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滤芯组件和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2493发布日期:2021-10-16 10:1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反渗透滤芯组件和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反渗透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饮用水的水质开始备受关注。反渗透净水机因其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越来越受欢迎。
3.原水多具有较高的tds(溶解性固体总量),反渗透滤芯组件可以将原水中的大量离子阻挡在反渗透膜前,而使通过反渗透膜的水的tds符合直饮水的标准。同时,反渗透滤芯组件还会在制取直饮水时按照一定比例由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出水端排出高tds的浓水,最终浓水通过壳体上的浓水口排出。但是,停止制水后,反渗透滤芯内还是会存在一定量的浓水无法排尽。在停机状态下,反渗透滤芯内浓水中的离子会逐渐向膜后扩散,最终将反渗透膜后的纯水污染,导致用户在下一次取水时,接取的水将具有较高的tds。
4.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现有技术多是在反渗透滤芯内设置单向阀,阻止浓水反向倒流而污染膜后纯水。但是单向阀结构复杂,会增大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尺寸,并且在反渗透滤芯组件中设置单向阀还会增大加工难度,导致产品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容纳在壳体内的反渗透滤芯,壳体上设置有浓水口,反渗透滤芯具有浓水出水端,反渗透滤芯组件还包括浓水罩,浓水罩罩在浓水出水端上,浓水罩上设置有限流孔,浓水口通过限流孔与浓水出水端连通。
6.通过在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出水端上罩设浓水罩,可以将壳体内的大部分浓水阻挡在浓水罩之外,仅有少量的罩内浓水与膜后纯水之间发生离子扩散。而且,通过在浓水罩上设置有限流孔,可以限制单位时间内罩外浓水向罩内浓水扩散的离子量,使得罩内浓水的离子浓度降低,进而减小罩内浓水中的离子向膜后纯水扩散的效率。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在长时间待机后接取的头杯水的tds值较高的问题。而且,相比于现有的在浓水出水端上设置单向阀、阻止浓水倒流的滤芯组件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渗透滤芯组件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此产品成本较低。此外,由于反渗透滤芯组件内没有活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不易出现故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7.示例性地,限流孔的出口位于不低于反渗透滤芯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处。
8.反渗透滤芯组件的浓水口通常连接有废水比阀。当反渗透滤芯组件不制水时,废水比阀上的小孔会逐渐排掉反渗透滤芯组件内存储的浓水。通过将限流孔的出口设置在不低于反渗透滤芯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处,可以在停止制水一段时间后,使得限流孔的出口位于浓水液面之上,这样罩内浓水与罩外浓水隔绝,罩外浓水中的离子不再参与向膜后纯水扩散,由此,即使长时间待机,也能够保证膜后纯水的tds不明显升高,进而使得长时
间待机后的头杯水满足直饮水标准。
9.示例性地,限流孔的出口与反渗透滤芯的顶端齐平或者高于反渗透滤芯的顶端。
10.由于反渗透滤芯组件不制水时,其内的水可以从废水比阀排出,通过将限流孔的出口设置得高于或者等于反渗透滤芯的顶端,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就能够使限流孔的出口高于浓水液面,从而通过物理方式将罩外浓水与罩内浓水隔绝,进一步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11.示例性地,壳体具有安装头,浓水口设置在安装头上,反渗透滤芯具有靠近安装头的第一轴向端和与第一轴向端相对的第二轴向端,浓水出水端设置在第二轴向端上。
12.该反渗透滤芯组件通过将浓水出水端设置在远离浓水口的端部,可以便于安装浓水罩,并且现有的反渗透滤芯组件主要采用这种结构,因此该方案对现有的反渗透滤芯组件改动最小,从而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和加工成本。
13.示例性地,浓水罩包括覆盖第二轴向端的罩体和从罩体的边缘朝向第一轴向端延伸的翻边,翻边与第二轴向端的侧壁密封连接。
14.具有该设置的浓水罩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将其与反渗透滤芯连接。
15.示例性地,反渗透滤芯组件为立式反渗透滤芯组件,限流孔设置在罩体或者翻边上。
16.由于立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呈竖直状态使用,所以浓水罩位于反渗透滤芯的顶部,由此限流孔的出口基本上都能够位于反渗透滤芯的顶部。由此,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限流孔的出口就能够高于浓水液面,进而有效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17.示例性地,反渗透滤芯组件为卧式反渗透滤芯组件,限流孔设置在罩体的径向边缘处或者设置在翻边上,且限流孔位于浓水罩的顶部。
