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2435发布日期:2022-01-19 13:2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具体是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由于其自身的相对密闭,空间狭小等特点,内部空气流通速度较慢,且由于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隧道内的空气都较为潮湿。
3.行驶在隧道中的汽车会排放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如果长时间在隧道内聚集,不进行及时处理排出,很容易造成意外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底部开设的通孔伸出箱体外,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罩,所述盘管的部分管路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盘管上靠近另一端开口的部分管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口,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一端,所述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反应罐上开设的通孔伸入反应罐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罩的底部设置有横板,横板与排气罩为一体成型设计,横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熟石灰浆,所述排气罩完全浸没在熟石灰浆中,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盘管通过挂钩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挂钩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对应排水口的位置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为倾斜设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的一侧为开口设计,所述反应罐的一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反应罐铰接。所述箱门的另一侧可开合地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反应罐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靠近盘管出气口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底部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水箱顶部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开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密封盖。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机,风机运转将隧道内的空气抽入反应罐内,空气从排
气罩上的排气孔中排入熟石灰浆中,空气与熟石灰浆不断接触,熟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后,被固定在反应罐中,从而实现对隧道内有害水气的处治;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盘管,被抽入盘管内的空气,由于不断地与盘管的内壁摩擦,有害气体内的水分会在盘管的内壁上聚集,然后从排水口落入排水槽内,最终汇入水箱中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水气中水分的初步分离,有利于降低空气的湿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中什么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中什么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所示:挂钩1、排气孔2、进气管3、箱体4、进气罩5、盘管6、排水口7、水箱8、螺纹密封盖9、安装架10、排水槽11、风机12、出气管13、箱门14、挡板15、排气罩16、反应罐17、熟石灰浆18和放水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密闭型处治隧道内有害水气的管道结构,包括挂钩1、排气孔2、进气管3、箱体4、进气罩5、盘管6、排水口7、水箱8、螺纹密封盖9、安装架10、排水槽11、风机12、出气管13、箱门14、挡板15、排气罩16、反应罐17、熟石灰浆18和放水口19,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盘管6,所述盘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3的一端,所述进气管3的另一端贯穿箱体4的底部开设的通孔伸出箱体4外,所述进气管3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罩5,所述盘管6的部分管路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2,所述盘管6上靠近另一端开口的部分管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口7,所述盘管6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3一端,所述出气管13上固定安装有风机12,所述出气管13的另一端贯穿反应罐17上开设的通孔伸入反应罐17的内部,所述出气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16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罩16的底部设置有横板,横板与排气罩16为一体成型设计,横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反应罐17内设置有熟石灰浆18,所述排气罩16完全浸没在熟石灰浆18中,所述反应罐17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风机12运转将隧道内的空气抽入反应罐17内,空气从排气罩16上的排气孔中排入熟石灰浆18中,空气与熟石灰浆18不断接触,熟石灰浆18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后,被固定在反应罐17中,从而实现对隧道内有害水气的处治,所述盘管6通过挂钩1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侧壁上,所述挂钩1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侧壁上。被抽入盘管6内的空气,由于不断地与盘管6的内壁摩擦,有害气体内的水分会在盘管6的内壁上聚集,然后从排水口7落入排水槽11内,最终汇入水箱8中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水气中水分的初步分离,有利于降低空气的湿度。所述箱体4的底部对应排水口7的位置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的底部为倾斜设计,所述反应罐17的一侧为开口设计,所述反应罐17的一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上方设置有箱门14,所述箱门14与反应罐17铰接。所述箱门14的另
一侧可开合地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反应罐17上,所述箱门14和挡板15与反应罐17之间为密封设计,所述熟石灰浆18的液位低于挡板15的高度,所述箱体4的底部靠近盘管出气口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4底部的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水箱8顶部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箱8的底部开设有放水口19,所述放水口19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密封盖9,所述箱体4通过安装架10固定安装在隧道的内壁上,所述箱体4上开设有排气口。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1.当使用本管道结构时,首先启动风机12,风机12将隧道内的空气通过进气罩5、进气管3、盘管6和出气管13抽入反应罐17中,空气在经过盘管6时,由于空气与盘管6的内部不断接触,含水量较大的空气就会在与盘管6内壁摩擦的过程中逐渐在盘管6的内壁凝聚,当凝聚成较大的水珠时,水滴从盘管6的内壁下滑,最终从排水口7进入箱体4底部的排水槽11中,然后从排水槽11中流入水箱8中进行存储,工作人员定期将螺纹密封盖9旋下,将水排出,从而实现对隧道内的水气中的水进行初步分离,空气进入反应罐17中后,经过排气罩16排出,排出的空气与反应罐17中的熟石灰浆18发生反应生成石膏后被固定在反应罐17内,从而实现隧道内的有害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治,根据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定期对反应罐17内的熟石灰浆18进行置换,置换时,打开箱门14,将泥浆用铲子等工具将生成的石膏取出,倒入新的熟石灰浆18即可。
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