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7487发布日期:2021-11-10 01:2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式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盐化工领域对卤水净化处理之后一般会有难溶的沉淀物,需要进一步的过滤处理保证卤水质量,现有的管式过滤器,管式过滤器占地面积较大,在运行中,为实现在线过滤和反冲洗,采用过滤管道阀门较多,单组滤芯过滤,需要四个阀门进行控制,结构复杂,程序繁琐,plc控制程序要求较高,同时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在线反冲洗、简化反冲洗程序、维修简单、节能降耗的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线反冲洗、简化反冲洗程序、维修简单、节能降耗的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它包括管体、反冲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的管体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脚,所述的管体底部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管,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口,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口上方设置有排污电控阀,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右侧设置有排渣管,所述的排渣管右侧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的排渣口上方设置有排渣手动阀,所述的管体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人孔和进口,所述的人孔上方设置有出口,所述的管体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与管体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法兰,所述的盖板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吊耳,所述的盖板上方中部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的减速机上方设置有反冲电机,所述的管体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反冲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上方左侧和下方右侧分别设置有出管和进管,所述的过滤装置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末端过滤器和前端过滤器,所述的末端过滤器和前端过滤器外周均分别设置有六个排水管和入水管,所述的排水管和入水管外侧设置有滤芯,所述的滤芯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下方设置有对接电磁阀,所述的滤芯右侧中部设置有压差开关,所述的滤芯上方设置有水力马达,所述的滤芯内部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细滤网和粗滤网,所述的滤芯内部中部设置有吸污管,所述的吸污管左右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吸嘴,所述的吸污管下方与隔板连接处设置有轴套。
5.所述的反冲装置包括轴承、反冲管、反冲电动阀、反冲支管、反冲进口、第一联轴器、转轴、第二联轴器,所述的反冲装置下方对应反冲泄压排污管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方设置有反冲管,所述的反冲管右侧设置有反冲电动阀,所述的反冲电动阀右侧上方设置有反冲支管,所述的反冲支管上方设置有反冲进口,所述的反冲管上方设置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的第一联轴器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方设置有第二联轴器。
6.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贯穿管体、轴承与反冲管连通,所述的转轴与反冲电机连接,所述的前端过滤器通过进管与进口连通,所述的末端过滤器通过出管与出口连通。
7.所述的盖板为弧形结构。
8.所述的排污电控阀、反冲电动阀、对接电磁阀均为zcb系列电控比例阀。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管式过滤器使用的反冲洗装置,适用于卤水净化过滤、污水处理等行业,在使用中,卤水从进口和进管进入到过滤装置的前端过滤器中初步过滤,然后再通过入水管进入到滤芯中,通过滤芯中的粗滤网和细滤网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排水管进入到末端过滤器中再次过滤,最终通过出管和出口流出进行集中处理,当滤芯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反冲电机通过转轴、第二联轴器、第一联轴器带动反冲管转动,使得反冲进口与对接电磁阀连通,压差开关自动启动反冲电动阀、水力马达,通过滤芯与吸污管的压力差,吸污管与细滤网之间通过吸嘴产生一个吸力,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同时,水力马达带动吸污管转动,吸嘴将整个细滤网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大大简化反冲洗程序,反洗泄压排污口由排污电控阀控制,并和反洗电机同步动作,便于及时排污,当过滤装置正常过滤时,所有滤芯都处于连续过滤工作,在反洗过程中,只有与反冲进口连通的滤芯在进行反洗,随着反洗装置的转动逐个把所有滤芯反洗完毕,其它的滤芯仍在进行过滤工作,不仅节能降耗,而且实现了反洗时过滤不停机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线反冲洗、简化反冲洗程序、维修简单、节能降耗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正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一。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表示清楚,图中过滤器、进管、出管均未画出)。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过滤器的仰视图。
