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除尘系统箱。
背景技术:2.工业除尘系统箱把工业用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工业除尘器或工业除尘设备,具备广泛的使用范围,并且能够将粉尘净化体和含尘气体的回收再利用。
3.除尘系统箱内通常具有用于筛分(粉尘、烟气)的装置,一般采用气旋分离原理,即通过离心运动使得空气中具备重量的粉尘向下掉落,筛分后的空气则排出;
4.现有的设备,在筛分时均会使得气流产生加速,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弊端:空气中的粉尘或杂物具备可燃性,如果筛分中遇到火星,筛分作业则促使火星散播助燃,引发火灾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除尘系统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除尘系统箱,分隔罩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分离桶体保持内外连通正常使用;分隔罩可通过切换到达第二工作位置,以使分离桶体内外不连通,实现阻燃、灭火功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体,分离桶体具有朝向侧方的进尘口和朝向下方的出尘口,且分离桶体的中心设置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具有输出端部和输入端部,所述输出端部为分离筒的上端、输入端部为分离筒的下端,所述输出端部的开口朝向上方并用于排出空气,且输出端部和输入端部之间竖直贯通;
7.所述分离桶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分隔罩,所述分隔罩设置于分离筒的输入端部正下方,且分隔罩顶部固连有导杆,导杆顶部固连有用于驱动导杆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分隔罩上下移动驱动件。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罩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水平高度不同。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罩的第一工作位置为悬挂在出尘口正上方和输入端部之间的位置,分隔罩的第二工作位置为贴合于出尘口正上方的位置。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罩的直径大于分离筒输入端部的外径和出尘口的直径。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罩的表面为曲面,且分隔罩的直径为分离桶体直径的0.6
‑
0.8倍。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杆的横向截面呈圆形且导杆直径小于分离桶
体内径的0.2倍。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件采用伸缩气缸。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件设置于分离筒上方。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桶体为立式设置或卧式设置,且分离筒的外侧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
16.本实用新型内容还公开一种除尘系统箱,所述除尘系统箱包括任一项上述的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
17.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除尘系统箱,基于实用新型内容对应具备的效果如下:
18.所述分隔罩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区别在于水平高度的不同,分隔罩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分离桶体保持内外连通,能够正常使用;分隔罩可通过切换到达第二工作位置,以使分离桶体内外不连通,实现阻燃、灭火功能,使用安全性高。
19.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桶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桶体结构剖面示意图一;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桶体结构剖面示意图二。
23.图中:分离桶体1、进尘口2、出尘口3、分离筒4、输出端部5、输入端部6、分隔罩7、导杆8。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件,“固连”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
离装置,包括:分离桶体1,分离桶体1具有朝向侧方的进尘口和朝向下方的出尘口,且分离桶体1的中心设置有分离筒4;出尘口用于排出粉尘等杂物,分离筒4用于排出筛分后的空气;
28.具体的,分离筒4具有输出端部5和输入端部6,输出端部5为分离筒4的上端、输入端部6为分离筒4的下端,输出端部5的开口朝向上方并用于排出空气,且输出端部5和输入端部6之间竖直贯通;也就是说,筛分后的空气通过输入端部6进入分离筒4,再通过输出端部5排出分离筒4,需要说明的,为通过输出端部5的开口排出;
29.为了实现分离桶体1的内外连通和关闭,分离桶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分隔罩7,分隔罩7设置于分离筒4的输入端部6正下方,且分隔罩7顶部固连有导杆8,导杆8顶部固连有用于驱动导杆8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分隔罩7上下移动驱动件,优选的,导杆8的横向截面呈圆形且导杆8直径小于分离桶体1内径的0.2倍,优选的,驱动件设置于分离筒4上方,驱动件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导杆8固连驱动导杆上下移动。
30.进一步的,分隔罩7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区别在于水平高度的不同;分隔罩7的第一工作位置为悬挂在出尘口和输入端部之间的位置,分隔罩7的第二工作位置为贴合于出尘口正上方的位置。
31.承接上述,分隔罩7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空气自输入端部6进入并从输出端部5的开口排出,粉尘等杂物向下掉落通过出尘口排出;分隔罩7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分隔罩7将出尘口遮盖,以使分离桶体1内外不连通,从而避免工作过程出现的火星向外散播,同时也隔绝了分离桶体1的空气流出,从而实现灭火。
32.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遮盖的效果,分隔罩7的直径大于分离筒4输入端部6的外径和出尘口的直径,另外,分隔罩7的表面为曲面,且分隔罩7的直径为分离桶体1直径的0.6
‑
0.8倍,以减少分隔罩7对内部气流的干扰。
33.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分离桶体1为立式设置或卧式设置,均可正常作业使用,且分离筒4的外侧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
34.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含尘空气通过进尘孔进入分离桶体1内,在导流板的左右下形成螺旋行进的气流,在高速的气流运动中,粉尘或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到达分离桶体1内壁与空气分离开,粉尘或杂物掉落至出尘口,洁净的空气到达分隔罩7从而形成反向螺旋运动,则通过分离筒4的输出端部5排出;
35.当含尘空气产生火星时,启动伸缩气缸并向下驱动,以使分隔罩7从第一工作位置下移至第二工作位置,以将分隔罩7将出尘口遮盖,实现分隔桶体的底部封闭,从而避免火星向外散播,同时也隔绝了分离桶体1的空气流出,从而实现灭火。
36.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除尘系统箱,除尘系统箱包括任一项上述的可切换连通状态的分离装置。
37.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