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6290发布日期:2021-10-27 19:0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除臭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2.一体化泵站是通过水泵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排灌、排污的唯一方法。目前为了解决泵站内污水厌氧发酵后产生的臭气,都会在泵站口处设置除臭设备,通过除臭设备将臭气净化除臭,但是通过传统除臭设备内的滤料对臭气进行除臭后,滤料会产生细尘颗粒物,由除臭设备的排气口排出,进而影响到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且部分细尘颗粒物会残留在排气口处,不易于清理,长时间后容易影响通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除臭设备的排气口没有过滤细尘颗粒物的功能,且不易于清理残留在排气口上的细尘颗粒物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包括有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2,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罩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3上设有排气口31,所述排气口31的内沿设有向内凸出阶梯状的隔框32,所述排气口31上嵌套有通气板4,所述通气板4的背面与隔框32相贴合,所述通气板4的背面设有向内凹的嵌套槽41,所述嵌套槽41的槽底贯穿有若干个排气孔42,所述嵌套槽41内固定有可拆卸的过滤网5,所述通气板4的上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导向槽43,所述通气板4对应导向槽43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内凹的卡槽44,所述罩盖3上表面对应导向槽43和卡槽44的位置设有贯穿至排气口31的控制孔33,所述控制孔33上嵌套有卡块45,所述卡块45可嵌入导向槽43和卡槽44内;所述卡块45远离排气口31的一端设有挡块451,所述挡块451大于控制孔33。
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气板4正面对应排气孔42的上方设有挡雨板46,所述挡雨板46的端部均朝向下弯曲。
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嵌套槽41对应过滤网5的下方设有卡扣51,所述卡扣51的表面与过滤网5相贴合,所述通气板4下表面对应卡扣51的位置设有向内凹的移动槽411,所述移动槽411的槽底贯穿有移动孔412,所述卡扣51嵌入移动槽411穿过移动孔412,所述卡扣51朝向移动孔412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嵌入移动槽411内,所述移动槽411内嵌套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一端支撑于限位块52上,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支撑在安装板54上,所述安装板54固定在移动槽411的槽口上。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扣51远离嵌套槽41的一侧为圆弧面511。
8.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盖3的排气口31上设置通气板4和过滤网5,通过通气板4的通过卡块45和导向槽43、卡槽44之间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将通气板4固定在排气口31上,同时能够方便的拆下通气板4,以便于清理通气板4,通过过滤网5的作用下,能够将将滤料除臭后产生的细尘颗粒物进行过滤,以免细尘颗粒物会通过排气孔42排出而污染环境,从而有效
的提高空气的质量,同时通过过滤网5可拆卸的作用下,能够方便清理过滤网5,以保证过滤网5的过滤功能和通气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罩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罩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罩盖对应卡扣位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罩盖对应卡块位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6.如附图1至2所示,一种一体化泵站除臭设备,包括有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滤料,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2,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罩盖3,罩盖3内设有风机,通过风机的作用下,能够将一体化泵站内的臭气抽出,由进气口2进入主体1内,再由滤料对臭气进行除臭。所述罩盖3上设有排气口31,所述排气口31的内沿设有向内凸出阶梯状的隔框32,所述排气口31上嵌套有通气板4,所述通气板4的背面与隔框32相贴合,通过隔框32的作用,能够避免通气板4从排气口31掉入罩盖3内。
17.如附图3至6所示,所述通气板4的背面设有向内凹的嵌套槽41,所述嵌套槽41的槽底贯穿有若干个排气孔42,所述嵌套槽41内固定有可拆卸的过滤网5,通过过滤网5的作用下,能够将滤料除臭后产生的细尘颗粒物进行过滤,以免细尘颗粒物会通过排气孔42排出而污染环境,从而有效的提高空气的质量,同时通过过滤网5可拆卸的作用下,能够方便清理过滤网5,以保证过滤网5的过滤功能和通气效果,所述通气板4的上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导向槽43,所述通气板4对应导向槽43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内凹的卡槽44,所述罩盖3上表面对应导向槽43和卡槽44的位置设有贯穿至排气口31的控制孔33,所述控制孔33上嵌套有卡块45,所述卡块45可嵌入导向槽43和卡槽44内,通过卡块45和导向槽43、卡槽44之间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将通气板4固定在排气口31上,同时能够方便的拆下通气板4,以便于清理过滤网5;所述卡块45远离排气口31的一端设有挡块451,所述挡块451大于控制孔33,通过挡块451的作用下,能够将卡块45限制在控制孔33上,避免卡块45在控制孔33内竖直下落而脱离罩盖3。所述通气板4正面对应排气孔42的上方设有挡雨板46,所述挡雨板46的端部均朝向下弯曲,通过挡雨板46端部向下弯曲的作用下,能够防止外界雨水从排气孔42进入罩盖3内,从而避免雨水对风机和主体1内的滤料产生影响。
18.如附图1至6所示,在拆卸通气板4时,可直接向上拉起挡块451,由挡块451带动卡块45向上移动,直到卡块45端部脱离导向槽43和卡槽44后,便可将通气板4拆出进行清理。在安装通气板4时,以同样的方式拉起卡块45,直到卡块45完全嵌入控制孔33内后,便可将通气板4设有导向槽43和卡槽44朝向卡块45的一侧,再将通气板4嵌入排气口31内,使通气板4的外表面与隔框32相贴合,再松开挡块451,使卡块45嵌入导向槽43和卡槽44内,将通气板4固定在排气口31上。
19.如附图4至5所示,所述嵌套槽41对应过滤网5的下方设有卡扣51,所述卡扣51的表面与过滤网5相贴合,所述通气板4下表面对应卡扣51的位置设有向内凹的移动槽411,所述移动槽411的槽底贯穿有移动孔412,所述卡扣51嵌入移动槽411穿过移动孔412,所述卡扣51朝向移动孔412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嵌入移动槽411内,所述移动槽411内嵌套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一端支撑于限位块52上,所述弹簧53的另一端支撑在安装板54上,所述安装板54固定在移动槽411的槽口上。所述卡扣51远离嵌套槽41的一侧为圆弧面511。通过卡扣51的作用下,能够将过滤网5固定在嵌套槽41内,且在移动槽411的作用下,当需要拆卸过滤网5时,可将卡扣51向下推动,使卡扣51的端部向下移动至移动槽411内,便可将过滤网5取出进行清理。在装上过滤网5时,可直接推入嵌套槽41内,通过圆弧面511的作用下,过滤网5作用于圆弧面511后,便使卡扣51朝向移动槽411移动,从而使过滤网5能够嵌入嵌套槽41的槽底,再通过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将卡扣51顶起,由卡扣51将过滤网5固定在嵌套槽41内。
2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