮物以及铁锈等杂质,这些杂质若没有滤去将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卫生,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热水器、电热壶等家用设备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目前,常规的供水过滤结构多采用在管路或者阀接头内设置过滤网以阻挡大颗粒杂质,但随着供水时间增加,在网面上会积累大量的杂质,由于流水的单向冲击,压合过滤网的孔洞内,不仅严重影响出水的畅通和供水的质量,而且也十分难以清理,大大增加了人工清理成本;同时,需要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经过滤网会严重影响滤网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
3.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08141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旁通管二级过滤装置,其在主过滤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旁通管和旁通蝶阀,当主过滤管因沉淀较多,需要排污清理时,可以关闭主过滤通道,打开旁通蝶阀,利用旁通管来实现流体的过滤,此时,主过滤管可以用来进行排污清理。该旁通管由于仅仅是在主过滤管排污清理时起到简单的替代作用,其内部结构较为简单,过滤能力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对经过的流体过滤干净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旁通过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旁通管过滤能力有限、难以将流体过滤干净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旁通过滤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旁通过滤装置,包括主过滤通道和与主过滤通道并联布置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内至少设置有两处具有滤网且上下延伸的过滤段,各过滤段沿旁通管的径向布置,且每个过滤段的下端均与旁通管内壁固连,上端与旁通管的另一侧内壁间隔布置,各过滤段沿旁通管的轴向间隔布置,定义流体从旁通管的前侧流入,各过滤段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各过滤段的前侧均形成有留污区域,各留污区域下方均对应设置有排污管。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旁通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当主过滤通道暂停以进行排污清理时,打开旁通管,流体自旁通管的前侧流入,由于设置了多处过滤段,当流体流量较小时,流体靠下流动,并不会经过过滤段上侧与旁通管内壁之间的间隔,此时,流体在依次经过多处过滤段后得到有效过滤,有效提高了旁通管的过滤能力;当流体流速较大时,一部分流体在经过过滤段的同时,大部分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上端后,从过滤段上侧与旁通管内壁之间的间隔快速顺畅流过,而不会在旁通管内造成堵塞,而在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上端的过程中,其中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从而留在留污区域并通过打开下方的排污管排出,这样,在不影响流体流速、避免造成堵塞的前提下,也能够完成对流体内杂质
的沉淀处理,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旁通管的过滤能力,能够在主过滤通道进行排污清理时有效替代主过滤通道的过滤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旁通管过滤能力有限、难以将流体过滤干净的技术问题。
8.进一步地,所述各过滤段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且各过滤段的滤网目数由前至后依次增大。当流体流量过大时,随着流体中杂质的不断沉淀,留在各个留污区域内的沉淀会越来越少,因此,将过滤段依次降低,能够满足流体快速通过即可,而各过滤段的过滤能力随着目数的增加由前至后依次增强,可以在最后一个过滤段上完成对流体内杂质的较为彻底的清除。
9.进一步地,所述各过滤段的前端均具有由后至前弯折的扩滤段。扩滤段增加了过滤段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段的过滤能力。
10.进一步地,各排污管下方连通有汇流排污通道。将各排污管中的沉淀杂质统一至汇流排污通道内,收集效率更高。
11.进一步地,各过滤段沿旁通管的轴向均匀布置。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旁通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旁通管内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主过滤通道;2、旁通管;3、过滤段;4、留污区域;5、排污管;6、扩滤段;7、汇流排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旁通过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旁通过滤装置,包括主过滤通道1和与主过滤通道1并联布置的旁通管2,旁通管2内至少设置有两处具有滤网且上下延伸的过滤段3,各过滤段3沿旁通管2的径向布置,且每个过滤段3的下端均与旁通管2内壁固连,上端与旁通管2的另一侧内壁间隔布置,各过滤段3沿旁通管2的轴向间隔布置,定义流体从旁通管2的前侧流入,各过滤段3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各过滤段3的前侧均形成有留污区域4,各留污区域4下方均对应设置有排污管5。
19.当主过滤通道1暂停以进行排污清理时,打开旁通管2,流体自旁通管2的前侧流入,由于设置了多处过滤段3,当流体流量较小时,流体靠下流动,并不会经过过滤段3上侧与旁通管2内壁之间的间隔,此时,流体在依次经过多处过滤段3后得到有效过滤,有效提高了旁通管2的过滤能力;当流体流速较大时,一部分流体在经过过滤段3的同时,大部分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3上端后,从过滤段3上侧与旁通管2内壁之间的间隔快速顺畅流过,而不会在旁通管2内造成堵塞,而在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3上端的过程中,其中的杂质在
重力作用下沉淀,从而留在留污区域4并通过打开下方的排污管5排出,这样,在不影响流体流速、避免造成堵塞的前提下,也能够完成对流体内杂质的沉淀处理。
20.如图2所示,各过滤段3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且各过滤段3的滤网目数由前至后依次增大。当流体流量过大时,随着流体中杂质的不断沉淀,留在各个留污区域4内的沉淀会越来越少,因此,将过滤段3依次降低,能够满足流体快速通过即可,而各过滤段3的过滤能力随着目数的增加由前至后依次增强,可以在最后一个过滤段3上完成对流体内杂质的较为彻底的清除。在其他实施例中,各过滤段的高度也可以相同,且各过滤段的滤网目数由也可以均相同。
21.如图2所示,各过滤段3的前端均具有由后至前弯折的扩滤段6。扩滤段6增加了过滤段3与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段3的过滤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扩滤段,也即过滤段全部为竖直段。
22.如图1和图2所示,各排污管5下方连通有汇流排污通道7。将各排污管5中的沉淀杂质统一至汇流排污通道7内,收集效率更高。
2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过滤段3沿旁通管2的轴向均匀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各过滤段也可以是呈不规则方式在沿旁通管2的轴向布置。
2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旁通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主过滤通道1暂停以进行排污清理时,打开旁通管2,流体自旁通管2的前侧流入,由于设置了多处过滤段3,当流体流量较小时,流体靠下流动,并不会经过过滤段3上侧与旁通管2内壁之间的间隔,此时,流体在依次经过多处过滤段3后得到有效过滤,有效提高了旁通管2的过滤能力;当流体流速较大时,一部分流体在经过过滤段3的同时,大部分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3上端后,从过滤段3上侧与旁通管2内壁之间的间隔快速顺畅流过,而不会在旁通管2内造成堵塞,而在流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段3上端的过程中,其中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从而留在留污区域4并通过打开下方的排污管5排出,这样,在不影响流体流速、避免造成堵塞的前提下,也能够完成对流体内杂质的沉淀处理,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旁通管2的过滤能力,能够在主过滤通道1进行排污清理时有效替代主过滤通道1的过滤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旁通管2过滤能力有限、难以将流体过滤干净的技术问题。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