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2711发布日期:2021-12-29 10:2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


背景技术:

2.动物房尾气主要来源于粪尿、垫料、残余饲料等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硫醇、腐胺、尸胺类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严重影响环境。
3.动物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危害性气体。动物房尾气主要成为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如h2s、nh3和恶臭类甲硫醇、乙硫醇、腐胺、组胺、尸胺等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危害性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危害人体和动物的健康。目前,这些气体都直接排出,即影响环境,又浪费了大量的能耗。
4.国内动物房的尾气都采用直排的方式,有的换气次数高达15次/小时,既有恶臭气体的排放,又有大量的能耗被浪费。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包括进气口管道、第一出气口管道、第二出气口管道,尾气处理系统一和尾气处理系统二,所述进气口管道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系统一的进气口连接,所诉尾气处理系统一的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管道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管道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系统二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管道的进气口连接,动物房尾气由进气口管道进入尾气处理系统一,尾气处理系统一将尾气中的颗粒、病菌和病毒处理,然后由第一出气口管道进入尾气处理系统二,尾气处理系统二进一步的对尾气进行杀毒、杀菌,最后由第二出气口管道排放出。
8.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一包括第一超重力机、第一捕沫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吸收液储罐和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超重力机与进气口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超重力机与第一换热器、第一吸收液储罐和第一循环泵连通形成循环,所述第一超重力机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液体流量装置,所述第一超重力机与第一出气口管道连通,在第一超重力机与第一出气口管道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捕沫器,所述第一捕沫器与第一超重力机形成一个回路连接,利用超重力机产生的超重力场的过程强化功能,将吸收液在超重力场中与填料不断碰撞、碾压,成几个分子级厚度的薄膜和微粒,并不断的更新气液接触面。与尾气中的有机挥发份直接接触,对这些有机分子进行捕捉吸收,达到去除的目的。
9.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二包括第二超重力机、第二捕沫器、第二换热器、第二吸收液储罐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超重力机与第二出气口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超重力机与第二换热器、第二吸收液储罐和第二循环泵连通形成循环,所述第二超重力机与第二
换热器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液体流量装置,所述第二超重力机与第二出气口管道连通,在第二超重力机与第二出气口管道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捕沫器,所述第二捕沫器与第二超重力机形成一个回路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管道、第一出气口管道和第二出气口管道上设置有气液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尾气处理系统一与尾气处理系统二的进气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等,与尾气处理系统二的排气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液储罐内的液体为柠檬酸,尾气进入超重力机,同时第一吸收液储罐中的酸性吸收液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超重力机,吸收液和尾气在高速旋转的转鼓表面形成分子级的接触,尾气中的碱性性有害物质,被吸收中和。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收液储罐内的溶液为氢氧化钠的三甘醇溶液,经过酸性污染物分离后的尾气,经过酸性污染物分离后的尾气,进入第二超重力机。第二吸收液储罐内的吸收液采用氢氧化钠的三甘醇溶液,通过第二循环泵送入第二超重力机,酸性吸收液将尾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污染物,同时进一步将可能遗漏的细小颗粒、病毒、细菌等危害物质吸收杀灭。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液储罐和第二吸收液储罐上均设置安装有在线ph计,在线ph计实时监控第一吸收液储罐和第二吸收液储罐内溶液的 ph值,补充第一吸收液储罐和第二吸收液储罐的溶液,维持溶液的ph值。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超重力vocs吸收技术不仅可以消除恶臭气体,同时还吸收了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重力vocs吸收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及成本的处理技术。
16.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排放尾气的温度、湿度和粉尘等,控制温度、湿度,降低空调费用。避免大量空气过滤器更换产生的二次污染,还可以大幅度的控制气体回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中的尾气处理系统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中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进气口管道;2、第一出气口管道;3、第二出气口管道;4、尾气处理系统一;41、第一超重力机;42、第一捕沫器;43、第一换热器;44、第一吸收液储罐;45、第一循环泵;46、第一液体流量装置;5、尾气处理系统二;51、第二超重力机;52、第二捕沫器;53、第二换热器;54、第二吸收液储罐;55、第二循环泵;56、第二液体流量装置;6、气体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