18.由于浓水罩横向罩在浓水出水端上,所以将限流孔设置在罩体的径向边缘或者翻边上,只要该反渗透滤芯组件按照正确的安装姿态安装在净水机中,都能够保证限流孔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的顶部。由此,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限流孔的出口就能够基本上都高于浓水液面,进而有效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19.示例性地,反渗透滤芯组件为卧式反渗透滤芯组件,罩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凸台,凸台的顶面位于浓水罩的顶部,限流孔穿过凸台且限流孔的出口位于凸台的顶面上。
20.将限流孔设置在凸台上可以使得限流孔的设置更加灵活,且不会对浓水罩内存储浓水的空间产生影响。
21.示例性地,限流孔的横截面积大于废水比阀的孔的横截面积,以避免对反渗透滤芯的制水产生影响。
22.示例性地,限流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浓水出水端的出水面积。
23.对限流孔的横截面积进行设定可以确保单位时间内罩内浓水向膜后纯水扩散的离子量大于罩外浓水向罩内浓水扩散的离子量,确保罩内浓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进而确保罩内浓水中的离子向膜后纯水扩散的效率降低,因此确保单位时间内膜后纯水的tds的升高量能够降低。此外,通过适当减小限流孔的横截面积以及浓水罩内可容纳浓水的空间,可以在一定时间长度后使膜后纯水的tds的升高量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任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
25.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进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通至增压泵的进水口,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至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原水口;净水机还包括冲洗管路,冲洗管路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滤芯组件的纯水口,冲洗管路的出水口连通增压泵的进水口,在冲洗管路上还设置有冲洗电磁阀。
26.在这种净水机中,冲洗时可以启动增压泵、打开冲洗电磁阀且关闭进水电磁阀,这样,可以利用反渗透滤芯组件内的纯水对其进行冲洗,而且在冲洗结束后,还可以使得反渗透滤芯组件内的水位降低。这样就可以通过物理方式使得罩内的水与罩外的水隔绝,避免离子从罩外向罩内扩散,从而避免了净水机在长时间待机后,用户接取到tds较高的纯水。
27.示例性地,冲洗管路上还设置有逆止阀,逆止阀沿着从冲洗管路的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可导通。
28.在冲洗管路上设置逆止阀的作用是在冲洗电磁阀不能对冲洗管路截止时,防止原水通过冲洗管路流向纯水口,造成对反渗透滤芯组件膜后的纯水的污染。
29.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3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31.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3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剖视图;
3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浓水罩的立体图;
34.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3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剖视图;
36.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浓水罩的立体图;
37.图6为图5中的浓水罩的剖视图;
38.图7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39.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净水机的示意图。
4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41.100、100’、反渗透滤芯组件;200、壳体;201、原水口;202、纯水口;203、浓水口;220、第一轴向端;230、第二轴向端;210、安装头;300、反渗透滤芯;310、浓水出水端;400、400’、浓水罩;410、410’、限流孔;420、罩体;430、翻边;440、定位环;450、凸台;500、净水机;510、增压泵;520、进水电磁阀;600、冲洗管路;610、冲洗电磁阀;620、逆止阀;700、废水比阀。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
