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8117发布日期:2021-11-25 10: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2.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是一种重要的β

二酮结构的塑料用辅助热稳定剂,它能与多种稳定剂复合,通过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聚氯乙烯制品的透明性、耐候性,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析出和“锌烧”。它不仅能降低塑料制品的前期着色,而且能提高后期稳定性。与常用稳定剂相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无毒无味,不污染制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包装,如矿泉水瓶、油瓶、透明片材和透明薄膜等。
3.对于现有的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来说,主要工艺包括产物合成、浓缩、结晶、干燥等步骤,现有的产物合成用的反应罐不具有浓缩的功能,需要将合成的产物输送至浓缩池中进行浓缩,然后再浓缩后的混合物放入反应罐中进行结晶、干燥,该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实现了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的合成、浓缩、结晶和干燥,从而节约了时间,且该反应釜浓缩和干燥效率快。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包括:
6.罐体,具有一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罐体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罐体的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罐体的容纳空间连通的出料管;
7.转动管,其一端贯穿所述端盖并位于所述罐体的容纳空间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并通过齿轮与端盖上方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管与所述端盖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管位于所述罐体的容纳空间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桨;
8.热风组件,其进风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罐体的空纳空间的上端连通,出风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罐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部连通,用于将罐体的容纳空间中的空气抽出进行干燥加热后再充入罐体的容纳空间,以实现物料的浓缩干燥。
9.优选地,所述热风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加热室和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的侧壁与所述冷凝室的内壁围成冷凝液腔,所述第一管道与冷凝腔连通,所述冷凝室一侧设置有与冷凝液腔连通的冷凝液进液管和冷凝液出液管,所述冷凝腔还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端贯穿所述冷凝室的底部,所述加热室内固定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加热室连通,还包括用于将冷凝室的空气输送至加热室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固定盖安装在所述加热室和冷凝室之间。
10.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中心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侧壁开有若干均匀分布并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转动管套设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并与其转动
连接,且所述转动管侧壁开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固定管的内腔连通。
11.优选地,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二管道、固定管内腔、第三管道。
12.优选地,所述罐体内壁还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
13.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的热风组件能够将罐体的容纳空间中的空气抽出进行冷凝干燥,然后再经加热管加热后充入罐体的容纳空间,以实现物料的浓缩干燥;罐体内设置的转动管和固定管能够相互配合以改变加热组件充入的空气进入罐体的压力,从而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和干燥效果;第三管道的设置能够避免在排料时会存在物料残留在固定管的内腔中。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罐体、2

进料管、3

密封盖、4

转动管、5

齿轮、6

端盖、7

第一管道、8

热风组件、9

第二管道、10

三通阀、11

第三管道、12

出料管、13

加热装置、14

固定管、15

第一通孔、16

第二通孔、17

搅拌桨、18

冷凝液腔、19

排水管、20

冷凝液进液管、21

冷凝室、22

冷凝腔、23

冷凝液出液管、24

固定盖、25

风机、26

加热管、27

加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2,硬脂酰苯甲酰甲烷生产用反应釜,包括:
21.罐体1,具有一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罐体1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端盖6,所述端盖6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罐体1的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罐体1的容纳空间连通的出料管12;
22.转动管4,其一端贯穿所述端盖6并位于所述罐体1的容纳空间内,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5,并通过齿轮5与端盖6上方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管4与所述端盖6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管4位于所述罐体1的容纳空间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桨17;
23.热风组件8,其进风端通过第一管道7与罐体1的空纳空间的上端连通,出风端通过第二管道9与罐体1的容纳空间的底部连通,用于将罐体1的容纳空间中的空气抽出进行干燥加热后再充入罐体1的容纳空间,以实现物料的浓缩干燥。
24.具体地,热风组件8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加热室27和冷凝室21,所述冷凝室21内设置有冷凝腔22,所述冷凝腔22的侧壁与所述冷凝室21的内壁围成冷凝液腔18,所述第一管道7与冷凝腔22连通,所述冷凝室21一侧设置有与冷凝液腔18连通的冷凝液进液管20
和冷凝液出液管23,所述冷凝腔22还连通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下端贯穿所述冷凝室21的底部,所述加热室27内固定设置有加热管26,所述第二管道9与所述加热室27连通,还包括用于将冷凝室21的空气输送至加热室27的风机25,所述风机25通过固定盖24安装在所述加热室27和冷凝室21之间。罐体1内的空气在风机25的作用下先进入冷凝腔22,在冷凝液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沿着腔体内壁下落并从排水管19排出,冷凝后的干燥空气进入加热室27,在加热管26的作用下升高至一定温度,然后再从第二管道9进入罐体1内,进行物料的浓缩干燥。
25.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和干燥效率,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罐体1底部中心的固定管14,所述固定管14侧壁开有若干均匀分布并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16,所述转动管4套设在所述固定管14的外侧并与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管4侧壁开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通孔16相配的第一通孔15,所述第二管道9与所述固定管14的内腔连通。罐体1内设置的转动管4和固定管14能够相互配合以改变加热组件充入的空气进入罐体1的压力,从而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和干燥效果。
26.为了避免在排料时会存在物料残留在固定管14的内腔中,还包括三通阀10,所述三通阀10的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二管道9、固定管14内腔、第三管道11。
27.为了实现制备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罐体1内壁还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13。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