2,一种动物房尾气系统,包括进气口管道1、第一出气口管道2、第二出气口管道3,尾气处理系统一4和尾气处理系统二5,所述进气口管道1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系统一4的进气口连接,所诉尾气处理系统一4的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管道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管道2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系统二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尾气处理系统的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管道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一4包括第一超重力机41、第一捕沫器42、第一换热器43、第一吸收液储罐44和第一循环泵45,所述第一超重力机41与进气口管道1连通,所述第一超重力机41与第一换热器43、第一吸收液储罐44和第一循环泵45连通形成循环,所述第一超重力机41与第一换热器43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液体流量装置46,所述第一超重力机41与第一出气口管道2连通,在第一超重力机41与第一出气口管道2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捕沫器42,所述第一捕沫器42与第一超重力机41形成一个回路连接,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二5包括第二超重力机51、第二捕沫器52、第二换热器53、第二吸收液储罐54和第二循环泵55,所述第二超重力机51与第二出气口管道3连通,所述第二超重力机51与第二换热器53、第二吸收液储罐54和第二循环泵 55连通形成循环,所述第二超重力机51与第二换热器53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液体流量装置56,所述第二超重力机51与第二出气口管道3连通,在第二超重力机51与第二出气口管道3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捕沫器52,所述第二捕沫器52与第二超重力机51形成一个回路连接,所述进气口管道1、第一出气口管道2和第二出气口管道3上设置有气液体检测装置。
2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动物房尾气由进气口管道1进入尾气处理系统一4,尾气处理系统一4将尾气中的颗粒、病菌和病毒处理,然后由第一出气口管道2进入尾气处理系统二5,尾气处理系统二5进一步的对尾气进行杀毒、杀菌,最后由第二出气口管道3排放出;实验动物房尾气经过进气口管道1,进入第一超重力机41,同时第一吸收液储罐44中的酸性吸收液在第一循环泵45的作用下经过第一换热器43加热或冷冻,调节合适的温度后进入第一超重力机41,吸收液和尾气在高速旋转的转鼓表面形成分子级的接触,尾气中的碱性有害物质被吸收、中和,经过酸性污染物分离后的尾气,进入第二超重力机51,在储罐中的吸收液通过第二级循环泵经过第二换热器53加热或冷冻,调节合适的温度后送入第二超重力机 51,酸性吸收液将尾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污染物中和,气体检测装置6可以检测尾气处理系统一4与尾气处理系统二5的进气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等,与尾气处理系统二5的排气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
27.实施例二:
28.请参阅图1

2,对于第一吸收液储罐44来说,所述第一吸收液储罐44 内的液体为柠檬酸,尾气进入超重力机,所述第二吸收液储罐54内的溶液为氢氧化钠的三甘醇溶液,所述第一吸收液储罐44和第二吸收液储罐54 上均设置安装有在线ph计。
2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第一吸收液储罐44内的吸收液和尾气在高速旋转的转鼓表面形成分子级的接触,尾气中的碱性有害物质,如:氨气、组胺等,被吸收、中和。
30.c6h8o7+3nh3=c6h5o7(nh4)3
31.同时将尾气中的颗粒、病菌、病毒也被吸收液捕捉,吸收。
32.第一吸收液储罐44上安装有在线ph计,监控ph变化,当ph>1.0 时,补充柠檬酸,维持ph在强酸范围内,抑制杀灭病菌和病毒。
33.经过酸性污染物分离后的尾气,酸性吸收液将尾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污染物中和。
34.naoh+h2s==nahs+h2o
35.2naoh+co2===na2co3+h2o
36.同时进一步将可能遗漏的细小颗粒、病毒、细菌等危害物质吸收杀灭。
37.吸收液储罐上安装有在线ph计,监控ph变化,当ph<10.0时,补充氢氧化钠,维持ph在强碱范围内,抑制杀灭病菌和病毒,同时可以吸收尾气中的水分,控制湿度。
38.同时,三甘醇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空气湿度。吸收水分的碱性三甘醇溶液,通过加热就可以解析吸收的水分,吸收液可以循环使用。
39.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0.本实用新型利用超重力机产生的超重力场的过程强化功能,将吸收液在超重力场中与填料不断碰撞、碾压,成几个分子级厚度的薄膜和微粒,并不断的更新气液接触面。
41.吸收液被100g以上的重力加速度,碾压成分子级的薄膜,并不断的更新气液接触面,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捕捉、中和吸收,迅速完成空气的净化过程。
42.在实际应用时:
43.1、实验动物房尾气经过进气口管道1,进入第一超重力机41,同时第一吸收液储罐44中的酸性吸收液在第一循环泵45的作用下经过第一换热器43加热或冷冻,调节合适的温度后进入第一超重力机41,吸收液和尾气在高速旋转的转鼓表面形成分子级的接触,尾气中的碱性有害物质,如:氨气、组胺等,被吸收、中和。
44.c6h8o7+3nh3=c6h5o7(nh4)3
45.同时尾气中的颗粒、病菌、病毒也被吸收液捕捉,吸收。
46.处理后的尾气通过第一捕沫器42气液分离后进入第二级吸收。
47.吸收液流回第一吸收液储罐44,在第一循环泵45的作用下,循环吸收,循环使用。第一吸收液储罐44上安装有在线ph计,监控ph变化,当ph>1.0时,补充柠檬酸,维持ph在强酸范围内,抑制杀灭病菌和病毒。
48.2、经过酸性污染物分离后的尾气,进入第二超重力机51。第二吸收液采用氢氧化钠的三甘醇溶液,在储罐中的吸收液通过第二循环泵55经过第二换热器53加热或冷冻,调节合适的温度后送入第二超重力机51,酸性吸收液将尾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污染物中和。
49.naoh+h2s==nahs+h2o
50.2naoh+co2===na2co3+h2o
51.同时进一步将可能遗漏的细小颗粒、病毒、细菌等危害物质吸收杀灭。
52.处理后的尾气通过第二捕沫器52进行气液分离后进入第二级吸收。
53.吸收液流回第二吸收液储罐54,在第二循环泵55的作用下,反复吸收,循环使用。吸收液储罐上安装有在线ph计,监控ph变化,当ph< 10.0时,补充氢氧化钠,维持ph在强碱范围内,抑制杀灭病菌和病毒,同时可以吸收尾气中的水分,控制湿度。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