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4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如图1所示,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包括壳体200和容纳在壳体200内的反渗透滤芯300。反渗透滤芯300是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中起到过滤作用的部件。壳体200上设置有原水口201、纯水口202和浓水口203。原水从原水口201进入到壳体200内,从反渗透滤芯300的原水进水端进入到反渗透滤芯300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纯水依次经由反渗透滤芯300的纯水出水端和纯水口202流出壳体200。未被过滤的浓水依次经由反渗透滤芯300的浓水出水端310和浓水口203排出到壳体200之外。反渗透滤芯300的原水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水出水端310可以根据反渗透滤芯300的结构设置在反渗透滤芯300的任意地方。在图示实施例中,原水进水端设置在反渗透滤芯300的靠近原水口201的端面上,中心管形成反渗透滤芯300的纯水出水端,浓水出水端310则设置在反渗透滤芯300的远离浓水口203的端面上。可选地,浓水出水端也可以设置在反渗透滤芯300的外周面上。若反渗透滤芯300呈其他结构,浓水出水端310也可以随其结构的改变而改变设置的位置。
44.反渗透滤芯组件100还包括浓水罩400。浓水罩400罩在浓水出水端310上。浓水罩400上设置有限流孔410,同时参见图1

3。浓水口203通过限流孔410与浓水出水端310连通。限流孔410可以是设置在浓水罩400上的通孔。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限流孔410的数量为一个,但是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限流孔41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当存在多个限流孔410时,它们可以分散分布。反渗透滤芯300产生的浓水将依次通过浓水出水端310、限流孔410和浓水口203排出反渗透滤芯组件100。
45.在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制水完毕,处于待机状态时,由于浓水罩400内仍然存在少量浓水,包括反渗透滤芯300内的膜袋之间的浓水p1、以及浓水罩400与浓水出水端310之间的浓水p2,如图3所示。罩内浓水中的离子会向膜后纯水中扩散。而浓水罩400上的限流孔410能够对流过它的浓水流量产生限制,换句话说,限流孔410减小了罩内浓水与罩外浓水(即反渗透滤芯300和浓水罩400与壳体200之间的浓水p3)的界面面积,于是,能够有效减少单位时间内罩外浓水向罩内浓水扩散的离子量。由此,可以使得罩内浓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使得罩内浓水和膜后纯水的离子浓度差降低,进而降低罩内浓水中的离子向膜后纯水扩散的效率,因此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膜后纯水的tds的升高量。
46.优选地,限流孔410的横截面积小于浓水出水端310的出水面积。浓水出水端310的出水面积等于所有膜袋的浓水出水口的横截面积的总和。由此,确保单位时间内罩内浓水向膜后纯水扩散的离子量大于罩外浓水向罩内浓水扩散的离子量,确保罩内浓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进而确保罩内浓水中的离子向膜后纯水扩散的效率降低,因此确保单位时间内膜后纯水的tds的升高量能够降低。
47.此外,通过适当减小限流孔410的横截面积以及浓水罩400内可容纳浓水的空间,可以将一定时间长度(例如净水机时常停机的一整夜,例如8小时)后膜后纯水的tds的升高量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例如,即使8小时过去,仍然可以使头杯水基本符合直饮水标准。
48.使用过程中,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浓水口203通常连接有废水比阀700,如图8所示。废水比阀700上设置有很小的孔,废水比阀700的作用是控制浓水的流量,从而保持反渗透滤芯300内部具有较高压力。示例性地,限流孔410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废水比阀的孔的横截面积。示例性地,在限流孔410为圆孔的情况下,可以将限流孔410的直径设置在0.5mm

20mm之间。
49.通过在反渗透滤芯300的浓水出水端310上罩设浓水罩400,可以将壳体200内的大部分浓水阻挡在浓水罩400之外,仅有少量的罩内浓水与膜后纯水之间发生离子扩散。而且,通过在浓水罩400上设置有限流孔410,可以限制单位时间内罩外浓水向罩内浓水扩散的离子量,使得罩内浓水的离子浓度降低,进而减小罩内浓水中的离子向膜后纯水扩散的效率。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在长时间待机后接取的头杯水的tds值较高的问题。而且,相比于现有的在浓水出水端上设置单向阀、阻止浓水倒流的滤芯组件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此产品成本较低。此外,由于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没有活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不易出现故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0.优选地,限流孔410的出口可以位于不低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为立式,如图1所示,如果浓水出水端位于反渗透滤芯300的外周面上,那么限流孔410的位置可以高于反渗透滤芯300轴向高度的一半。当然,浓水出水端可以如图所示地位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部。