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提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酸纯化器。
背景技术:2.金属元素的检测在现实生活越来越成为大众的需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无论检测仪器的发展有多么迅猛,影响检测结果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在前处理过程。随着微波消解技术的使用,前处理过程的准确性越来越得到保证,其原理在于使用微波快速加热密闭反应容器中的样品和酸,使样品迅速被破坏分解、反应后形成澄清的溶液,定容后上机检测。但因技术方面的原因,国产硝酸及氢氟酸所含的金属元素,未能真真正正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相关要求,那么就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偏离,对相关检测形成极大的技术障碍,所以有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被逼采用酸纯化装置来提纯消解用的酸液,这些酸纯化装置主要使用蒸发的方式来实现纯化。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酸钝化器内部只有处理装置,在处理完后内壁会存留残屑无法进行清理,导致下次使用会影响正常工作。
4.因此,发明一种新型酸纯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酸纯化器,通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酸纯化器,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端设有多个电线,其中一个所述电线输出端设有控温面板,所述控温面板输出端其中两个电线连接,两个所述电线输出端设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截面形状呈u形设置,所述处理箱顶部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顶部设有酸液进料器,所述酸液进料器一侧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处理箱底部设有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出料口顶部截面形状均设置为漏斗形,两个所述出料口顶杆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一侧输出端设有第二收集器,所述第二管道远离第二收集器一端设有第一收集器,所述第二管道一侧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道远离第二阀门一侧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处理箱一侧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输出端贯穿处理箱一侧延伸至处理箱内部,所述第三管道输出端设有喷头,所述第三管道输入端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一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设有水箱,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与多个电线输出端连接。
7.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数量设置为两个。
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和水箱外壁均开设有可视窗,两个所述可视窗内部均设有玻璃。
9.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两侧均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10.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设有输水孔盖,所述水箱内部底端呈倾斜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收集器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收集器顶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收集器与盖板通过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一侧设有按钮,所述按钮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按钮均匀分布在控制面板一侧,多个所述按钮顶部开设有显示屏。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对处理箱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在钝化完后,内部会存在残屑,不便于第二次使用的现象出现,通过清理提高了第二次内部钝化的效率,且提高了内部钝化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便于提高整体实用性;
15.2、通过可视窗的设置,便于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对内部工作情况进行监视,通过水箱内部呈倾斜设置,便于做到节约用水,便于水箱内部水得到充分利用,通过盖板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盖板,便于清理内部和便于移动第二收集器,通过多个按钮和显示屏的设置,便于远程操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控制面板;2、电线;3、控温面板;4、处理箱;5、电机;6、转轴;7、刮板;8、第一管道;9、第一阀门;10、酸液进料器;11、出料口;12、第二管道;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第一收集器;16、第二收集器;17、第三管道;18、第四阀门;19、水泵;20、水箱;21、可视窗;22、输水孔盖;23、支撑腿;24、支撑架;25、盖板;26、按钮;27、显示屏;28、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
4所示的一种新型酸纯化器,包括控制面板1,所述控制面板1输出端设有多个电线2,其中一个所述电线2输出端设有控温面板3,所述控温面板3输出端其中两个电线2连接,两个所述电线2输出端设有处理箱4,所述处理箱4内部一侧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板7,所述刮板7截面形状呈u形设置,所述处理箱4顶部设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顶部设有酸液进料器10,所述酸液进料器10一侧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处理箱4底部设有两个出料口11,两个所述出料口11顶部截面形状均设置为漏斗形,两个所述出料口11顶杆设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一侧输出端设有第二收集器16,所述第二管道12远离第二收集器16一端设有第一收集器15,所述第二管道12一侧设有第二阀门13,所述第二管道12远离第二阀门13一侧设
有第三阀门14,所述处理箱4一侧设有第三管道17,所述第三管道17输出端贯穿处理箱4一侧延伸至处理箱4内部,所述第三管道17输出端设有喷头28,所述第三管道17输入端设有第四阀门18,所述第四阀门18一侧设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输入端设有水箱20,所述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和第四阀门18分别与多个电线2输出端连接,首先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一阀门9,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控温面板3,控温面板3对处理箱4进行加热和冷却,通过酸液进料器10将酸液通过第一管道8滴入处理箱4进行处理,在钝化完以后,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三阀门14,液体通过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收集器15,完成处理,在钝化完,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四阀门18,驱动水泵19将水箱20内部的水通过第三管道17从喷头28喷出,对处理箱4内部进行冲洗,驱动电机5,电机5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带动带动刮板7转动,通过刮板7转动将处理箱4内壁沾附的残屑进行清理,在清理完,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二阀门13,内部清理的水将会通过第二管道12流入第二收集器16内部,完成工作。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20底部设有支撑腿23,所述支撑腿23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支撑腿23的设置,便于保证水箱20的稳定性。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箱4和水箱20外壁均开设有可视窗21,两个所述可视窗21内部均设有玻璃,通过可视窗21的设置,便于第一管道8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对内部工作情况进行监视。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箱4两侧均设有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数量均设置为两个,通过支撑架24的设置,便于处理箱4在工作时保证稳定性。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20顶部设有输水孔盖22,所述水箱20内部底端呈倾斜设置,通过水箱20内部呈倾斜设置,便于做到节约用水,便于水箱20内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收集器16顶部设有盖板25,所述盖板25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收集器16顶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收集器16与盖板25通过螺纹连接,通过盖板25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盖板25,便于清理内部和便于移动第二收集器16。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面板1一侧设有按钮26,所述按钮26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按钮26均匀分布在控制面板1一侧,多个所述按钮26顶部开设有显示屏27,通过多个按钮26和显示屏27的设置,便于远程操控,便于使用。
31.本实用工作原理: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
‑
4,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一阀门9,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控温面板3,控温面板3对处理箱4进行加热和冷却,通过酸液进料器10将酸液通过第一管道8滴入处理箱4进行处理,在钝化完以后,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三阀门14,液体通过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收集器15,完成处理,在钝化完,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四阀门18,驱动水泵19将水箱20内部的水通过第三管道17从喷头28喷出,对处理箱4内部进行冲洗,驱动电机5,电机5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带动带动刮板7转动,通过刮板7转动将处理箱4内壁沾附的残屑进行清理,在清理完,通过控制面板1打开第二阀门13,内部清理的水将会通过第二管道12流入第二收集器16内部,完成工作;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
‑
4,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可视窗21的设置,便于第一管道8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对内部工作情况进行监视,通过水箱20内部呈倾斜设置,便于做到节约
用水,便于水箱20内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盖板25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盖板25,便于清理内部和便于移动第二收集器16,通过多个按钮26和显示屏27的设置,便于远程操控,便于使用。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