17.图中:1、管体
ꢀꢀ
2、支脚
ꢀꢀ
3、反冲泄压排污管
ꢀꢀ
4、反冲泄压排污口
ꢀꢀ
5、排污电控阀
ꢀꢀ
6、排渣管
ꢀꢀ
7、排渣口
ꢀꢀ
8、排渣手动阀
ꢀꢀ
9、人孔
ꢀꢀ
10、进口
ꢀꢀ
11、出口
ꢀꢀ
12、盖板
ꢀꢀ
13、法兰
ꢀꢀ
14、吊耳
ꢀꢀ
15、减速机
ꢀꢀ
16、反冲电机
ꢀꢀ
17、反冲装置
ꢀꢀ
18、过滤装置
ꢀꢀ
19、进管
ꢀꢀ
20、出管
ꢀꢀ
21、轴承
ꢀꢀ
22、反冲管
ꢀꢀ
23、反冲电动阀
ꢀꢀ
24、反冲支管
ꢀꢀ
25、反冲进口
ꢀꢀ
26、第一联轴器
ꢀꢀ
27、转轴
ꢀꢀ
28、第二联轴器
ꢀꢀ
29、前端过滤器
ꢀꢀ
30、入水管
ꢀꢀ
31、末端过滤器
ꢀꢀ
32、排水管
ꢀꢀ
34、滤芯
ꢀꢀ
35、底座
ꢀꢀ
36、对接电磁阀
ꢀꢀ
37、压差开关
ꢀꢀ
38、水力马达
ꢀꢀ
39、粗滤网
ꢀꢀ
40、隔板
ꢀꢀ
41、细滤网
ꢀꢀ
42、吸污管
ꢀꢀ
43、吸嘴
ꢀꢀ
4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实施例1
20.如图1

7所示,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它包括管体1、反冲装置17和过滤装置18,所述的管体1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脚2,所述的管体1底部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管3,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3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口4,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口4上方设
置有排污电控阀5,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3右侧设置有排渣管6,所述的排渣管6右侧设置有排渣口7,所述的排渣口7上方设置有排渣手动阀8,所述的管体1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人孔9和进口10,所述的人孔9上方设置有出口11,所述的管体1上方设置有盖板12,所述的盖板12与管体1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法兰13,所述的盖板12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吊耳14,所述的盖板12上方中部设置有减速机15,所述的减速机15上方设置有反冲电机16,所述的管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18,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下方设置有反冲装置17,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上方左侧和下方右侧分别设置有出管20和进管19,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末端过滤器31和前端过滤器29,所述的末端过滤器31和前端过滤器29外周均分别设置有六个排水管32和入水管30,所述的排水管32和入水管30外侧设置有滤芯34,所述的滤芯34下方设置有底座35,所述的底座35下方设置有对接电磁阀36,所述的滤芯34右侧中部设置有压差开关37,所述的滤芯34上方设置有水力马达38,所述的滤芯34内部下方设置有隔板40,所述的隔板40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细滤网41和粗滤网39,所述的滤芯34内部中部设置有吸污管42,所述的吸污管42左右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吸嘴43,所述的吸污管42下方与隔板40连接处设置有轴套44。
21.如图3所示,所述的反冲装置17包括轴承21、反冲管22、反冲电动阀23、反冲支管24、反冲进口25、第一联轴器26、转轴27、第二联轴器28,所述的反冲装置17下方对应反冲泄压排污管3处设置有轴承21,所述的轴承21上方设置有反冲管22,所述的反冲管22右侧设置有反冲电动阀23,所述的反冲电动阀23右侧上方设置有反冲支管24,所述的反冲支管24上方设置有反冲进口25,所述的反冲管22上方设置有第一联轴器26,所述的第一联轴器26上方设置有转轴27,所述的转轴27上方设置有第二联轴器28。
22.本实用新型为管式过滤器使用的反冲洗装置,适用于卤水净化过滤、污水处理等行业,在使用中,卤水从进口10和进管19进入到过滤装置18的前端过滤器29中初步过滤,然后再通过入水管30进入到滤芯34中,通过滤芯34中的粗滤网39和细滤网41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排水管32进入到末端过滤器31中再次过滤,最终通过出管20和出口11流出进行集中处理,当滤芯34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反冲电机16通过转轴27、第二联轴器28、第一联轴器26带动反冲管22转动,使得反冲进口25与对接电磁阀36连通,压差开关37自动启动反冲电动阀23、水力马达38,通过滤芯34与吸污管42的压力差,吸污管42与细滤网41之间通过吸嘴43产生一个吸力,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同时,水力马达38带动吸污管42转动,吸嘴43将整个细滤网41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大大简化反冲洗程序,反洗泄压排污口4由排污电控阀5控制,并和反洗电机16同步动作,便于及时排污,当过滤装置18正常过滤时,所有滤芯34都处于连续过滤工作,在反洗过程中,只有与反冲进口25连通的滤芯34在进行反洗,随着反洗装置17的转动逐个把所有滤芯34反洗完毕,其它的滤芯34仍在进行过滤工作,不仅节能降耗,而且实现了反洗时过滤不停机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线反冲洗、简化反冲洗程序、维修简单、节能降耗的优点。