若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为卧式,如图4所示,如果浓水出水端310如图所示地位于反渗透滤芯300的端面上,那么限流孔410的高度高于反渗透滤芯300的轴线。当然,如若不管反渗透滤芯300如何放置,浓水罩400都设置在反渗透滤芯300的最高处,那么限流孔410的高度也将不低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51.如前所述地,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浓水口203通常连接有废水比阀700。当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不制水时,废水比阀700上的小孔会逐渐排掉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存储的浓水。通过将限流孔410的出口设置在不低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处,可以在停止制水一段时间后,使得限流孔410的出口位于浓水液面之上,这样罩内浓水与罩外浓水隔绝,罩外浓水中的离子不再参与向膜后纯水扩散,由此,即使长时间待机,也能够保证膜后纯水的tds不明显升高,进而使得长时间待机后的头杯水满足直饮水标准。
52.进一步优选地,限流孔410的出口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端齐平或者高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端。需要说明的是,该顶端为反射透滤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最高处。如前所述地,由于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不制水时,其内的水可以从废水比阀700排出,通过将限流孔410的出口设置得高于或者等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端,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就能够使限流孔410的出口高于浓水液面,从而通过物理方式将罩外浓水与罩内浓水隔绝,进一步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53.示例性地,壳体200具有安装头210,如图1所示,安装头210的作用是可以将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与净水机连接,并将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水路与净水机的水路连通。其中,浓水口203设置在安装头210上。在反渗透滤芯300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轴向端220和第二轴向端230,第一轴向端220靠近安装头210,第二轴向端230远离安装头210。浓水出水端310设置在第二轴向端230上。第一轴向端220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反渗透滤芯300的底部,第二轴向端230在反渗透滤芯300的顶部。当然,反渗透滤芯组件100还可以以其他安装姿态使用。
54.该反渗透滤芯组件100通过将浓水出水端310设置在远离浓水口203的端部,可以便于安装浓水罩400,并且现有的反渗透滤芯组件主要采用这种结构,因此该方案对现有的反渗透滤芯组件改动最小,从而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和加工成本。
55.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浓水罩400可以包括覆盖第二轴向端230的罩体420和从罩体420的边缘朝向第一轴向端220延伸的翻边430。翻边430与第二轴向端230的侧壁密封连接。浓水罩400可以呈碗状,扣在浓水出水端310上,并且通过翻边430与反渗透滤芯300连接。具有该设置的浓水罩400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将其与反渗透滤芯300连接。
56.示例性地,参考图1,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为立式反渗透滤芯组件,限流孔410可以设置在罩体420或者翻边430上。立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如图1所示,浓水出水端310在反渗透滤芯300的顶部,浓水由浓水出水端310排出,经过浓水罩400上的限流孔410流向浓水口。由于立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呈竖直状态使用,所以浓水罩400位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部,由此限流孔410的出口基本上都能够位于反渗透滤芯300的顶部。由此,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限流孔410的出口就能够高于浓水液面,进而有效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57.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

3所示的实施例中,限流孔410设置在定位环440内侧,但是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限流孔410可以设置在定位环440外侧的任何位置处。该定位环440与壳体200上的定位凸起240配合,能够保证反渗透滤芯300在壳体200内的位置。
