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装置

文档序号:29581087发布日期:2022-04-09 08: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涂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日常中,铝型材的应用比较广泛,为了增加铝型材的防腐、抗老化等性能,铝型材的加工过程中一般经过表面处理,增加对铝型材的保护,其中包括将涂料喷涂至铝型材的表面,而喷涂是用喷涂设备把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使得涂料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涂层,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的最终涂层,喷涂的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涂工艺,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涂之下。但现有技术中的喷涂装置普遍存在喷涂效率低、耗时长,涂料出现沉淀,难以及时处理,导致喷涂质量差的问题。
3.综上,在喷涂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涂装置存在喷涂效率低、喷涂质量差以及耗时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缓冲部、第一储液部、第二储液部、搅拌部、喷涂部、承载部、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缓冲部连接;所述第二储液部与所述第一储液部连通;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部内;所述喷涂部包括喷涂室、安装部、抽液泵、喷涂管道以及若干个喷嘴,所述喷涂室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喷涂室内;所述抽液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部内;所述喷涂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液泵连接,所述喷涂管道的另一端向所述喷涂室内延伸,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喷涂管道的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喷嘴连通;所述承载部设置于所述喷涂室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搅拌部连接。
6.优选地,第一支撑部包括隔板、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且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
7.优选地,所述缓冲部包括支撑杆、弹性部件、第一中空结构以及支撑脚,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外并与所述支撑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9.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与所述喷涂室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二中空结构、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
11.优选地,所述喷涂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液泵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喷嘴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外。
13.优选地,若干个所述喷嘴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14.优选地,所述承载部包括装载板、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装载板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与所述装载板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
15.上述方案中的喷涂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缓冲部、第一储液部、第二储液部、搅拌部、喷涂部、承载部、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各部件之间配置协调,能保证喷涂装置的正常使用,且设置第一储液部以及第二储液部有助于喷涂的质量以及喷涂的效率,设置若干个喷嘴能进一步促进喷涂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还具有整体结构稳定,使用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隔板;21、支撑杆;22、弹性部件;23、第一中空结构;24、支撑脚;31、第一储液部;41、第二储液部;51、搅拌轴;52、搅拌桨;61、喷涂室;62、第一固定块;63、第二固定块;631、第二中空结构;64、抽液泵;65、第一连接管;66、第二连接管;67、第三连接管;68、喷嘴;681、流量控制阀;71、装载板;72、第二支撑部;73、连接杆;731、外螺纹;81、第一驱动部;82、第一输出轴;91、第二驱动部;92、第二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缓冲部、第一储液部31、第二储液部41、搅拌部、喷涂部、承载部、第一驱动部81以及第二驱动部91,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缓冲部连接;所述第二储液部41与所述第一储液部31连通;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部31内;所述喷涂部包括喷涂室61、安装部、抽液泵64、喷涂管道以及若干个喷嘴68,所述喷涂室6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喷涂室61内;所述抽液泵64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部41内;所述喷涂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液泵64连接,所述喷涂管道的另一端向所述喷涂室61内延伸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喷涂管道的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喷嘴68连通;所述承载部设置于所述喷涂室61内;所述第一驱动部81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91与所述搅拌部连接。
27.上述方案中的喷涂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缓冲部、第一储液部31、第二储液部41、搅拌部、喷涂部、承载部、第一驱动部81以及第二驱动部91,各部件之间配置协调,能保证喷涂装置的正常使用,且设置第一储液部31以及第二储液部41有助于喷涂的质量以及喷涂的效率,设置若干个喷嘴68能进一步促进喷涂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还具有整体结构稳定,使用简单的优点。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包括隔板13、第一容纳腔11以及第二容纳腔12,且所述隔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以及所述第二容纳腔12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11以及所述第二容纳腔12能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缓冲部进行收纳,使得喷涂装置的具有更佳的外观,还有助于提高所述缓冲部的缓冲效果。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包括支撑杆21、弹性部件22、第一中空结构23以及支撑脚24,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2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13连接;所述弹性部件22套设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23内,所述弹性部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24连接;所述第一中空结构2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11外并与所述支撑脚24连接。设置所述缓冲部有助于降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引发的震动,起到优异的缓冲效果,降低喷涂装置的受损概率,进而有助于延长喷涂装置的使用寿命。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81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块62以及第二固定块63,所述第一固定块62的一侧与所述喷涂室6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3的一侧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6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块63有助于提高喷涂室61整体的稳定性。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块63上设置有第二中空结构631、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65、第二连接管66以及第三连接管67,所述第一连接管65的一端与所述抽液泵64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6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67的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喷嘴68连接。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65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中空结构631内,所述第二连接管66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中空结构631外。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喷嘴68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681。设置流量控制阀681有助于条件各个所述喷嘴68的喷涂量,增加使用的可操作性以及便捷性。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包括装载板71、第二支撑部72以及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一端与所述装载板71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8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72的一侧与所述装载板71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支撑部7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7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731。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81包括第一输出轴82,所述第一输出轴82与所述连接杆73螺纹连接。所述承载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81的带动下,能在所述喷涂室61能进行旋转,有助于促进被喷涂件的全方位喷涂,使得喷涂更加均匀。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轴51以及搅拌桨52,所述搅拌桨52与所述搅拌轴51连接。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部91包括第二输出轴92,所述第二输出轴92与所述搅拌轴51连接。设置第二驱动部91能带动所述搅拌部在所述第一储液部31的底部进行搅拌,防止喷涂液在所述第一储液部31内发生沉淀导致喷涂质量下降。
4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