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米拉贝隆还原反应的自定量投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2960发布日期:2021-11-16 00:5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米拉贝隆还原反应的自定量投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米拉贝隆还原反应的自定量投料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3.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4.米拉贝隆是一种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选择性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急、尿频及尿失禁。米拉贝隆制备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还原过程,操作过程中为避免还原剂添加过多导致反应剧烈放热通常会进行间断投料,此过程仅仅依靠人工操作,流程过于繁琐。
5.现有的反应釜在添加固体粉末时需要定量多次添加,投加量过大时将导致反应釜内部升温过快,同时反应杂质增多,因此需要人工定量添加,费时费力,同时每次添加量存在偏差,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定量投料的反应釜,这种反应釜的目的是减少投料人工,同时提高每次投料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定量投料、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具有投料定量、操作简单、省时高效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米拉贝隆还原反应的自定量投料反应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定投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与定投机构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内设有轴流风机和第一电磁阀,所述输送管道与定投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主体的顶部还设有加压机构。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投机构和第二电磁阀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定投机构包括顶部与第二电磁阀连通的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缓冲板,所述缓冲室内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缓冲室内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与缓冲室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套管内还设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弹簧。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板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梯形板,两个挡板的顶端间距小于两个挡板的底端间距,所述挡板与缓冲板的侧边相适配。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的制作材料为橡胶等弹性材料。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顶部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与
电机同轴设置的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背向电机的一侧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转轮轮面的非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远离驱动杆的一端穿过输送管道的一端设置在输送管道内,所述从动杆的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与输送管道相适配。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还设有与电机信号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室的底部设有若干投料孔。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压机构将粉末输送至缓冲室内,而后通过定投机构定量分次投入粉末,避免了粉末一次性投入过多导致的主体内部升温过快和反应杂质过多的情况,使得该反应釜的工作效率更高,使用该模具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省时高效。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定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加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加压机构的侧视图;
19.图中:1、主体;2、投料口;3、输送管道;4、轴流风机;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缓冲室;8、缓冲板;9、挡板;10、套管;11、导向杆;12、弹簧;13、支撑平台;14、支撑杆;15、电机;16、转轮;17、驱动杆;18、从动杆;19、活塞;20、压力传感器;21、投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米拉贝隆还原反应的自定量投料反应釜,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设有定投机构,主体1的一侧设有投料口2,投料口2与定投机构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3,输送管道3内设有轴流风机4和第一电磁阀5,输送管道3与定投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阀6,主体1的顶部还设有加压机构。
22.定投机构和第二电磁阀6的数量均为两个,定投机构包括顶部与第二电磁阀6连通的缓冲室7,缓冲室7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缓冲板8,缓冲室7内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挡板9,缓冲室7内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套管10,套管10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11,导向杆11的底端与缓冲室7内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8套设在导向杆11上,套管10内还设有套设在导向杆11上的弹簧12。
23.缓冲板8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梯形板,两个挡板9的顶端间距小于两个挡板9的底端间距,挡板9与缓冲板8的侧边相适配。
24.套管10的制作材料为橡胶等弹性材料。
25.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之间还设有与电机15信号连接的压力传感器20。
26.缓冲室7的底部设有若干投料孔21。
27.该反应釜在使用时,通过投料口一次性添加大量的粉末,粉末在轴流风机4的作用下沿着输送管道3流动至第一电磁阀5处,此时打开第一电磁阀5,粉末流动至第一电磁阀5与第二电磁阀6之间的输送管道3内,流动一段时间后,将第一电磁阀5关闭,而后通过加压机构增加该段输送管道3内的压力,使得其压力大于主体1内的压力,此时,将第二电磁阀6打开,粉末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至缓冲室7内并堆积在缓冲板8上,随着粉末的增加,缓冲板8受到的压力增加,当压力大于弹簧12对缓冲板8的支撑力后,缓冲板8沿着导向杆11向下滑动,此时,弹簧12压缩,储存弹性势能,而同时,粉末沿着缓冲板8和挡板9之间的缝隙滑落,并沿着投料孔21落入主体1内,当落下一定量的粉末后,弹簧12对缓冲板8的支撑力大于缓冲板8受到的压力,弹簧12使得缓冲板8沿着导向杆11向上移动,缓冲板8与挡板9重新配合,对粉末起到拦截作用,通过套管10的保护能够避免粉末进入而影响导向杆11和弹簧12的运作,由于弹簧12的弹性系数固定,使得每次缓冲板8下移所需受到的压力相对恒定,从而实现了定量分次投料的目的。
28.如图3和图4所示,加压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1顶部的支撑平台13,支撑平台13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顶端固定有电机15,电机15的一侧设有与电机15同轴设置的转轮16,转轮16的一侧背向电机15的一侧设有驱动杆17,驱动杆17的一端与转轮16轮面的非圆心处铰接,驱动杆17的另一端铰接有从动杆18,从动杆18的远离驱动杆17的一端穿过输送管道3的一端设置在输送管道3内,从动杆18的远离驱动杆17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9,活塞19与输送管道3相适配。
29.电机15驱动转轮16转动,通过驱动杆17带动从动杆18往复移动,使得活塞19在输送管道内往复移动,当需要加大第一电磁阀5与第二电磁阀6之间的输送管道内的压力时,将从动杆18向输送管道3推动,使得活塞19向输送管道3的内部移动,从而压缩内部空气,增加内部压力,使得粉末在压力差的影响下落入第二电磁阀6。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