58.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如图4所示,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为卧式反渗透滤芯组件。浓水出水端310在反渗透滤芯300的端部。其采用的浓水罩400’可以包括罩体420和翻边430。罩体420和翻边430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以突出地表示出浓水罩400’与浓水罩400的区别。
59.在该实施例中,限流孔410’可以设置在罩体420的径向边缘处,且限流孔410’位于浓水罩400’的顶部,如图5

7所示。所述径向边缘是指罩体410上靠近其边缘(远离其中心)的位置。卧式滤芯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如图4所示,卧式滤芯组件上可以设置有标识,用于标注其安装时何处朝上。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限流孔410’也可以设置在翻边430上。无论限流孔410’设置在浓水罩400’上的何位置处,限流孔410’在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正常使用姿态下,都位于浓水罩400’的顶部。由于浓水罩400’横向罩在浓水出水端310上,所以将限流孔410’设置在罩体420的径向边缘或者翻边430上,只要该反渗透滤芯组件100’按照正确的安装姿态安装在净水机中,都能够保证限流孔410’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顶部。由此,可以在待机一小段时间后,限流孔410’的出口就能够基本上都高于浓水液面,进而有效降低膜后纯水的tds。
60.如果将限流孔410’设置在翻边430上,可能需要将罩体410与浓水出水端310间隔开一定距离设置,以便限流孔410’具有足够的设置空间。这样,会导致罩体410与浓水出水端310之间的间隔增大,从而导致罩内浓水增多,这样不利于保证膜后纯水的tds不明显升高。基于此,优选地,如图5

6所示,罩体42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台450。凸台450的顶面位于浓水罩400’的顶部,限流孔410’穿过凸台450且限流孔410’的出口位于凸台450的顶面上。在卧式滤芯组件中,浓水罩400’横向罩在浓水出水端310上,浓水罩400’的顶部即为在该状态下浓水罩400’的最高处,可以是罩体420的径向最远端,也可以是在翻边430上。在图示实施例中,限流孔410’为l形孔。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限流孔410’可以为斜孔。限流孔41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限流孔410’的入口连通浓水罩400’内部,限流孔410’的出口位于凸台450的顶面上即可。将限流孔410设置在凸台450上可以使得限流孔410的设置更
加灵活,且不会对浓水罩400’内存储浓水的空间产生影响。
6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500,包括上述任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100、100’。
62.示例性地,净水机500还包括进水电磁阀520和增压泵510。进水电磁阀520的出水口连通至增压泵510的进水口。增压泵510的出水口连通至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原水口201。净水机500还包括冲洗管路600。冲洗管路600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滤芯组件100的纯水口202。冲洗管路600的出水口连通增压泵510的进水口。在冲洗管路600上还设置有冲洗电磁阀610。在冲洗过程中,可以启动增压泵510,打开冲洗电磁阀610,进水电磁阀520将始终处于截止状态,防止原水由原水口201向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补充。增压泵510将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膜后的水由纯水口202抽出,通过冲洗管路600再次由原水口201压入反渗透滤芯组件100中,对其进行冲洗,使反渗透滤芯300内的原水和浓水。
63.而且由于冲洗过程中没有原水补给,且冲洗水会通过浓水口排出。因此在冲洗结束后,就导致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的水位降低。水位降低在反渗透滤芯组件100内的体现为限流孔410的出水口露出到液面之上,由此使得罩内的水与罩外的水通过空气隔绝。这样就可以避免离子从罩外向罩内扩散,从而避免了净水机500在长时间待机后,用户接取到tds较高的纯水。
64.示例性地,冲洗管路600上还设置有逆止阀620。逆止阀620沿着从冲洗管路600的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方向可导通。逆止阀620可以设置在冲洗管路600上的任意位置,其作用是在冲洗电磁阀610不能对冲洗管路600截止时,防止原水通过冲洗管路600流向纯水口202,造成对反渗透滤芯组件100膜后的纯水的污染。
6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6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6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6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69.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