23.实施例2
24.如图1

7所示,管式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它包括管体1、反冲装置17和过滤装置18,所述的管体1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脚2,所述的管体1底部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管3,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3左侧设置有反冲泄压排污口4,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口4上方设置有排污电控阀5,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3右侧设置有排渣管6,所述的排渣管6右侧设置
有排渣口7,所述的排渣口7上方设置有排渣手动阀8,所述的管体1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人孔9和进口10,所述的人孔9上方设置有出口11,所述的管体1上方设置有盖板12,所述的盖板12与管体1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法兰13,所述的盖板12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吊耳14,所述的盖板12上方中部设置有减速机15,所述的减速机15上方设置有反冲电机16,所述的管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18,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下方设置有反冲装置17,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上方左侧和下方右侧分别设置有出管20和进管19,所述的过滤装置18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末端过滤器31和前端过滤器29,所述的末端过滤器31和前端过滤器29外周均分别设置有六个排水管32和入水管30,所述的排水管32和入水管30外侧设置有滤芯34,所述的滤芯34下方设置有底座35,所述的底座35下方设置有对接电磁阀36,所述的滤芯34右侧中部设置有压差开关37,所述的滤芯34上方设置有水力马达38,所述的滤芯34内部下方设置有隔板40,所述的隔板40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细滤网41和粗滤网39,所述的滤芯34内部中部设置有吸污管42,所述的吸污管42左右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吸嘴43,所述的吸污管42下方与隔板40连接处设置有轴套44。
25.如图3所示,所述的反冲装置17包括轴承21、反冲管22、反冲电动阀23、反冲支管24、反冲进口25、第一联轴器26、转轴27、第二联轴器28,所述的反冲装置17下方对应反冲泄压排污管3处设置有轴承21,所述的轴承21上方设置有反冲管22,所述的反冲管22右侧设置有反冲电动阀23,所述的反冲电动阀23右侧上方设置有反冲支管24,所述的反冲支管24上方设置有反冲进口25,所述的反冲管22上方设置有第一联轴器26,所述的第一联轴器26上方设置有转轴27,所述的转轴27上方设置有第二联轴器28。
26.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反冲泄压排污管3贯穿管体1、轴承21与反冲管22连通,所述的转轴27与反冲电机16连接,所述的前端过滤器29通过进管19与进口10连通,所述的末端过滤器31通过出管20与出口11连通。
27.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盖板12为弧形结构。
28.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排污电控阀5、反冲电动阀23、对接电磁阀36均为zcb系列电控比例阀。
29.本实用新型为管式过滤器使用的反冲洗装置,适用于卤水净化过滤、污水处理等行业,在使用中,卤水从进口10和进管19进入到过滤装置18的前端过滤器29中初步过滤,然后再通过入水管30进入到滤芯34中,通过滤芯34中的粗滤网39和细滤网41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排水管32进入到末端过滤器31中再次过滤,最终通过出管20和出口11流出进行集中处理,当滤芯34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反冲电机16通过转轴27、第二联轴器28、第一联轴器26带动反冲管22转动,使得反冲进口25与对接电磁阀36连通,压差开关37自动启动反冲电动阀23、水力马达38,通过滤芯34与吸污管42的压力差,吸污管42与细滤网41之间通过吸嘴43产生一个吸力,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同时,水力马达38带动吸污管42转动,吸嘴43将整个细滤网41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大大简化反冲洗程序,反洗泄压排污口4由排污电控阀5控制,并和反洗电机16同步动作,便于及时排污,当过滤装置18正常过滤时,所有滤芯34都处于连续过滤工作,在反洗过程中,只有与反冲进口25连通的滤芯34在进行反洗,随着反洗装置17的转动逐个把所有滤芯34反洗完毕,其它的滤芯34仍在进行过滤工作,不仅节能降耗,而且实现了反洗时过滤不停机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线反冲洗、简化反冲洗程序、维修简单、节能降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